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理財達人必備4大好習慣,財富自由再也不是夢想!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理財達人必備4大好習慣,財富自由再也不是夢想!

翁申霖

理財

達志

2021-11-25 14:41

大家都知道理財的重要,但想要趁早存到人生第一桶金,那麼「聰明理財」肯定是相對重要的一件事情。你是如何累積自己的財富?存錢還是投資?基本上,無論是想要藉由存錢還是投資累積財富前,都必須要先懂得理財的觀念。唯有正確認識理財的基本概念,才可以幫助你快速累積財富,向財富自由的夢想邁進!

 

理財 VS 投資一樣嗎?

 

根據《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報導,知名財務規劃師Steve Repak指出,「身為一名理財規劃師,曾經與許多擅長累積財富的人共事過,我理解到『如何用錢』是理財最重要的部分!」若能積極做到以下4種好習慣,每個人都能打理好自已的財務,成為理財達人!

 

👉 「理財」是累積財富

 

簡單來說,「理財」的核心概念為「分配收入、開源節流、合理消費」,並在沒有風險的情況下,存到一筆足以投資的資金。因此,我們也可以說「投資」其實只是「理財」中的一部分。成功理財必具備3大要素:

 

  • 穩定工作:有固定現金流才能規劃金額
  • 緊急預備金:意外狀況的救命符
  • 清楚金錢流向:知道錢花在哪才知如何改善

 

👉 「投資」是創造財富

 

有別於「理財」的是,「投資」不包括消費,它著重的要點在於「創造財富」,利用錢滾錢、讓錢生錢。而「投資」的「本金」如上述所說,正是從「理財」而來,「投資」與「理財」兩者既不同,卻又分不開。

 

「投資」工具五花八門,舉凡:股票、ETF、房地產、債券、外幣等,在一頭栽進投資世界前,必須記住的一句耳熟能詳的廣告詞「投資一定有風險,投資有賺有賠」。唯有掌握正確觀念,並如實做好功課才是避免讓資金破產的不二法門。

 

延伸閱讀:美股怎麼買?知道如何買美股前,美國股市開盤時間要先了解!

 

理財達人必備4大好習慣

 

 

👉  習慣1. 花的比賺的少

 

經Steve Repak觀察,他發現有不少很會理財的人,未必賺很多錢;這些人沒住在大房子,也沒開著最新款的車,甚至沒有穿著最新一季的設計穿搭。他們反而花比賺的錢還少,生活支出更是不會超過日常所需。

 

Steve Repak表示:許多人都清楚自己賺多少錢,可惜的是,大部分人對於自己花多少錢根本「毫無頭緒」,回想起來頂多只能記得70%~80%的消費流向。若你想要成為成功人士,Steve Repak建議,第一步必須清楚自己的金錢動向,包括「花多少、花在哪裡」,一旦清楚了,就會知道要從何改變、如何減少支出,以加速達到設定的財務目標。

 

 

👉  習慣2. 0負債或幾乎不負債

 

 這一點的道理很簡單,你不需要有專業的金融背景也能明白。寧可用自己擁有的錢滾出利息,而不是向他人支付利息,如此一來才能積累更多財富。Steve Repak指出:並非所有的負債都是不好的,但前提是先計算出可能衍生的風險;但就我的觀點來看,只有以下3種狀況才值得負債:學貸、房貸、創業貸款。

 

  • 學貸:Steve Repak認為,最好的一項投資,就是「投資自己」,借學貸無可厚非!

 

  • 房貸:倘若自己已衡量過利大於弊的話,且規劃好定居在某處5~10年,那麼擁有自己房產的規劃會比租房更划算。

 

  • 創業貸款:自己出來創業當老闆是再好不過的事情,只要確保能承擔可能發生的損失,那麼創業貸款便可放心借。

 

👉  習慣3. 存錢高手

 

Steve Repak這麼說:「我所認識很會理財的人幾乎都是存錢高手」,他們的理財目標不管是短期的(如:緊急預備金、買車、買房),亦或是長期的(如:退休打算),這些人都很審慎處理開支。

 

Steve Repak補充,他們會將存錢和領錢(消費)帳戶分開,這不是代表他們有非常多的錢,而是避免「過度消費」的行為出現。讓兩邊的帳戶分開,才不會使自己可以「輕易地」拿到錢來花。

 

 

👉  習慣4. 不讓「情緒」影響財務決定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Steve Repak指出,「情緒」這個東西相當難以捉摸,在某些情況下,情緒的反應能夠幫助到我們自己。另一方面,情緒的操控也可能是有害的,尤其涉及到金錢的部分,像是無聊、生氣,或是過於樂觀的狀態下,都可能讓人不知不覺掏錢出來購物。

 

Steve Repak認為懂理財的人不會「允許」情緒凌駕於消費思考之上。此外,當提及長遠的儲蓄目標,他們也不會放任情緒影響投資決策。投資人一定都聽過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一句相當知名的名言:「當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別人貪婪時我們恐懼。」這句話人人都會說,卻鮮少人能做到。基於事實的財務決定,通常會好過於被情緒操控的決定。

 

 

理財資金如何正確分配?

 

 

成功理財的第一步,正是檢視自己「儲蓄及支出的比例分配」,使其在一個平衡的狀態。理財新手可以參考由美國經濟學家發表的「年收入分配631比例」,又稱「理財金三角」,國內多稱為「631法則」。顧名思義,「631法則」就是將薪資收入劃分為3大塊:

 

  • 6|日常開支60%:包括生活必要花費,以及個人開銷

  • 3|儲蓄30%:如存緊急預備金,累積投資基金等

  • 1|風險規劃10%:主要用來做風險的轉嫁,如購買保險

 

理財新手必看的2篇文章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理財新手的第一步,可以從參考知名專家、部落客的作法,再調整成適合自己的理財模式。以下提供2篇入門文章,讓新手們能快速從0→1,成功發揮好好理財的優勢。

 

👉  理財必讀文章推薦:

 

延伸閱讀

美股怎麼買?知道如何買美股前,美國股市開盤時間要先了解!

