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文化幣有什麼用?經濟學者分析:比起直接對業者大撒幣,補助消費者更能促使業者競爭

文化幣有什麼用?經濟學者分析:比起直接對業者大撒幣,補助消費者更能促使業者競爭
▲文化部統計,2023年文化幣消費最多的是書店及出版業,佔比約49%(圖片取自文化部新聞稿)。

劉芮菁

教育

取自文化部新聞稿、現流冊店粉專

2024-03-28 18:42

政府發放文化幣後,傳出質疑「亂象」的聲浪,但出版業界認為確實因文化幣助攻,業績有所成長。台大經濟系副教授馮勃翰分析,相較於直接補助業者,文化幣可讓消費者選擇喜歡的創作者、文化產品,更能促使業者競爭。後續有待政府做好文化幣的消費數據分析,以便更準確地評估政策成效。

 

為振興藝文產業、擴大國內藝文消費人口,文化部2023年起針對18-21歲青年每人發放1200點的成年禮金(簡稱「文化幣」)。試行1年後,文化部認為成效良好,今年初宣布將成年禮金編入公務預算,成為常態化政策,此後16-22歲青年每年可領取1200點文化幣,用於折抵藝文產業的實體場域消費,如看表演、看國片、買書、參加藝文體驗活動。

 

針對文化幣的消費流向,文化部分析,在2023年的使用分布中,書店及出版業共有3.38億消費額、約佔整體消費額約49%;獨立書店約6500萬元、佔比9%;表演藝術共售出約6萬席、總使用票價金額約5300萬元,文化幣使用金額3200萬元;國片約7400萬元、佔11%。

 

然而,文化幣實施不久即傳出濫用爭議,如有人拿去買拍立得、做美甲,或在網路轉賣。文化部遂緊急公告文化幣使用規範,詳列可折抵消費的項目。在各種質疑聲浪下,文化幣對文化產業是否有幫助?

 

業者:文化幣誘因刺激 讓學生願意走進書店

 

以出版業來說,台北市出版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趙政岷相當肯定文化幣的成效。不具名的出版業人士也指出,今年台北國際書展,出版業普遍業績能成長兩成,以及去年實體書店業績能回升,相信都是文化幣的助攻。

 

台中獨立書店「邊譜」店長廖英良分享,在文化幣加上獨立書店「點數放大」的政策下,去年業績就成長了四成。目前邊譜的客群以逢甲、東海、靜宜等附近的大學生居多。確實因為文化幣,讓一些原本不知道邊譜的人走進這家店。

 

「有些年輕人的確是因為那個加碼受到吸引,來了我的書店。但是可能我店裡的書不那麼符合他想看的,他們來會逛很久。」廖英良說:「但我覺得他花了時間來逛,就是讓他們對書店開始產生認識。沒有這個誘因的話,的確很多年輕人是不會逛進書店裡的。」

 

廖英良說,沒有針對文化幣特別做行銷活動,就是照平常一樣營業,他也不敢期待每個拿文化幣來的學生們都一定會喜歡店裡的書,畢竟文化培養不可能速成,十個來逛的有二、三個人願意留下來,能慢慢熟悉書店,他就很高興了。

 

「我覺得你就是來逛,有喜歡你再買。」廖英良說。

 

但位於台北的獨立書店「現流冊店」,則針對文化幣推出特別企劃,邀請作家吳曉樂、朱宥勳及法律媒體「法律白話文運動」精心選書,製作成包裹。現流冊店負責人洪沛澤指出,這個包裹賣了120多套,約500多本書。

 

▲現流冊店針對文化幣推出「有你的包裹請簽收」特別企劃,邀請作家精心選書製作成包裹。(圖片取自現流冊店粉專)

 

洪沛澤說,文化幣帶來的效果滿大的,今年3月初在台大旁舉辦的「溫羅汀曬書節」書市,約有一半讀者是使用文化幣消費。文化幣讓他們接觸到原本店裡少見的16到22歲的讀者,也有部分高中生、大學生因為文化幣認識現流冊店,後續會再來買書或聽講座。

 

最多人拿去買書  文學小說佔2/3

 

