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亞錦賽中,台灣對韓國延長賽第十局,高志綱打出再見安打,當時轉播主播蔡明里喊出:「又是高志綱!」,成為棒球經典語;同時由於他優異的捕手表現,而有「護國神捕」封號。從球員轉任中華職棒統一7-11獅隊首席教練的高志綱,一路走來有哪些心路歷程?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運動心理諮詢老師洪紫峯認為頂尖運動員又具備哪些特質?
護國捕手的意外之路 掌握溝通技巧累積信任
「當捕手一開始…不是我自己的意願,是教練指派我當捕手。」高志綱笑說,最初在他嚮往的畫面,是內野手飛撲一顆強勁滾地球,滿身塵土快速站起來傳到一壘,「結果進到科班,教練說你去練捕手。我傻眼,怎麼跟我想的畫面不一樣?」儘管如此,高志綱仍然堅守本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漸漸意識到捕手的真正價值,並在這個角色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給人低調、內向印象的高志綱,提到捕手需要大量溝通能力,無論是與投手、教練或隊友之間的互動,他要求自己必須能清楚表達,協助對方掌握重點,這種溝通不僅僅是傳遞信息,更是建立信任與默契的關鍵。此外,捕手還必須快速判斷球賽局勢、擬定策略,需要細膩觀察能力,這些軟實力都無法言傳,只能靠經驗累積,逐漸心領神會。
向每次失敗學習 將負面情緒轉換為動力
由於棒球是高失敗率運動,高志綱強調,自己當選手時,也會經歷失敗,但不斷前進關鍵,在於每一次的失敗,是否能夠有所學習或更認識自己,而不耽溺在負面情緒當中;成為教練後,他也秉持這樣的核心理念,協助球員一次次面對失敗。
在2024年世界棒球經典賽協助球團的洪紫峯表示,運動員困難的地方在於沒有太多時間讓他們沮喪、挫折,因為可能隔天又要上場比賽,必須在最短時間內處理情緒。他觀察,頂尖運動員面對負面情緒時,並非克制自己不生氣、不挫折,而是藉此找到問題的癥結點,例如:發現是基本功不夠紮實,就會更認真投入訓練,把經歷的失敗事件轉換為成長的養分。
好奇心+不斷嘗試 人類最偉大特質
高志綱認為,運動員承受壓力的能力,來自於從國小階段就一路面臨競爭壓力,歷經淘汰、留下,但令人惋惜的是,他也看過有選手好不容易進入職棒,儘管技術高超,卻因對棒球失去熱情而離開。回顧自己如何保持熱情,他僅有一個單純又強烈的內在動機:「我要看自己能走到哪裡?」
洪紫峯點出,高志綱能成為佼佼者,一路走到現在,就是因他對己充滿好奇,好奇能接受多大的挑戰、有什麼樣的表現;而這也是人類最偉大的特質。「我常跟球員分享,人類能稱霸地球並非因為智慧,而是「好奇心」加上「嘗試」。」同理可證,無論在哪個領域,只要能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勇於嘗試,就會發現自己在哪些事情時,能夠進入心流狀態,絲毫不察時間的流逝、也不會感受到疲倦,又獲得成就感,就是適合自己的位置。
重燃內在熱情 靠個人也靠團隊
但洪紫峯也強調,傳統觀念會認為內在動機應該是個人的事,必須靠努力、毅力找回熱情,但從心理學研究會發現,除了這些「美德」之外,整體環境也相當重要,環境包括球團、選手家庭、朋友等人際關係乃至國家氛圍,甚至是現實薪水條件等。若選手在苦苦訓練、背負國家榮辱時刻上場時,周遭人能給予更多肯定、支持,更能在困難中堅持,迎來成功的曙光。更多高志綱、洪紫峯的精采訪談,歡迎點連結收聽Podcast《Today來讀冊》>>https://pse.is/7chbpz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參考《綱綱好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