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來台掀起「仁來瘋」熱潮,所到之處都有熱情粉絲找他簽名、合照。也讓許多人對於AI感到焦慮,有些家長憂心,自己的孩子是否要提早學AI這門專業,以後才能成為 AI 研發工程師?
對此,教育部政次葉丙成在臉書以「AI當道,該為此感到焦慮嗎?」為題指出,如何讓自己善用AI科技來幫自己的工作或是領域,創造出價值跟好成果來,「這會是 AI 興起後重要的素養」。
葉丙成指出,與其擔心自己的孩子現在應該要提早學什麼、做什麼,以後才能成為 AI 研發工程師,這就讓孩子自己的興趣去決定吧,爸媽不需要在這時候過度地去操這個心。「與其焦慮,我們先讓自己成為願意開始使用 AI 做事的人吧」。
葉丙成也推薦台大電機系教授李宏毅開的「生成式人工智慧導論」課程,能深入淺出讓大家了解 AI 的技術,舉的例子舉凡動漫、生活,都讓人覺得非常有趣,也更讓觀念聽得懂。因此他在台大開的 AI 課程,有上千人修課,非常厲害。
以下是葉丙成臉書全文:
【AI 當道,該為此感到焦慮嗎?】
黃仁勳來訪的熱潮,給了大家對 AI 未來發展的期待,但也讓許多人對於 AI 焦慮。擔心是否自己是否能跟得上、擔心自己學的領域不是 AI 會不會發展就受限。
對於 AI 這塊 ,我建議可以分成兩個層面來看。一種是研發 AI 相關技術(軟體、硬體)的人,一種是能使用 AI 在自己場域做出厲害作品的人。這兩個層面是不同的,但常常被混在一起看。
就如同軟體這塊,這社會有人負責的是研發寫軟體,如Photoshop、Office…有的人負責的是用Photoshop去做影像處理。雖然說影像處理是重要的技能,但並不是說要人人都會研發影像處理的軟體,而是要會善用這樣的軟體去處理影像。這是兩種不同層面的事。
不只是影像處理如此,很多科技也都是這樣的,分成兩種人:研發這科技的人,跟會善用這科技創造出價值的人。通常前者是少數,後者是多數。
台灣還是很需要在各種領域的人才
AI 亦是如此,會有一批人是研發 AI 科技的人,另一批人則是能善用 AI 科技創造出價值、做出好東西的人。即使 AI 當道,也不是大多數的人都該去做 AI 技術研發的工作,而這工作也不是每個人興趣志向能力都適合的。所以不用太焦慮自己或是自己的孩子未來沒能成為 AI 技術研發的工程師。
在未來值得關注的,是另一個層面:如何讓自己善用 AI 科技來幫自己的工作/領域,創造出價值跟好成果來。這會是 AI 興起後重要的素養。例如:做行銷的人,善用 AI 來創造厲害的文案;公司的法務,善用 AI 來找出合約的問題;做教育的人,善用 AI 來幫自己設計教案;職場的人,善用 AI 幫自己做簡報;……
相對於讓自己成為 AI 技術研發人才而言,讓自己學會用、習慣用 AI 在生活上、工作上創造價值,這是許多人都可以做得到的。現在已經有很多的書或課程在談這些面向,也都很好上手。只要願意花時間學,都可以學,真的不用太焦慮。
AI 這個科技,對社會、對產業的影響會是很長久的。它也持續在演進中,還沒有到最終的型態。在這個還在演進的時候,我們大多數人保持好奇關注、會願意去使用、讓自己越來越習慣 AI 的輔助做出比以前更好的成果、或是幫我們解決以前自己解決不來的問題,這樣就很棒了。
台灣未來當然需要更多 AI 技術的研發人才,這是政府會持續努力的。但除了 AI 研發人才,台灣也還是很需要在各種領域的人才:文化、商業、人文、金融、藝術、建築、土木、醫療…。能在各個領域、在適合的場域跟工作上,能善用 AI的人把事情做得更好的人,都是非常有價值的人。並不是每個人都要去做 AI 技術研發才有價值。
讓孩子自己的興趣去決定吧
大多數的我們,試著開始使用 AI 、讓它成為你的好幫手、讓自己越用越順手、工作上的生產力或是效率/品質逐漸提升,這樣就很好了,不需要焦慮。
至於擔心自己的孩子現在應該要提早學什麼、做什麼,以後才能成為 AI 研發工程師,這就讓孩子自己的興趣去決定吧,爸媽不需要在這時候過度地去操這個心。
與其焦慮,我們先讓自己成為願意開始使用 AI 做事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