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即將畢業的母親節前幾天,我把存了很久的零用錢,到家裡附近的糕餅店,買了一個風車型的糖果屋,裡面裝滿了各種我喜歡吃的糖果,準備要在母親節當作禮物,送給媽媽。畢竟往年都是送在學校做的康乃馨,這一天,我總算可以用每天省吃儉用的零用錢,買了一份我覺得很貴重的禮物給媽媽,當下是滿心期待的。
我記得是前一天晚上,晚餐用畢,大家都在客廳看電視,我請媽媽到廚房來,然後把這個禮物送給媽媽。當下我記得媽媽是很開心的,但是隨即而來的一句話,卻把我打入地獄。
「你又不是我生的,是我從垃圾堆裡撿來的,幹嘛對我這麼好?」
當下聽到這句話,覺得晴天霹靂,我竟然不是她生的,那我的親生母親在哪裡?你對我這麼好,我要怎麼報答你的養育之恩?
她是笑著的,但是我轉身到樓梯間,蹲在一樓與二樓間哭泣,禮物也掉在地上。她看到我的反應,似乎也慌了,收起了笑容,到樓梯安慰我。
「你當然是我的孩子啊!」
這件事情,已經過了36年,但是我始終記得那一年發生的故事。那麼,這件事到底對我有沒有什麼人生重大的影響呢?例如讓我從此之後對於母子親情感到懷疑、對人生失去信心、從此一蹶不振云云。
沒有。往後,我「可能」就忘掉這件事了,但是我從此之後,就不想在母親節送什麼禮物給媽媽。我還是會送她生日禮物、還是會給她孝親費,也會在母親節給她紅包,但這不是禮物,就是錢而已。
那麼,為什麼我說,「可能」忘掉這件事,而不是「應該」忘掉這件事?因為我看了某篇育兒媽媽寫的故事以後,這個傷痛又意外的像是幽靈一樣的出現,我才發現,原來我一直很在意那句話。
那位媽媽覺得,「那句話又沒什麼,往後人生會遇到的挫折更多呢!」
你TMD才沒什麼。小時候,我們覺得食物很苦,大人就會跟我們說,「這哪有什麼,一點都不苦。」我們覺得衣服很難看,大人就會跟我們說,「不會啊!我覺得很好看!」我們覺得很累想睡覺,大人就會跟我們說,「哪會!我覺得一點都不會累耶!」
欸,我的感受呢?只因為我是小孩,就要一直被否定嗎?什麼時候你們才能尊重我,也是獨立的個體,我的感受也必須要被在乎。
「你不乖,你不是我生的。」(小時候,我是逆來順受的乖小孩好嗎?)這句話,帶給多少孩子極大的不安全感?也就是那種「原來你討厭我,就是有原因的,我不是你的孩子」,所以,我其實舉目無親,最親近我的人,根本就不是我媽,我應該離家出走去找我的親生媽媽,還是繼續委屈在這個家裡過活?
有了孩子,並不代表自己就是育兒專家。孩子幾歲,我們身為爸媽的年齡就是幾歲,並沒有比孩子要成熟更多。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當有人說出這樣的話,還沾沾自喜認為自己是讓孩子提早體驗這個社會未來可能會給他的挫折,我只能說,那句話,其實就是孩子人生挫折的起點,而且,是親生父母親口給他的。或許,未來當孩子挫折時,他不會想找自己的媽媽,而是嚴厲的質問她,「我又沒有想要出生,你為什麼要把我帶到這個世界來?」
後來,我原諒媽媽了,而且,我很愛她。但是,那句話還是一直在我的心上,始終沒有忘記。
作者簡介_呂秋遠
宇達經貿法律事務所 負責人
東吳大學 兼任助理教授
NEWS98 九八法律事務所 廣播節目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