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要不要獨自吃午餐這件事情,一直眾說紛紜。
領英(LinkedIn)社群媒體及活動專員伊什.維杜斯科(Ish Verduzco)曾經說:「獨自用餐並不是休息,而是孤立。」他的做法是每週與2個新認識的人共進午餐。他認為這樣既有助於建立關係,也能擴展自己的知識格局。
很多公司為了增進團隊成員彼此間的信任和瞭解,會在特定時間舉辦午餐會。還有一些企業會專門設計「與老闆共進午餐」這類特殊表彰。
當然,這些特別安排的午餐大多較為隨意,目的是讓大家輕鬆、愉快地聚在一起,分享工作心得和生活趣事。
要和同事一起吃午餐嗎?午餐社交的好處
我之前服務的一家公司就有一個約定俗成的「小飯桌」文化。
小飯桌代表午間的休閒時光。大家聚在一起,把帶來的飯菜或點好的外賣放在一張餐桌上,彼此分享食物,同時交流工作、生活中的趣事。
在「小飯桌」上,你會發現同事們的另外一面,或風趣幽默,或爽朗開放,或愛好奇特,或經歷坎坷……各種各樣的故事和喜好,也從「小飯桌」上飄了出來,每個人的形象都變得立體、可愛。
慢慢地,「小飯桌」文化也演變為一種減壓的方式,大家到了吃飯時間會主動叫上各個部門的同事,一起東拉西扯閒聊天。
發展到後來,「小飯桌」還從午餐擴展到了早餐和晚餐,場地也不再局限於公司內部。而且,大家在覺察到誰的狀態不好或是需要關心時,就會主動和他約飯,給他加油打氣。
「小飯桌」逐漸成了一種傳遞正能量的方式,也成了放鬆、釋懷、找回正能量的途徑。
當然,我確實見過不少人抱怨與同事一起吃午餐很疲憊,尤其在領導者要求大家一起吃飯的時候,員工的抗拒感會更強烈。
打破「學生思維」不要只和某幾個人在一起
很多人進了職場卻仍像學生時代一樣,只喜歡和某一個或某幾個特定的同事交流、聚餐。畢竟每個人都天然地喜歡和那些與自己相似的人接觸,這無可厚非。
但出於長遠發展的考慮,我們還是應該學會無功利且有意識地發展、建構人際關係。
比如,與不同部門、不同類型的人多聚餐、多接觸、多互動,提升自己的職場開闊度以及對業務、市場的瞭解等。
▲不要一個人吃午餐,中午休息時間也是社交好時機。(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為何菜鳥更要加入同事的午餐局?這是絕佳的「偷師」機會
如果你剛剛加入一家公司,可以先從加入同事們的午餐局開始,這能夠幫助你儘快瞭解每個人。事實上,很多公司也會為新人安排這樣的午餐聚會。
另外,如果你想向某個人當面求教,也完全可以在徵得對方的同意後,利用午餐時間交流,這不但不會損耗你們的交情,還可以加深彼此的瞭解,增進感情。
聊八卦輕鬆、無壓力 還可以為你增值
在職場,「八卦」這兩個字總會與「負能量」、「令人討厭」、「陋習」等貶義詞扯上關係。但只要人們聚在一起,就免不了聊八卦。
八卦被寫進了人類的基因,是人類與生俱來的需求,有人的地方就有八卦。八卦也確實給交流提供了更大的空間,成了職場中人與人建立關係的方式。
畢竟,與嚴肅的話題相比,人們天生對八卦的興趣更大。想到哪兒就說到哪兒,不用有太大的負擔,
而且聊八卦的場地並無特殊要求,午餐桌、茶水間、樓梯間、休息室……都可以成為聊八卦的地點,聊起來輕鬆無壓力,也能幫助我們拉近彼此的距離。絕大多數八卦不但可以緩解壓力,還可以增進關係,
聊八卦很重要 有助提高職位?
我來講一個發生在我身上的故事。我曾經被一位前輩悉心教導:「多去打聽八卦,多去走動,不一定要成為八卦的製造者和散佈者,但一定要處在資訊流通的圈子裡,即時知道公司裡正在發生什麼事。」
你有沒有被你的上司教導過「要做一個八卦的人」?這聽起來可能令人匪夷所思,但不得不說,職位越高的人越是八卦的高手。
這些高手總能依據八卦做出判斷和行動,將那些別人看起來毫無意義的言論,變成精準打擊或模糊迴避的發力點。
當然,我們提到很多八卦的積極作用,仍無法迴避那些負面八卦帶給我們的影響,每個人都要特別小心地涉及這些負面八卦,因為負面八卦若是處理不當,極有可能產生嚴重的負面後果,甚至成為我們職業發展的巨大障礙。
所以,掌握一些聊八卦的常識和禁忌很有必要。
延伸閱讀:退休金一定要存好幾千萬?他39歲提早退休當家庭主夫,如何用千萬元生出60萬被動收入、養一家四口,退休金越滾越大
作者簡介_尹慕言
師從埃里克森國際學院院長瑪麗蓮.阿特金森博士、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物理學家查理.佩勒林博士、正面管教體系創始人簡.尼爾森博士等,首提「時間喚醒」教練理念,同時也是「終身成長」理念的踐行者。
從業人力資源與組織發展10餘年,深度聚焦組織發展與個人成長領域。
她還是世界百強名校留學生工作輔導教練、國際教練聯合會國際認證教練、高管教練、人才與組織測評專家,並在職場效能提升、職場領導力提升方面有深度研究,目前致力於運用教練技術喚醒並推動個人、團隊和組織持續成長與發展。
本文摘自春天出版社《掌控24小時:5大時段規劃+24種實踐技巧,讓你效率倍增的時間管理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