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串起整個產業鏈,推動創意產業發展—Shapeways 進化代工一條龍掌握社群思惟

串起整個產業鏈,推動創意產業發展—Shapeways 進化代工一條龍掌握社群思惟

程靜如

科技

Shapeways

2015-06-29 16:25

講到代工,大家普遍認為那是在賺辛苦錢、利潤比品牌低、可取代性高;但是美國3D列印公司Shapeways卻靠著代工服務,創造一個全新整合的價值鏈。關鍵成功因素就在於他們懂得經營社群,聚集所有對3D列印有興趣的人,讓設計師願意創作、作品自然有擴散力、消費者也願意買單。他們看重的不是品牌本身,而是3D列印帶動文創產業發展的整體價值。

「自造」解放設計師

 

Shapeways成立至今已經8年,累計募資金額為4,850萬美元,最近一輪募資在2013年,領投的是矽谷最頂尖的創投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他們過去的投資組合包括Skype、Groupon與Facebook等知名公司。

 

像Shapeways這樣,從代工開始,延伸凝聚3D列印社群力量、提供生產線、自有線上商城,串起整個產業鏈,推動創意產業的發展,是傳統製造業與設計業雙方難以想像的。過去代工只負責將設計生產出來,沒有自己社群的潛在消費者,後續銷售還得靠品牌行銷創意部門推動;況且,代工本身就與多元文化、創意思考的本質相違背,追求的是規模經濟與成本優勢。

 

但3D列印顛覆了傳統製造思惟,產業也需要轉型,現在是「設計即生產」,不需要先花一筆費用開發模具,只需要線上「3D建模」,後續也不用大量生產攤提成本,最小生產單位就是一件。這讓創意不再受到限制,所有設計都能實現,製造的主導權因此回到設計師手上,他們可以更大膽的「自造」產品,其餘的就交給3D列印代工服務。

 

Shapeways之所以能從競爭對手中勝出,成為全球最大的3D社群,採取的經營策略是「公開」、「透明」,提供包括從製作過程、材料價錢,甚至是設計師資源等,直接站在第一線與使用者互動,協助設計師完善作品,以及帶來第一手的產業與技術消息。

 

生產即銷售,3D 列印零庫存壓力  

 

Shapeways總部設在紐約,3位創辦人PeterWeijmarshausen、RobertSchouwenburg與MarleenVogelaar皆來自荷蘭,是一起在飛利浦電子公司的同事。起初3D列印社群商務平台的想法是由飛利浦公司設計部門提出,之後才獨立出來成為一個事業體,同時在飛利浦企業育成中心的加速孵化下,將想法落實執行並建立商業模式。

 

作為代工服務公司,Shapeways清楚知道他們的利潤成長來自設計師的生產,因此盡可能支援設計師創作的需求,在網站上提供入門的原型設計工具,以及進階的設計軟體;不熟悉軟體工具的人,也可以直接與社群裡的設計師溝通合作。此外,他們也很積極協調各種橫向資源使用,例如與Adobe公司合作,將3D列印加入圖像處理軟體Photoshop。

 

直到設計師完成產品3D建模之後,將檔案上傳到Shapeways網站,系統會先自動進行簡單的檢查,並依據不同製作材料需求提供報價。一旦訂單確認,再由人工進行製作評估,包括檢查作品是否有破面、作品的粗細與強度是否能列印,之後就會進行模型的修補、生產製作、出爐、冷卻、後製研磨拋光、品質檢核,直到最後出貨。

 

設計師也可以在Shapeways上開店販售自己的產品,有訂單才需要生產,完成無庫存壓力,交易金流與出貨物流都由Shapeways負責,目前賣家只需要支付3.5%的手續費。

從2007年創辦以來,Shapeways已經累積超過30萬名設計師會員人數,其中投入線上社群開店的有2萬家,平均每家每年營收50萬美元。目前每個月新產品上架約有6萬件、每天可以生產1,500件商品,至今已經銷售超過100萬件商品。幾乎曾經使用過3D列印代工服務的人,有1/3是選擇Shapeways。

 

設計師即創業家,重新定義製造業

 

3D 列印技術開啟設計師全新視野,提供他們從不同角度去審視周邊物品,不再受限於開製模具與量產模式,任何客製化的創作都有可能成真;這也促使製造業必須重新思考自己定位,如何進一步結合社群與電子商務,創造優勢,將是未來的成功關鍵。

 

另一方面,如同網路科技的發展讓工程師成了創業家,打造影響全世界的社群網站,3D 列印也讓設計師有機會自行創業,當愈多人願意加入這個「自造」社群的時候,創意才會受到重視並進一步發展成產業。

 

