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7年試辦至今,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USR)計畫」累積豐碩的成果與能量,在疫情期間為社區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迎接疫後生活新常態,USR推動中心計畫總主持人蘇玉龍如何帶領各校USR擴展新量能?
座落在埔里通往日月潭的優美山水間,暨南國際大學不僅是南投的地方智庫,也是USR推動中心的新基地。今年三月接任USR推動中心計畫總主持人的前暨大校長蘇玉龍,過去帶領暨大USR展現亮眼成績,展望未來,他說:「USR計畫與校務發展結合是最重要的推動主軸。」
USR計畫以走入地方、培養人才為目標,運用大學的量能協助地方發展。第二期(2020年~2022年)更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接軌,增加「國際連結」的類別,鼓勵各大學拓展國際合作視野。落實在具體行動上,從課程創新、教師社群、地方互動、大學交流到國際連結,都與大學校務發展的方向相同,「如果USR能融入校務治理,就代表認同USR對大學永續經營的重要性,對學校、地方的成長也會有很大的幫助。」蘇玉龍肯定地說。
深化校務支持,建構共學生態圈
在各校推動USR的過程中,暨大的起步算早,不管是921地震災後重建、社區營造,或是十年前開始執行科技部、國發會的地方創生計畫,協助鄰近鄉鎮發展地方特色,都與社會實踐有關,也因此與地方建立了深厚的關係。其中,校務行政的支持,也發揮了關鍵的作用。
蘇玉龍指出,為鼓勵學校老師投入USR計畫,時任暨大校長時,提出許多配套措施,包括多元升等、彈性薪資、授課鐘點酌量抵免等,這些均是學校可自行訂定的升等標準及自辦審查,暨大自推動USR計畫以來,已經有五位教師因為參與社會實踐分別升等為副教授及教授。
除了持續推動與深化USR校務支持,蘇玉龍也沿用暨大教師社群的經驗,在接任USR推動中心計畫總主持人後,主動建構「USR共學生態圈」,找出過去幾年執行USR計畫成效顯著的團隊,針對各類計畫所關注的共通議題進行培力活動,給予各團隊最及時的幫助;結合老師們的不同專長與實務經驗,彼此交流、腦力激盪,產生新創意、提供新解方。
共組臺日聯盟,提升國際影響力
自去年疫情爆發以來,許多地方經濟活動都受到嚴重衝擊,USR推動中心也特別針對疫情迅速規劃相關作為,包含舉辦疫情因應之共培活動「USR的右轉彎」,以及今年2021 USR Online Expo也特別增設「因應疫情/災難所做的改變與貢獻」專區,及「國際交流因應疫情之成果」專文發表,發掘在地實踐優良案例及疫情因應創新經驗,透過案例分享,協助USR各校彼此觀摩、交流寶貴經驗。
▲(從左至右)成功大學賴明德副校長、教育部USR推動中心蘇玉龍總主持人、科技部人文實踐計畫陳東升主持人出席臺日大學聯盟簽約典禮記者會,日方高知大學櫻井克年校長於線上同步參與。
在國際連結方面,經過二年的努力,由臺灣六校及日本四校所組成的「臺日大學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聯盟」已於11月16日舉辦簽約儀式,未來將鎖定災害防治、人口老化、地方創生等臺日共同社會議題,持續交流與互動。年底前也將建置聯盟網站並發行電子報,預期可促進臺日雙方在社會實踐方面有更多實質合作,吸引更多臺日大學加入,提升聯盟的國際影響力。
秉持人本精神,與地方產生對話
蘇玉龍指出,USR這一路走來五年多的時間,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各界資源,在計畫推動上兼具廣度、深度及高度,USR背後蘊含深厚的人文精神,讓大學師生與在地產生許多新的對話。在走入地方之前,教師必須先具備問題意識,對於問題的本質或呈現有一定的看法,在接觸、了解地方之後,才能看見真正的需求,帶著學生一起在地實踐,協助地方發展。同時,地方也不能缺席,USR必須連結地方政府、社區民眾、各級學校、民間產業等利害關係人,在互動中凝聚解決在地問題的意願、共識與行動,一起讓地方變得更美好。因此,我們鼓勵大學與地方政府、產業聚落公協會、社區團體等多方外部資源連結與共同合作,來創造符合在地城鄉、產業及文化發展的一個創新價值。
而相反地,暨大受環保署委託監測中部地區空氣品質,則是源於埔里志工媽媽們的公民意識。埔里向來以好山、好水聞名,志工媽媽為什麼要走上街頭發傳單,喚醒民眾重視空氣品質?這場行動引發暨大資管系教授戴榮賦的好奇,他帶著團隊在埔里裝設空氣品質微型感測器,監測社區PM2.5細懸浮微粒的變化,後來更從埔里向外延伸,一路追溯造成空氣污染的源頭,並向環保署通報監測結果,引起環保署的重視。暨大積極的回應在地需求,逐漸創立自身獨特的大學在地實踐典範。
帶動青年回流,促進地方產業發展
對學生來說,由老師帶領走入場域,並將USR實踐的成果轉化成創新課程,不但能獲得更好的學習,也能透過在地實踐培養實務問題解決能力。大學師生在參與社會實踐的過程中,主動發掘在地需求、解決問題,過程中同時也會挖掘出在地特色,進而凝聚對區域發展的認同。而USR與地方創生連結,「聚焦在大學的人才培育功能,就是讓年輕人願意留在當地或回流,人才回流和產業發展其實是互為因果。」最讓蘇玉龍引以為傲的是,國發會遴選出全臺20個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其中南投就占了三個,而且都是由暨大畢業青年所設立。
第二期USR計畫遇上疫情爆發,蘇玉龍說:「雖然場域實踐及國外交流活動因此暫緩或取消,為計畫執行帶來許多難處,但各校還是努力克服,相信疫情過後應該能將潛力綻放出來。」至於很多人都關心USR計畫會不會有下一期?「USR計畫永續,大學才能永續經營。」他說,以前在暨南大學只是做好自己的事,現在要負責推動全臺93校204個USR計畫,要一起為國家及社會帶來更多正向的改變。「未來,我們必須往下思考: USR如何轉型來與時俱進、更貼合社會的需求呢?」蘇玉龍對USR的未來,仍是充滿蛻變後的信心。
推薦閱讀《秋頌—大學社會責任的深耕與創新》,點擊下載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