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小孩進台大的機率是窮人的6倍,政府花在台大學生的支出高於私立學校,數據背後,隱藏哪些台灣教育問題?大學教育可以翻轉人生嗎?還是限制了人生翻轉的機會?
台灣行政院於今年6月通過了「拉近公私立學校學雜費差距」方案,預計自2024年2月起補助私立大專院校生學費一年約新台幣3 .5萬元,相當於彌補公私立學費差距的7成。此項政策再度引發各界議論教育資源分配的公平性。
目前高中職畢業生就讀公立大專院校約占35%,就讀私立大專院校約占65%;公立大專院校每年平均學雜費約新台幣6 .2萬元,私立大專院校約11萬元,一年的學雜費差距將近5萬元。行政院認為,許多家庭經濟狀況較差的學生,反而就讀收費高的私立學校,縮小公私立學雜費差距,可降低社會不公平,落實教育平權。但在野黨質疑,這是執政黨在2024年總統與立委大選前的「大撒幣」騙票政策。
「家戶所得與進台大機率」測試,是參考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林明仁,與學生沈暉智的研究論文〈論家戶所得與資產對子女教育之影響〉中的數據製作而成,他們取得財政部財稅資料中心的家戶報稅資料,串連子女就學資料,分析1993 ~ 1995年出生的學生入學與家戶所得情形。這是台灣第一次以數據佐證,父母的資產影響了子女的教育機會和資源。數據分析結果發現,有錢人家的小孩進入台大和其他頂大的機會更高,獲取的資源也更多。
現象觀察
林明仁教授與學生觀察研究數據之後,分析出4個特殊現象:
現象1:富人小孩進台大機率,是窮人小孩的6倍(表1)
(圖片來源: 《戰爭與我們的距離》)
看懂百分位數的意義
百分位數的意思是,將一份數值資料由小到大依序排列,並分成100等分,中間便有99個分割點。而這99個分割點所對應的數值,就依序稱為這份資料的第100分位數、第200分位數、第300分位數……直到第99百分位數。
本篇文章的研究資料,使用百分位數來比較家庭所得,也就是把全國家庭所得從最低排到最高。比如從全國抽出100名學生,並且按照他們家庭所得的高低,由低到高排成一列。如果是第70百分位數,就是站在第70個位置的學生,他的家庭所得比在他前面的69個人好,就可以把這第70個學生的家庭所得稱作第70百分位數。
這份研究資料裡,51%的台大學生來自前20%所得最高的家庭,即家庭所得在80 ~100百分位。研究發現,所得前70百分位家庭的子女,進入台大的機率大約在1%左右,而所得超過70百分位後,子女進台大的機率也逐漸升高;到了90百分位之後,子女進台大的機率突破5%,甚至達6%。顯示家庭所得愈高的家庭,子女進入台大的比例也愈高。
現象2:頂大學生的家戶所得分布偏高(表2)
(圖片來源: 《戰爭與我們的距離》)
看懂中位數的意義
中位數的意思是,把一組數值資料由小到大排列,最中間的數值即為中位數,也就是這份數值資料中有一半數值大於中位數,另一半數值小於中位數。若數值資料出現極大值與極小值,像是家庭所得統計資料,平均值容易受極大值、極小值影響而被拉向其中一邊,這時反而中位數比平均值更能表現多數人的狀況。
台大學生的家庭年所得中位數約為150萬元,高於全體公立大學學生的近110萬元,更遠高於私立大學學生的約100萬元。
如果將國內大學依名次排列分析也會發現,學生家戶所得的中位數也由高漸漸降低,顯示有錢人子女進入頂大的機率比窮人小孩高。
經濟學裡會描繪父母所得(親代所得)對子女所得(子代所得)的影響,其中教育(人力資源)在「跨代所得彈性」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為一個人受了教育,不僅可能增加自己未來人生中的所得,也可以把部分的資源投資在子女身上,使子女更有機會享有同樣的「教育紅利」(和上一代父母一樣,受教育提升自身所得後,再投資到下一代身上),教育資源能形成正向循環,一代一代影響子女的所得。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專家主張,讓教育促進社會貧富階級的流動。
經濟學者林建勳解釋,即便社會貧富階級差距很大,但如果貧富階級可以上下流動,代表努力就會有收穫;如果階級間完全無法流動,出身不好註定一生貧困,就可能讓人不去努力投資自己,造成整體社會的負面循環。
延伸閱讀:
北一女畢業生的告白:比起那些成績好到註定上醫科的學霸,那些考場黑馬同學教會我更重要的事
現象3:富人子女進入前20名大學比例高(表3)
(圖片來源: 《戰爭與我們的距離》)
從表3可以看出,如果將台大換成全台前5名、前10名、前20名大學,也有同樣的現象:愈有錢人的子女進入頂大的機率明顯愈高。
有錢人上頂大機率較高的現象,其實不只發生在台灣。林建勳舉例,美國哈佛大學公共經濟系教授拉傑.雀蒂(Raj Chetty)等人研究指出,美國收入在90百分位以上家庭的孩子,進入大學的比例達8成以上;收入最底層10百分位家庭的孩子,有大學學歷的比例僅有3成。台大經濟學系教授駱明慶分析台大學生組成的2篇研究也發現,台大學生大多來自社會經濟結構較好的區域,而來自發展較晚、所得較低區域的學生,想進台大就猶如登天。
即使現在已實施「扶持弱勢與偏鄉學子」的繁星計畫等多元入學方案,情況雖有減緩,但貧富家庭孩子上頂大的機率仍有極大差異。
現象4:資源較多的學校,學生經濟狀況較好(表4)
(圖片來源: 《戰爭與我們的距離》)
從表4可以發現,上台大、陽明等學校的學生家庭背景較為富裕,但這些學校在每個學生身上的平均支出反而最多。然而,上私立學校的學生大多家庭經濟狀況不如頂大生,在校平均分配到的資源也較少。此現象凸顯政府在教育資源配置上,有「反向重分配」的狀況,也就是「背景好的學生反而更有機會得到資源補貼」。
為了讓更多人接受大學教育,台灣教育制度走向廣設大學,再加上少子化,所以2001年後,幾乎人人有大學可讀。
然而,經濟狀況較差的家庭,孩子上好大學的機率低,多數得去上學費較高的私校;私校的補助又相對較公立學校少,不僅就學負擔大,因為私校排名較差,出社會找工作也缺乏競爭優勢,形成「大學學歷貶值」。
「學歷貶值,加速了世代不均等,」清華大學台灣語言研究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陳明蕾提出,廣設大學後,父母都希望讓孩子念大學,即便私立大學學費昂貴,許多低所得家庭也會讓孩子申請大學就學貸款。這些學生一畢業便背債,但他們在大學真的能學到東西?
