「在妳被所有人不看好的過程中,還是有一個人可以對自己好,那就是妳自己,就看妳要像無賴一樣躺在地上,還是要花力氣往自己身上增能」。
從一個親職教育講師、開兒童書店的老闆、故事媽媽,突然變成在立法院朝野衝突的第一線,陳培瑜的人生畫風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
不管是人生或職涯,陳培瑜屢次從板凳球員躍上舞台。
「成功裡,卻忘記了自己的好,若能了解自己、走自己的路,就能繼續翻開新頁」。
文化界出身的民進黨不分區立委陳培瑜,有著親職教育講師、兒童閱讀工作者、作家、等多重身份,還是敦煌書局顧問、大塊文化繪本顧問與主編,更因出色的出版貢獻獲得國內出版屆奧斯卡「金鼎獎」肯定,多年來持續透過自媒體、讀書會、各地的講座課程推廣閱讀。
說話總是瞇眼帶著微笑,待人溫和客氣,不過只要一談到受到欺凌的孩童,她瞬間就像是換一個人,「每次想到協助的個案,就會覺得你們這些大人怎麼可以這麼爛啊!」
「從在花蓮壽豐做社區工作開始,我就知道我這輩子工作離不開孩子!」擔任立委後,陳培瑜更是不遺餘力持續關注閱讀、出版和兒童青少年教育議題,一面應對立法院衝突,一面透過喜愛的繪本作品來向民眾解釋立法院發生的事情。
「多生的」小孩 從小被送出家養
陳培瑜非常關注兒少議題,卻有著一段灰暗的童年,從小因為家中重男輕女,他一出生就被父母送到阿姨家撫養,七歲時因阿嬤收到小學入學通知,才突然想到家裡還有這個「多生的」孩子,將她從「阿姨」家撈回來。
對於當時的陳培瑜來說,一直以來認知的「媽媽」竟然是阿姨,對美好生活的認知幾乎毀滅,她一路哭著被送回一個陌生的原生家庭,被手足認為是「外人」。
而在這個「家」,父親正因票據法入獄、母親拋下小孩離家,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家境貧窮的她,在學校中總是會被老師「特別關注」。
有一年,國小美勞課要求制作母親節卡片,陳培瑜怎麼樣就是不願意做,「我不會做母親卡,因為我沒有媽媽。」老師說「那就做給照顧你的阿嬤!」「可是阿嬤不是媽媽!」跳針頂嘴的結果,是被老師狠狠賞了一巴掌。
「從小,我在這件事情上就很敏感。」身處脆弱家庭,陳培瑜的童年瀰漫著社會對弱勢孩童貼上的標籤,或許也因為如此,在面對同樣處境的孩子受到欺凌,或因為體制受害時,她更是一刻都無法忍受,甚至不惜與整個體制為敵。
▲ 陳培瑜跟阿姨一家感情都很好,跟原生家庭反而較陌生。圖/吳東岳攝
小時懷疑自己智力障礙 魯蛇人生因此事出現轉折點
陳培瑜從小就像個板凳球員,因為各種因素不被看好,「所以我非常了解魯蛇(loser)的感覺。」
「從小就是家裡窮啊,加上單親、沒有被原生家庭接納、求學也不順利,一直都處於比較負向的環境,剛入學就會因為這些標籤,而被嚴加看管,大家覺得這樣的孩子就會做壞事。」
談到自己的求學過程,曾拿下國內出版界奧斯卡「金鼎獎」的陳培瑜直接噴笑說,「我從小就對自己的智商有高度懷疑,想說自己是不是智力障礙啊?」總是非常、非常努力熬夜唸書,卻屢次被分到倒數的「放牛班」,教室前面竟然還放著垃圾子母車。
「後來念了教育研究所後才發現,自己可能比較適合『開放性論述』這樣的學習方式。」體制內的框架、考試,她始終都無法適應,這樣的小孩,在亞洲社會,常常就會落入「板凳區」。
▲ 陳培瑜曾在花蓮擔任國文老師期間,看見不少偏鄉教育的困境。
從閱讀、書寫 發現自己原來有不一樣天份?