Shapeways打造一條龍3D列印服務,圖為Shapeways的執行長Peter Weijmarshausen。

 

Shapeways沒有最低數量的限制,針對小量訂單如10個以內的產品也相當歡迎。

 

任何客製化的創作都有可能成真,這也促使製造業必須重新思考自己定位,如何進一步結合社群與電子商務,創造優勢,將是未來的成功關鍵。

 

剛到任一年的卡森發現這樣不但沒用,被罰的人還將「受苦」當光榮,拿來吹噓。受罰次數越多的人,在監獄的地位越高,紀律因此更難維持。

 

卡森看出少年犯想用「硬碰硬」來強化男子氣概,如果使用反向思考呢?他得到法庭許可,實施新規定。凡是違反規定的人,要吃三天嬰兒食品!一開始,犯錯的人都拒吃。但餓得受不了,只好乖乖吃。因為沒法吹牛,只會招來嘲笑,江湖地位崩潰。

 

這招成效明顯,其他少年監獄也紛紛跟進,卡森因此還被選為「警長之星」。唯一缺點是嬰兒食品的價錢太貴。這就是面對一樣的問題,有不一樣的解法。

 

創意

創意需要有不同領域的思惟模式,互相連結與整理,才能觸類旁通,解決問題。

(插畫/李俊健)

 

不同解法換專利 台灣靠免削鉛筆走天下

 

再來看鉛筆,鉛筆可說是完美的書寫工具,但這項工具有個缺點──使用時必須麻煩地削鉛筆。

 

台灣有位洪勉之,他是造船工人,每天辛苦工作,回家還要給女兒削鉛筆。他心想:能不能有個免削鉛筆?他以斗笠為靈感,把鉛筆芯做成像斗笠堆那樣一節節的,要用時再一節節地「擠出」。

 

他在一九六○年代以八百萬新台幣,將專利賣給紡織大王莊金池先生。而莊金池在一九六七年開設百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一九六九年六月將免削鉛筆推向市場。上市後行銷全世界,取名Bensia,就是台語「免削」的發音。Bensia還登上大英百科全書,是第一個聞名全球的台灣話。不一樣的解法創造龐大商機,更造福全世界的人。

 

為什麼會有不一樣想法、不一樣的解法呢?並不是腦子有什麼不一樣,而是一樣的腦子,思惟模式不一樣。老話說:「一次可能是意外,兩次可能是巧合,三次、四次就一定是模式。」

 

如果我們的思惟模式是創意型,那創意就會源源不絕。反過來,就算有運氣,我們也認不得。好像人家在下圍棋,如果你不會圍棋,黑黑白白你不知道在下什麼?因為你腦子裡沒有圍棋的模式。如果你不會打麻將,電影演到麻將,你就不知道人家在做什麼?

 

要有創意的思惟,必須有來自不同領域的思惟模式,組成相互關聯的框架,整理間接和直接的經驗。像查理.蒙格說的:「最少要有八、九十種模式,才不會被人當傻瓜騙。」

 

也如費茲傑羅說:「要評斷一個人是否具備第一流的智慧,就是看他有沒有能力在心智中,同時存在兩種對立的概念,而仍能保持正常運作。」

 

反過來,如果只有單一的思惟模式,就會扭曲現實,讓現實符合你的模式,變成「削足適履」,像手裡拿著錘子,眼中的世界是一根釘子!

 

創意是,看一樣東西,有不一樣看法。創意是,有一樣問題,有不一樣解法。

 

創意是,一種思惟模式,不是一個點子!

延伸閱讀
德芮達科技拚盡全力建立門檻—軟硬組織都能印  橫掃醫療市場無極限
德芮達科技拚盡全力建立門檻—軟硬組織都能印 橫掃醫療市場無極限

2015-06-29

透明牙套龍頭隱適美專利2017年到期—亞洲各國紛搶進 台灣挾優勢雙贏
透明牙套龍頭隱適美專利2017年到期—亞洲各國紛搶進 台灣挾優勢雙贏

2015-06-25

北醫團隊結合鑽石基金組成三鼎生技—歐耿良率領台灣挑戰生物3D列印極限
北醫團隊結合鑽石基金組成三鼎生技—歐耿良率領台灣挑戰生物3D列印極限

2015-06-23

從設計、雕胚到燒製,3D列印如有神助—3D技術融入文創  法藍瓷更臻完美
從設計、雕胚到燒製,3D列印如有神助—3D技術融入文創 法藍瓷更臻完美

2015-06-18

手術時間縮短風險降低,醫病關係更健康—3D 列印器官   印「自己」救自己
手術時間縮短風險降低,醫病關係更健康—3D 列印器官 印「自己」救自己

201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