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移工關懷及新住民與新住民二代培力是明志科技大學USR 團隊的兩項核心目標,因此除了協助引進印尼文書籍,並製作印尼新聞報,提供給在臺灣受刑的印尼籍移工,同時也由該校東南亞交換生進入社區作家鄉文化宣揚活動,並協助新住民孩童課後輔導。
明志科技大學與全球84所大專院校簽有姊妹校協定,當中又以印尼、泰國、馬來西亞、印度等新南向國家學校最多。明志科大除了長期與姊妹校有密切的學術交流,這些姊妹學校也是明志科大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的重要動力;尤其明志科大USR計畫中兩項重要之核心目標就是國際移工關懷及新住民與新住民二代培力。
近年來,來自新南向國家的國際移工逐漸成為臺灣不可或缺的勞動力,越南及印尼等國籍的新住民人口數也不斷增加。如何幫助這些在異鄉工作的移工,以及如何推廣新住民的文化,讓更多人能夠聽到他們的聲音,針對此兩項議題,我們除了諮詢新南向國家的姊妹校外,也和他們在部分活動的推動上有所合作。為此,本校的大學社會責任計畫也邀請東南亞籍外師及國際中心主任擔任計畫共同主持人,以利推動大學社會責任計畫的國際交流合作。
與印尼姊妹校圖書館合作換書計畫
去年,我們計畫設置一座「漂書站」,讓移工朋友能夠閱讀在臺灣難以取得的,來自他們故鄉的書籍,慰藉他們於異鄉工作的思鄉情緒。透過明志科大國際中心與姊妹校印尼巴淡國際大學(Universitas Internasional Batam)取得聯繫,與對方學校圖書館合作進行圖書交換活動,並從印尼換來了一批書籍。
▲與印尼的姊妹校合作募得印尼文圖書,並捐贈給TIWA供受刑移工閱讀。
後來,我們輾轉得知,臺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正在募集印尼文書籍,提供臺北監獄內的印尼籍受刑人閱讀。在與協會志工對談,深入瞭解之後才知道這些印尼籍的受刑人,有很多是在海上工作的漁工。與大家熟知的在工廠作業的產工或是提供居家照護的看護工不同。
海上漁工是一般社會大眾較難接觸到的,對他們的認識相對得少。漁工在船上的環境相當惡劣,海上作業充滿了危險,一次出海的時間又相當長,在高壓的工作環境下,船長很難好聲好氣地與移工溝通,甚至出現有的移工被霸凌的情形。再加上語言的隔閡,摩擦和壓力不斷累積,原先的小衝突就很容易演變成難以彌補的憾事。
原本懷抱著理想來到異鄉打拼,沒想到最後換來的卻是令人遺憾的結果。這些移工受刑人被監禁的期間,無法接觸到任何來自家鄉的訊息,內心的掙扎與痛苦是難以平復的。而臺灣國際勞工協會募集印尼文圖書,就是為了讓他們能夠透過閱讀自己家鄉的文字來安定心神,也讓他們不要在服刑期間與外界社會脫節。於是我們更改了原先的規劃,將大部分的書籍捐贈給臺灣國際勞工協會,另外也找了本校的印尼籍學生製作印尼新聞報,提供這些受刑的移工閱讀,讓他們能與家鄉事物保持聯繫及關心。
▲外籍生編製提供印尼受刑人閱讀之新聞報
帶領交換生走進在地場域
除了前述類型的活動合作之外,來自各個姊妹校的國際交換生也是明志科大USR計畫推廣東南亞新住民文化的重要參與角色,我們讓這些來自不同國家的交換生進場,到在地的中小學、社區及圖書館做自己家鄉藝術、美食及文化的分享以及東南亞傳統故事繪本的導讀等,透過他們的參與,讓在地的學生及社區居民能夠以更多元的形式去認識這些異國文化;同時,我們也運用這些外籍學生的力量,在鄰近的中小學開設課後輔導課程,協助在地中小學新住民小朋友的英語學習;在訪問移工和新住民時,也因為有交換生,能夠用他們更熟悉親近的語言進行交談,從而更深入的與受訪者進行對話。
▲外籍生到明志國小分享印尼傳統故事
這些來自姊妹校的交換生在畢業之後也有許多人選擇繼續留在明志科大升學,就讀碩、博士班,並持續參與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再帶領新來的一批交換生一起投入計畫。透過外籍生與本地學生的合作參與,讓明志科大的計畫內容得以有更多不一樣的視角,更加豐富多元。
▲越南外籍生至同榮國小陪同學生課後學習
疫情下的行動策略
自去年起,因為疫情的關係,來校的交換生人數大減,許多實體交流的國際活動也被迫取消,但明志科大並未因此放棄國際交流的機會。我們仍然透過視訊會議、線上同步活動等方式持續進行國際交流。過去,明志科大的東南亞文化中心配合108課綱的母語課程,規劃了一系列的東南亞母語補充教材,以及東南亞文化相關的繪本,而今年度我們正在規劃製作中的泰國傳統故事繪本,便是改以透過線上會議的方式,和蒙庫國王科技大學(King Mongkut'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onburi)合作,針對繪本的故事內容進行諮詢和討論。
▲外籍生至市立圖書館用英文說自己家鄉的故事
未來,在後疫情時代,明志科大除了繼續積極與姊妹校聯繫之外,也希望能夠透過線上論壇、工作坊等形式讓更多姊妹校能夠彼此交流,促進多邊關係,共同實踐大學社會責任。更希望在邊境逐步開放以後能夠有更多的實體國際交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