也許當初的政策方向沒錯,但產生了沒有預想到的副作用,而教育部提供的學校資源分配方案,並無法解決「世代不均等」問題。
數據解析
我們該如何看待以上數據以及各種特殊現象?
解析1:教育制度無法推促社會階級流動
這項研究以明確的數據說明,所謂的學業成就,會受到家庭背景的影響。林建勳分析指出,當政府或學校以制度鼓勵「成績好」的學生時,實際上是否也助長了不公平?然而,如果希望教育具有促進社會階級流動的功能,大家也應思考,台灣目前的制度是否能達成這個目標?
陳明蕾認為,這項研究把所得過度貧富二分化,因為即便是家庭所得在100百分位的家庭,其子女就讀台大的比例也不過只有6%,換個角度來看,其實也是鳳毛麟角,代表「要進台大都很難,也不一定有錢人就一定做得到」。
陳明蕾表示,這項研究提醒大家,台灣社會有一群中低下所得的家庭,缺少社會階級流動的機會。學生不是有上大學就好,而是應在大學取得良好的學習品質,可是通常沒有人告訴家長或學生,即便他們一學期花了5萬元學費,卻可能無法獲得對等的資源,也不見得學得到東西。
解析2:多元入學管道對弱勢生幫助仍有限
近年來的繁星計畫或特殊選才管道,都是為了讓更多有潛力的學生,有機會進入適合的頂大就讀。陳明蕾認為,或許大家會認為入學方式還不夠多元,但從過去僅有聯考一試定終身,再到現在的多元入學,方向正確了,剩下的需要時間來完成。
但也有專家認為,繁星計畫僅是表面糖衣。專長研究家庭經濟與教育文化關係的健行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曾真真表示,以繁星計畫來說,大專院校針對非明星高中釋出的入學名額多半非熱門科系,例如釋出給偏鄉高中的缺額多為較冷門科系,本身就已不公平。
曾真真認為,家庭所得高低所代表的是,父母親有沒有時間與金錢投資在孩子身上。依據現今的多元入學制度,學生須準備學習計畫、具備專長,甚至擁有參賽獲獎紀錄等,每一項都需要開銷,與做系統性的規劃及長久經營,這對中低收入家庭來說,本身就有難度。
解析3:翻轉人生應由學前教育開始著力
家庭背景會影響孩子對未來人生的想像,社會應該提早讓孩子有更多的選擇。林建勳表示,他在新竹縣尖石鄉的學校服替代役時,曾問山上的孩子未來想做什麼。孩子們的答案很單一,有一半的孩子說想當護士或老師,剩下的一半則想當籃球員或運動員。然而,都會區的家長也許能讓他們的孩子出國或提供他們更多的學習機會,所以相對來說,都會區的孩子的視野與對未來人生的想像也會比較寬廣。
當然,我們無法讓所有人都進頂大,社會階級流動也不應該只靠「上好大學」。陳明蕾表示,投入偏鄉的社會資源多以硬體設備為主,台灣的偏鄉有硬體、5G,下一步應是設法藉由偏鄉的基礎教育,消除孩子因家庭背景所造成的視野不足。偏鄉孩子的選擇不應局限於棒球員或廚師,必須打開他們的視野,從孩子的學前教育開始扎根,讓中低所得的家庭透過更完整的教育制度,提供孩子發展的機會。
什麼是頂大?
一般來説,是指教育部於2005 ~ 2017年所訂「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中,給予重點經費補助的大學,該計畫旨在提升國內研究水準、建設世界級的頂尖大學。根據2011公布執行計畫審議結果,共計12所大學,包括34個研究中心獲得補助,依獲得補助之規模排序依次為:台灣大學、成功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現已與陽明大學合併為陽明交通大學)、中央大學、中山大學、陽明大學、中興大學、長庚大學、政治大學、台灣科技大學、台灣師範大學
作者簡介_《少年報導者》
《少年報導者》是由非營利媒體《報導者》孕生出的「孩子」,我們對10~15歲的同學提供深度的新聞報導,每一篇文章都是記者獨立採訪、專家審核把關下完成。我們把每個兒童和少年當成獨立的大人,你們將是改變世界的起點。
本文摘自商周出版 《戰爭與我們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