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帶孩子回台灣,並決定住一段時間後,我開始被問到:「這裡育兒環境不友善,為什麼要帶孩子回來呢?」 「大家都急著將孩子往國外送,為什麼你卻要帶孩子回台灣?」這些問題。
因為漂泊過他方,所以更深刻體會:月是故鄉明
年輕時,我也有著向外探索的夢想,當時大學同寢室的英語系同學,多半利用暑假到美國遊學,體驗不同文化之餘也加強英文。
但是我因為學業不夠好,家裡也無法供給到國外念書,所以我在大學畢業工作一年後,申請當下流行的澳洲打工渡假簽證一圓出國夢。
甫出國一星期,我便有了深深的感觸:並非每個人的性格都適合向外跑。
高敏感又內向,我到了澳洲才發現:自己不敢到偏遠農場打工、沒有勇氣到咖啡店面對陌生人;在語言學校學英文,更才發現殘酷的事實:班上幾乎都是華人,英文無從練習。
最後,因緣際會下我在網路上認識了現在的先生。當時透過他耐心的協助,我才由一開始的驚慌失措,到慢慢認識&感受澳洲的生活。
一眨眼,十年過去了。我在澳洲拿了證照,在當地的幼教業待了三年,爾後生了兩個孩子,當了六年家庭主婦,接著回到職場轉換跑道。
人生看似平順地在澳洲落地生根,心中卻反倒明白,我對家的思念與日俱增、綿延無盡。
無論是興奮地發現圖書館有中文繪本,或從亞洲超市不便宜的科學麵裡追憶童年,又或是看《台北女子圖鑑裡》影集時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所有行為都在在對我明示,我很想家。
國外的月亮沒有比較圓,端看你從哪個角度欣賞
最常聽人讚嘆澳洲海灘湛藍的海水與綿延無盡的細沙,或是清新的空氣與廣闊嫩綠的草地,舒適的自然環境真的超適合居住。
可是於我而言,無敵美景久了,也就成了牆上的一幅風景畫;真正會在我心底烙印下的景致,實則為人與人深刻交流的那些片刻。然而那些動人時刻,我在這個文化大熔爐裡,卻依舊遍尋不著。
其實,就連我與自己的先生相處了這麼久,還是有著一層隔閡。
那是一種生長背景不同、文化、語言相異所自然產生的隔閡──無論他再怎麼努力,還是未能懂得為什麼我在看了龍應台的<目送>後會哭得無法自抑;無論我再怎麼努力,也未能理解先生與愛他的母親關係突然崩裂的背後原因。
澳洲社會相當重視個體的獨立性,但也因此,家庭的支持力上顯得薄弱。許多孩子16歲就外出自力更生,在面對社會衝擊卻又欠缺家庭的支持下,許多個人內心的哀愁與焦慮,只能透過大量的酒精與藥物來暫時麻痺。
在台灣,雖然親友的過度關心不免令人心煩,但卻也因為這一層緊密的人際網路,讓我在每個面對黑暗的時刻裡,能保有一絲光亮陪伴前行。
國外的月亮沒有比較圓,端看你從什麼角度去欣賞。
讓我歸心似箭的原因
在澳洲當了六年家庭主婦,為了讓孩子有個開心成長的環境,卻越發覺得自己活得越來越壓抑。
我想念隨手可得的台灣美食、我想念便宜的浩瀚書海、我更想念能回家當女兒的機會。掐指一算,一年回台一次,我能再見逐日老邁父母的機會,可能剩不到二十次。
去年,爸爸無預警中風,過去六十多年習慣掌控一切的他,疾病逼得他只能馬上放下。
我突然明白:某些事不能等,因為一旦蹉跎,就可能是一輩子。為此,我馬上決定帶著孩子回台長居一陣子,只因我無法再「為孩子創造美好的成長環境,卻為自己留下了遺憾」。
先生時常說:「Happy wife, happy life.」(有快樂的老婆,日子才會好過)。
即便因此要與先生分隔兩地好一陣子,他卻難得給予最大的支持:「回台的這一段體驗,會成為孩子將來人生的重要養分。我何其羨慕在他們這個年紀,能有旅居國外的體驗。」
回台適應大不易
然而夢想與現實總有一段差距。
帶孩子回台後,最大的衝擊莫過於學校生活:澳洲的空書包與一週一張作業,台灣的磚頭包與一日數張作業,孩子瞬間從天堂跌落地獄。
早出晚歸是台灣孩童的常態,我因為一邊要工作,孩子只能送安親班。儘管老師多方放水,但繁重的課業仍壓得孩子喘不過氣,不僅噩夢連連,還時常鬧肚子疼。
分秒必爭的生活步調,讓我在澳洲做事龜速的女兒措手不及──在學校不斷被心急的同學敦促,吃飯也因為太慢而往往錯過了點心。
習慣西式麵食與麥片的兒子,則因為不習慣台灣豐富的食材與氣味,餐餐蹙眉拒吃。
同時,以往在澳洲育兒失控前,總能把孩子請到後院玩彈簧床或踢球自娛,讓自己能夠喘一口氣。但此刻,外頭車水馬龍,我們在高樓的小空間裡大眼瞪小眼,無處可躲。
即使如此……我還是想堅持下去
回台第一個月,我數不清自己崩潰了幾回。時常在與先生電話上,講著講著就嚎啕大哭。
「如果妳累了,就回家吧。」每每先生此話一出,我又毅然決然地搖頭──因為這裡有我緊密且支持性極佳的親友網路;這裡有深深關懷兩個孩子身心健康的老師群;還有每早一通電話關心、每晚端上一頓熱騰騰家常菜的母親。
擦乾眼淚,我對自己打氣:給自己與孩子多一點時間。
即使回到家鄉的路並非一帆風順,甚至不少崎嶇與險阻。但正因為體驗過衝擊,才讓我與孩子更加珍視生活中的平凡幸福。
未來有一天,我的孩子會回到澳洲,但這段來台長住的文化體驗與人情相依,將成為我在老後仍能與孩子連結的珍貴回憶。
作者簡介_吉爾家
Lisa,生於台灣八零後。 現與老公,女兒Lara,兒子小丹住在澳洲布里斯本。 以文字描寫一家人在澳洲的生活樣貌;記錄外籍配偶的婚姻心路歷程;並分享雙語育兒上的酸甜苦辣。
本文經作者授權轉載,原文出處:當大家急著將孩子往國外送的同時,我卻拚了命也要將孩子帶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