 

 

 

 

即使義暘能源公司撤出開發,農民們仍擔心租約陸續於今、明年到期後,國產署會在政府大力推動再生能源的狀況下,將國有地優先承租給光電業者。

 

對此,國產署副署長游適銘解釋,若光電業者要申請在光電專區內已有農民承租的國有土地來進行開發,國產署第一步將先依《國有非公用土地提供申請開發案件處理要點》進行審查,若申請用地並非行政機關未來的計畫用地或保安林土地等十一項條件,就會核發「開發同意書」。

 

游適銘強調,義暘能源公司雖曾取得開發同意書,但不代表國產署實質允許開發,若光電業者想要進駐,必須與農民協調補償方案,最後請農民簽署拋棄「租賃權」或「承租權」相關文件,否則將由原承租的農民續租。「農民不需要擔心國產署偏心光電業者。」

 

不過,盧俊中指出,過去承租國有地的契約與規範不明,難免有農民使用國有地而未正式承租的黑數存在。陳佳佑也表示,待有實際種植的農民向國產署補正程序後,公司才能了解該案場涉及的承租戶而進一步溝通。

 

屏東農民

屏東率芒溪河畔約200公頃國有土地,傳出太陽光電業者有意開發,讓現有承租農民擔心租約到期後,無法續約繼續種芒果。(攝影/陳弘岱)

 

「敏感區域」沒排除

息眾怒  審查機制宜更細緻

 

枋寮率芒溪畔的爭議看似是一樁個案,卻凸顯屏東縣政府「光電專區」規畫上的缺漏。2019年6月,屏東縣政府為了擴大再生能源設置,將屏南地區的東港、林邊、佳冬與枋寮四鄉鎮以「嚴重地層下陷」為由,全數畫為「光電專區」,由政府遴選八間廠商進駐,預計可以增加八百MW(百萬瓦)的發電量。

 

但事實上,光電專區內的土地,並非全都是不利耕作或地層下陷區,以這次引起爭議的率芒溪河畔芒果園,反而是重要芒果產地。有光電業者建議,屏東縣政府應事先協助業者排除「敏感區域」。

 

對此,盧俊中表示,光電專區內的開發案只是簡化程序、減免回饋金,其餘規範都與農委會針對農電共生的規範沒有太大不同。「像是這種與農民爭地的爭議案件,我們在審查的時候就不會放行。」

 

相較於經濟部推動的「漁電共生先行區」,透過套圖排除敏感區域,屏東縣政府未事先盤點光電專區內四鄉鎮的土地使用狀況,而是在後端審查過程中排除爭議。當《今周刊》問及國有地面積、種植面積、承租人數等問題,國產署與屏東縣綠能專案推動辦公室,都未能提出實際數字。

 

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蔡卉荀指出,設置太陽光電的審查機制和法規過於簡陋,必須要更嚴謹評估。「我們要評估開發案對環境、土地與居民的影響,以這次芒果園爭議為例,屏東縣政府沒有了解土地使用狀況,也沒有事先溝通就開放業者申請,才會引起在地居民恐慌。」

 

一名不願具名的光電業者也同意,以目前光電與農地、光電與環保的關係愈來愈衝突緊張的敏感時刻,政府應超前部署,做更多盤點才能降低衝突。譬如國有財產局是否應先評估土地承租狀況,以這次芒果園為例,他們都是二代以上的合法承租戶,「這樣國產局還適合發出開發同意書嗎?」

 

蔡卉荀強調,地球公民基金會長期倡議「環境與社會檢核機制」,政府應該提供詳盡的環境資料,業者在提出太陽光電場的開發申請前必須自評光電開發行為對於環境生態與地方居民、利益團體衝擊,政府與業者才能事先預警,減少開發過程的衝擊。

延伸閱讀
不聽話就開除!上萬名員工天天遭「搜包1小時」怒告蘋果、庫克竟不知情 纏訟8年願賠8億補償
不聽話就開除!上萬名員工天天遭「搜包1小時」怒告蘋果、庫克竟不知情 纏訟8年願賠8億補償

2021-11-17

修車工成功騙走股神94億!這樁最大詐騙案主謀如何用「一項投資」海撈277億?4大企業也受害
修車工成功騙走股神94億!這樁最大詐騙案主謀如何用「一項投資」海撈277億?4大企業也受害

2021-11-15

曾拗曹興誠多發8億股息、自己3天能賺1億! 阿土伯豪捐1億買消防車:開心到整晚沒睡覺
曾拗曹興誠多發8億股息、自己3天能賺1億! 阿土伯豪捐1億買消防車:開心到整晚沒睡覺

2021-11-10

「醫生只給二條路走...」 他新婚4天被診斷「全身癌細胞」!痛揭3點勸世:別徒留遺憾
「醫生只給二條路走...」 他新婚4天被診斷「全身癌細胞」!痛揭3點勸世:別徒留遺憾

2021-11-09

用信仰呵護iPhone?昔遭馬斯克調侃、專家評比「0分」 蘋果「天價抹布」在這國賣翻
用信仰呵護iPhone?昔遭馬斯克調侃、專家評比「0分」 蘋果「天價抹布」在這國賣翻

2021-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