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力於日本職棒埼玉西武獅隊的吳念庭,是棒球場上的「工具人」,沒有固定守備位置,只要哪裡有需要,都能稱職頂替。這類型的選手,通常不是主力,過去五年,吳念庭在一軍出場的機會也確實不多;但他今年不僅站穩西武獅隊先發陣容,還入選日本職棒明星賽,成為名副其實的「一線球星」。
打擊,尤其是出色的適時一擊能力,是讓吳念庭在職業生涯第六年破繭而出的關鍵。截至七月底,在得點圈(二壘或三壘)有跑者時,他的打擊率超過四成,排名全日本職棒第三;四十二分打點則暫居全隊之冠,剛好是他前五年累積打點數的兩倍。
承襲吳復連拿手好戲
用腦袋玩球冷靜分析對手
「得點圈有人的時候,就是心理戰。當我站上去,會觀察投手的動作、表情,『感覺』他可能會投什麼球,再來做攻擊。」在吳念庭眼中,職業選手的技術水準相近,愈能預測投手心理的打者,就有愈高機率在對決中勝出。「其實就像是賭注,我可能猜對也可能猜錯,差別就是結果好不好而已。」
總是能冷靜觀察細節與對手心態,設定符合場上情勢的策略,也就是所謂「用腦袋玩球」,恰巧是吳念庭的父親、前職棒球星吳復連的拿手好戲。
一九八四年,台灣在洛杉磯奧運棒球表演賽奪下銅牌時,吳復連是國家隊的先發游擊手;中華職棒開打初期,則協助人氣最高的兄弟象隊完成「三連霸」。他球技上最突出的特色,是守備時彷彿能預見球會往哪裡飛的精準站位,再配合華麗流暢的動作,擋下對手攻勢。由於吳復連比賽中的神態總是輕鬆愉悅、充分享受比賽樂趣,被球迷與媒體戲稱為「棒球頑童」。
有個職棒選手爸爸,吳念庭很自然地對棒球產生興趣,並且在國中階段,萌生未來要到國外打職棒的念頭。對於兒子的職棒夢,吳復連的心態是「小孩有興趣,家長一定全力支持」,在吳念庭高一那年,安排他到日本留學打球,以打進日本職棒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