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費同樣時間,為什麼他比我更厲害?
背了又忘,靈感來了又跑,為什麼我是金魚腦?
看了這麼多書,怎麼就是無法學以致用?
關於瑣碎時間的待辦事項,我建議安排性質單純的反覆學習,例如背單字、背公式。
因為瑣碎時間大多出現於移動中的通勤路途。在這種情況下,就算你自認為能夠保持專注、不受外在環境干擾,實際上大腦仍必須挪用許多精力來顧慮周圍。
舉例來說,搭電車時,必須不斷確認自己現在搭到哪一站、離下車還有幾站;站著看書時,勢必會忍不住確認有沒有人準備下車,空出位子;如果身旁的乘客聊天,說不定還會不由自主偷聽他們的對話內容。
由此可見,電車上其實處處是分散注意力的要素。假如在這種狀況下思索複雜的數學應用題,很可能會因為時間與心力不足,想到一半就得下車,明顯是效率不彰的做法。
瑣碎時間的學習內容,越單純越好。
便利貼醒腦術
「奇怪?剛才明明想到一個好點子,怎麼一下就忘了!」
各位有過類似經驗嗎?讀書讀到一半靈光乍現,原本打算過一會兒再寫下來,結果靈感卻一去不復返,後悔莫及。
為了防止大腦和自己唱反調,我總是隨身攜帶便利貼。念書時突然冒出任何想法,我都會記在便利貼上。
其實在學習過程的刺激中,腦袋經常會浮現許多想法,甚至湧現突如其來的靈感及幹勁。這時候不妨將所有念頭都寫在便利貼上,以防忘記。就算是看似枝微末節的瑣事,也不妨逐一如實記下。
話說回來,為什麼大腦竟會忘記這些「好點子」呢?這樣的特性,其實與前文提到的工作記憶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掌管工作記憶的前額葉有幾個特徵,其中之一就是只能維持二十秒的記憶。這是因為工作記憶的功能是儲存暫時記憶,而非長期記憶。
之所以會忘記上一分鐘想說的話、想做的事,其實是因為存放在前額葉的暫存記憶「過期」了。
好不容易想到的點子卻眼睜睜看著它不見,未免太過可惜;想不起某件事情的悔恨更是無以名狀。為了防止這種狀況,我建議各位身上常備便利貼,把學習過程中浮現的任何想法即時寫下。
制約大腦,讓你加速進入狀況
前文提到,我們可以善用視覺、聽覺、觸覺,來建立切換心理狀態的開關。
但其實除了利用以上三種感官以外,還有其他方法可以幫助自己迅速進入備戰狀態。
那就是為學習場所訂定附加條件,也就是心理學所稱的「定錨效應」(anchoring effect)。
具體來說,即是告訴大腦「這個地方是拿來學習的」。這麼一來每當你抵達該場所,就會自然進入學習狀態。
定錨效應的概念其實並不複雜。首要之務是指定一個專門用來念書的地方。指定的場所越具體,定錨的效果就越強。固定在同一個地方念書,長期下來,腦袋就會下意識認定「這裡是拿來學習的場所」。
就連平時看似漫不經心的行為,也會產生定錨效應:假設平常都和同事在公司餐廳吃午餐,過一段時間後,你會習慣固定坐在某個位子,只要坐在熟悉的座位就會產生安心感。我大學時就經常和朋友到學生餐廳吃飯,每次幾乎都選相同的地方坐下,現在回想起來,那正是受到定錨效應影響,而養成在同一個地方吃午餐的習慣。反過來說,當學生餐廳客滿,沒辦法坐在老地方吃飯時,就會坐立難安。
那麼,我們可以如何運用定錨效應來制約大腦呢?我建議各位挑選一家喜愛的咖啡廳或學習空間,並盡量多去相同的場所念書。定錨效應越強,你就越容易集中精神,進入學習模式。光是做到這一點,就足以強化進入學習模式的神經突觸。
強化制約的訣竅
想要進一步強化定錨效應,其實有個簡單的小技巧。
以固定念書的座位為例,在坐下前仔細瞧瞧這張椅子,並告訴自己:「我接下來要坐在這裡念書了!」
不必大聲說出口,以自己聽得見的音量傳達這份意志,就可以幫助自己做好讀書的心理準備。
生活中大多數時候,我們都不會特別意識到自己當下正在採取的行動。因此,刻意說出口提醒自己,就有助於打開大腦的學習模式開關。
根據腦科學機制,做到「場所定錨」和「言語提醒」,會更容易進入學習狀態。
數位排毒,屏除干擾
念書時總會出現許多干擾,分散我們的注意力。
奪取現代人注意力的大敵,莫過於電子產品,而影響最嚴重的非手機莫屬。相信各位都有這樣的困擾:不過隔了一下子沒查看手機,螢幕就跳出好幾則通知,信箱和LINE的各種提示音效響個不停,害我們遲遲無法集中精神。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進行數位排毒,打造一個能專心做事的環境。具體做法非常簡單,關閉電子產品(手機可調整為飛航模式或關閉通知音效),隔絕任何數位訊息。
我想要集中精神好好念書時,就會開啟手機的飛航模式,拒絕接收通知。等書念完後再關閉飛航模式,絲毫不花任何時間和心力。看似芝麻綠豆大的小動作,其實蘊藏極大的影響力。
畢竟注意力一旦渙散,要重新集中就格外費神。如果事先排除潛在干擾,就能降低注意力被分散的風險。在你進入學習模式前,請先做好數位排毒,打造可以專心念書的環境。
本文摘自今周刊出版社《大腦最適學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