台大經濟系副教授馮勃翰在他的Podcast節目《影視幕後同學會》中,分享台大生傳系學生對消費文化幣的網路問卷調查結果。在回收的177份有效問卷中,學生消費最多的項目依序是買書、音樂展演、文創工藝、表演藝術及電影,而在購書的項目中,約有三分之二的人買文學小說,三分之一的人買參考書、工具書。

 

受訪學生在Podcast節目中分享,她個人喜歡音樂,去年用文化幣去折抵「浪人祭」的票券。因為文化幣帶來打折的效果,讓她能嘗試比較貴的活動,去了浪人祭後認識了各種音樂,也對「浪人祭」這個品牌產生忠誠度。之後沒有文化幣,她還是願意買票參加浪人祭。

 

不過,文化幣是否會像過去的「消費券」,有替代性消費的問題?馮勃翰接受《今周刊》記者採訪時解釋,文化內容在經濟學的分類裡屬於「經驗財(Experience good)」。它的特性是,必須是消費後才知道有多少價值。

 

「比如你說買鍋子、買牙膏牙刷這類功能性的生活用品,買之前就知道它要做什麼。但是你看小說、看電影,或是踏進一個展覽會場,你在體驗之前都不太能百分之百確認喜不喜歡它、值不值得你花一個晚上或花300塊消費。」

 

馮勃翰說,如果學生因為拿到文化幣,而去進一步了解他有興趣的樂團、創作者,就有可能帶動未來的消費,相較之下,如果購買餐巾紙這類「已經知道功能」的物品,不會幫助消費者有全新的發現。

 

「文化幣」是一個敲門磚  預算相較其他補助不算多

 

馮勃翰強調,政府在文化內容各領域的補助,多半是補助創作者、製作公司,相較之下,現在文化幣的預算並不算多。假設有一筆錢要扶持文化內容產業,補助直接給業者時,業者會傾向關注補助的評選標準。但用來補助消費者上,消費者就有權利選擇要去哪家書店買書、要買什麼書,如此可以創造業者之間的競爭,更促使業者留心消費者的喜好。

 

對使用者來說,「文化幣」是一個敲門磚,讓他們有機會嘗試不同文化體驗。而出版業者則認為,文化幣確實帶來助益,也希望能每年常態性發放。趙政岷更建議擴大發放的年齡層,刺激閱讀人口。廖英良則補充,針對日前傳出轉賣文化幣的案例,「如果只是一次性的,那當然賣掉就算了,但如果你會連著6、7年拿到,可能就會想說,來書店看看有什麼可以買的。」

 

至於文化幣政策後續的精進方式,馮勃翰指出,文化幣的消費數據非常重要,可以更準確地評估政策成效、進而提出改善方式,期盼政府做好數據分析。

 

而針對出版業,馮勃翰則認為,現在出版業與書店業很需要數位轉型,例如學習數據分析工具、用社群平台做行銷等,希望政府也能補助相關教育訓練,或做好相關基礎建設。另外,目前文化幣僅適用於實體場域的消費,因此無法購買電子書,但推廣閱讀不分紙本、電子,應可考慮讓文化幣適用電子書。

 

即使義暘能源公司撤出開發,農民們仍擔心租約陸續於今、明年到期後,國產署會在政府大力推動再生能源的狀況下,將國有地優先承租給光電業者。

 

對此,國產署副署長游適銘解釋,若光電業者要申請在光電專區內已有農民承租的國有土地來進行開發,國產署第一步將先依《國有非公用土地提供申請開發案件處理要點》進行審查,若申請用地並非行政機關未來的計畫用地或保安林土地等十一項條件,就會核發「開發同意書」。

 

游適銘強調,義暘能源公司雖曾取得開發同意書,但不代表國產署實質允許開發,若光電業者想要進駐,必須與農民協調補償方案,最後請農民簽署拋棄「租賃權」或「承租權」相關文件,否則將由原承租的農民續租。「農民不需要擔心國產署偏心光電業者。」

 

不過,盧俊中指出,過去承租國有地的契約與規範不明,難免有農民使用國有地而未正式承租的黑數存在。陳佳佑也表示,待有實際種植的農民向國產署補正程序後,公司才能了解該案場涉及的承租戶而進一步溝通。