雖然課業成績不理想,不過從小就愛閱讀的陳培瑜練就一手好文筆,讓高職國文老師驚為天人,甚至一度以為是找槍手代寫。
老師釐清事實後,私下將她叫到辦公室,鼓勵她繼續念大學,從此刻開始,陳培瑜才發現,自已原來有不一樣的天份,也迎來「魯蛇人生」重要的轉折點。
借錢蹲了一年重考班,陳培瑜考入輔大中文系,四年都參加服務性社團,到少年監獄探訪孩子,深感教育的重要性,決定要走上教職,不過喜歡替弱勢孩童打抱不平的性格,又讓她慘遭封殺。
替弱勢孩童抱不平槓上學校 差點無法完成實習
就讀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時,陳培瑜找了「五味屋」的創辦人,教授顧瑜君擔任指導老師,「五味屋」是一個位於花蓮,讓偏鄉孩子能夠陪羊自主學習意識、了解工作意義的知名據點,陳培瑜追隨著老師的腳步,從研究所開始,便一頭栽入社區工作。
「偏鄉社區很缺人手,我們什麼都要做,幫老人送餐、教外配媽媽中文、甚至還要做社區導覽。」
同時擔任實習老師和做社區工作,陳培瑜看到更多不同的弱勢樣貌,「我以為自己小時候已經夠慘了,這裡的小孩只有更慘。」雖然沒有提供庇護服務,她住的地方卻成為許多被家暴、沒飯吃小孩的集散地。
在這裡,陳培瑜看到許多「鄉村鬼事」,她回憶,當時有一名在繪畫上非常有才華的孩子,畫作被縣府評選優等,老師卻其畫作跟同學對調,讓另一位家境、成績更好的同學可以拿來加分、升學,「我當時很吃驚,現在都什麼年代了,為什麼還有人被這樣對待?」
陳培瑜也因為常替弱勢孩童抱不平,數度槓上學校,差點無法完成實習。幸好,在她要放棄的前一刻,一位好心的私校主任讓她在花蓮繼續完成學分。
「我平常不是一個會跟人起衝突的人,但看到一些握有公權力、有資源的大人做這些事,就會踩到我的紅線。」講自己童年的事情雲淡風輕,不過談起其他受到壓迫的孩子,她義憤填膺。
中年與母親對簿公堂 要求免除扶養義務
「老師跟我說,不可以寫完論文就離開,一定要改變社區。」陳培瑜和先生兩人決定在花蓮開了「凱風卡瑪兒童書店」,在這10年中,她累積更多對小孩的理解和愛,但在忙碌的生活及壓力,讓自己生了一場大病,被醫生判定為類風濕關節炎前期,最後只能先放下書店,專心養病。
這場大病中,陳培瑜很認真的「自我增能」,閱讀很多專家分享如何治療病人的書籍,也學習讓自己放鬆、適時尋求外援。因為她知道,若自己沒有好好整理心裡的結,會將這些苦又繼續投射到兩個兒子身上。
她也發現,自己常常會有一種「不配得」的感覺,是來自於「媽媽不要我」這一個結沒有打開。她無法接受,媽媽一直到需要錢才來聯絡她,這讓她十分崩潰。
最後,陳培瑜選擇與母親對簿公堂,希望能免除她對母親法律上的扶養義務。至於爸爸要寫借據跟她借錢,陳培瑜也說「我們欠到這輩子就好。」
等官司告一段落後,陳培瑜鼓起勇氣,再去探望母親,多年後還包了紅包,因為她想通了,「媽媽不是要來給我愛的人」。心裡多年的結終於打開。
▲ 陳培瑜曾在花蓮經營兒童書店,並為敦煌書局顧問、大塊文化繪本顧問與主編。圖/取自陳培瑜臉書
當所有人都不看好 還是可以對自己好
陳培瑜分享,她在開設親職課程中,發現到許多人對於原生家庭的不滿、抱怨,大多會把焦點放在「別人對自己不好,而造成某一個傷害」,大家會知道要去照顧自己的傷痕,但是卻忘記自己已經長大了,且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有能力對自己更好。
「在你被所有人不看好的過程中,還是有一個人可以對自己好,那就是你自己。就看你要像無賴一樣躺在地上,還是要花力氣往自己身上增能。」
「在過程中努力裝備自己,就算沒有獲得冠軍,但相信在過程中還是非常享受,心滿意足,記得,要對自己好」。
親職教育講師變身媽媽立委 板凳人生再翻新頁
從一個親職教育講師、開兒童書店的老闆、故事媽媽,突然變成在立法院朝野衝突的第一線,陳培瑜的人生畫風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在去年底的立法院朝野衝突中,她被在野黨立委狠踹在地,拖出議場後直接被送上救護車,小孩看到電視新聞畫面後嚇到爆哭打電話給她。
「我的老師提醒我,這是一種真正的政治人類學現場。」
在審查政府預算這一仗,陳培瑜發揮「閱讀」長才,與團隊一起透過淺顯易懂的方式,將隱藏在其中的魔鬼細節一一揭露。
不管是人生或職涯,她持續耕耘,或許就像她曾推薦的繪本《白貓黑貓》一樣,人常常會在人與人的比較間,迷失在主流價值的框架、「成功」裡,卻忘記了自己的好,若能了解自己、走自己的路,就能繼續翻開新頁。
▲ 陳培瑜在預算審查一仗打出能見度,接受專訪時,身後堆滿黃色書皮的預算書。圖/吳東岳攝
陳培瑜小檔案
現職:民進黨不分區立委
生日(年齡):1977年8月9日,47歲
學歷:輔大中文系,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
經歷:親職教育講師、凱風卡瑪兒童書店創辦人、人本教育基金會講師、幸佳慧繪本《親愛的》電子書製作,獲金鼎獎「數位內容獎」、兒童閱讀工作者、第一屆友善書業合作社理事、敦煌書局顧問、大塊文化繪本顧問、主編
家庭:與丈夫育有2個兒子
座右銘:給孩子更好的台灣,台灣才有更好的未來
本專題不授權媒體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