 

屏東農民

屏東率芒溪河畔約200公頃國有土地,傳出太陽光電業者有意開發,讓現有承租農民擔心租約到期後,無法續約繼續種芒果。(攝影/陳弘岱)

 

「敏感區域」沒排除

息眾怒  審查機制宜更細緻

 

枋寮率芒溪畔的爭議看似是一樁個案,卻凸顯屏東縣政府「光電專區」規畫上的缺漏。2019年6月,屏東縣政府為了擴大再生能源設置,將屏南地區的東港、林邊、佳冬與枋寮四鄉鎮以「嚴重地層下陷」為由,全數畫為「光電專區」,由政府遴選八間廠商進駐,預計可以增加八百MW(百萬瓦)的發電量。

 

但事實上,光電專區內的土地,並非全都是不利耕作或地層下陷區,以這次引起爭議的率芒溪河畔芒果園,反而是重要芒果產地。有光電業者建議,屏東縣政府應事先協助業者排除「敏感區域」。

 

對此,盧俊中表示,光電專區內的開發案只是簡化程序、減免回饋金,其餘規範都與農委會針對農電共生的規範沒有太大不同。「像是這種與農民爭地的爭議案件,我們在審查的時候就不會放行。」

 

相較於經濟部推動的「漁電共生先行區」,透過套圖排除敏感區域,屏東縣政府未事先盤點光電專區內四鄉鎮的土地使用狀況,而是在後端審查過程中排除爭議。當《今周刊》問及國有地面積、種植面積、承租人數等問題,國產署與屏東縣綠能專案推動辦公室,都未能提出實際數字。

 

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蔡卉荀指出,設置太陽光電的審查機制和法規過於簡陋,必須要更嚴謹評估。「我們要評估開發案對環境、土地與居民的影響,以這次芒果園爭議為例,屏東縣政府沒有了解土地使用狀況,也沒有事先溝通就開放業者申請,才會引起在地居民恐慌。」

 

一名不願具名的光電業者也同意,以目前光電與農地、光電與環保的關係愈來愈衝突緊張的敏感時刻,政府應超前部署,做更多盤點才能降低衝突。譬如國有財產局是否應先評估土地承租狀況,以這次芒果園為例,他們都是二代以上的合法承租戶,「這樣國產局還適合發出開發同意書嗎?」

 

蔡卉荀強調,地球公民基金會長期倡議「環境與社會檢核機制」,政府應該提供詳盡的環境資料,業者在提出太陽光電場的開發申請前必須自評光電開發行為對於環境生態與地方居民、利益團體衝擊,政府與業者才能事先預警,減少開發過程的衝擊。

延伸閱讀
從62kg瘦到45kg!163公分微肉女脫離暴食復胖減肥地獄:一天吃三餐、才可以維持一輩子
從62kg瘦到45kg!163公分微肉女脫離暴食復胖減肥地獄:一天吃三餐、才可以維持一輩子

2023-06-17

民歌五十演唱會56位歌手齊聚!齊豫、王夢麟重現橄欖樹、木棉道,李宗盛合體木吉他合唱團…購票一次看
民歌五十演唱會56位歌手齊聚!齊豫、王夢麟重現橄欖樹、木棉道,李宗盛合體木吉他合唱團…購票一次看

2024-10-23

體脂率只有10%、56歲心血管名醫親身實踐「史上最強減肥法」:甩肉15公斤、血管年輕17歲
體脂率只有10%、56歲心血管名醫親身實踐「史上最強減肥法」:甩肉15公斤、血管年輕17歲

2020-07-08

大咖談民歌》李宗盛、李建復、陶曉清心中的美好舊時光 那一年 他們唱出自己最棒的歌
大咖談民歌》李宗盛、李建復、陶曉清心中的美好舊時光 那一年 他們唱出自己最棒的歌

2015-04-02

把母愛傳承下去!李宗盛捐售老家蓋門諾長照中心
把母愛傳承下去!李宗盛捐售老家蓋門諾長照中心

2018-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