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微笑 更要創造「消費者滿意度」
過去談經營管理,我們慣常會探討服務品質、產品品質、管理制度,把這三者分開來討論;但是,要創造消費者滿意度,這三項其實是環環相扣,缺一不可的。所以我認為,獨立探討「服務品質」的階段已經過去了,現今的企業經營者要把產品、服務與管理視為一體,才能找到讓自己進步的新動力。
舉例來說,我曾經在一個網路論壇上看到,對於某個新推出的行車記錄器,網友建議到好市多購買,原因是好市多的退貨政策。「全額退款保證」是好市多行之有年的制度,除了某些特定商品之外,退貨方針明確,退貨程序簡便,讓會員購物時更多一點安全感。
從消費者的角度想,行車記錄器這種商品,在不能試用的狀況下,很難光憑網路上的介紹,就買到一個價格和功能都滿意的商品。每個消費者的需求與使用習慣都不同,有些需要夜晚錄像特別清楚、有些需要長時間穩定錄影、有些需要停車熄火後仍有監視功能。
如果買到的商品不如預期,退貨不但耗時,還必須面對商家為難的欲言又止,有些時候還可能需要支付產品的整新費。當消費者站在貨架前,想到退貨時可能發生的問題,他可能猶豫幾下之後,還是把產品放回貨架上。
不管賣場服務人員的笑容多麼標準,態度多麼以客為尊,心中卡著這個退貨的疑慮,即使消費者在服務中感受到賓至如歸,也不會轉化成他購物車裡的增額消費。
退貨政策屬於管理制度的一環,誰說管理制度不會影響顧客滿意度與銷售業績?
一個企業對消費者有很暢通的退貨管道不是萬靈丹,更重要的是他對自己選擇放在貨架上的商品要有信心——採購人員必須對品類有足夠的認識,選擇品質穩定,功能出眾的商品放在貨架上,並提供給消費者一個合宜的價格,再透過服務人員的通力合作,才能讓消費者享受到愉悅的購物旅程。
這不代表我認為服務的本身不重要,事實上我想說的是,透過產品與管理的支援,服務可以更深入人心,贏得消費者的讚賞。
朋友今年的家庭旅行安排去了芝加哥,興味盎然的他們與很多觀光客一樣,都是受了影集《大熊餐廳》的影響,去芝加哥之前就做好功課,安排好一連串的美食行程。
進入餐廳裡,我們總是直覺地覺得,消費者是否滿意,主要取決於大廚的功力。但是仔細想一想,有時候Google評分不代表一切,當你拿起菜單,看著上面琳琅滿目的選擇,你如何知道點哪道菜不會踩雷?從前菜到甜點,怎麼搭配才能夠既符合每個人不同的餐飲偏好,又能在剛剛好的分量中體會到餐廳的精髓?
有價值與信任的服務 才能打動消費者
想當然耳,餐廳的服務者(Server)就扮演了這個關鍵的角色。而讓我朋友一家在整趟旅程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芝加哥一家老牌牛排海鮮餐廳裡的侍者提摩西。
這家餐廳擁有悠久的歷史,一頭白髮的提摩西在其中擁有很長的服務資歷。芝加哥老派的餐廳自有一種老派的服務模式,穿著西裝戴著領結的侍者會輕鬆地與你攀談,介紹餐廳招牌菜式,也了解座上客的餐飲需求。
提摩西知道朋友是第一次造訪之後,從生蠔、岩蟹到牛排,他有條不紊地做出了推薦,並且說明每道菜的風味,與主廚透過工序所創造出的迷人之處;他的服務功力展現在精巧的搭配,在三人份午餐有限的分量中,讓這家餐廳最負盛名的招牌菜式都可以一次體驗。
餐點結尾的亮點當然就是甜點,當朋友選擇了Chacolate Peanut Butter派之後,提摩西主動招待了傳統美式餐廳的招牌甜點——Key Lime派,還一併贈送了適配甜點的咖啡與伯爵茶,讓一酸一甜、奶油的豐潤與萊姆的清香,為顧客的第一次體驗畫下完美的句點。
產品(餐廳可口菜式)與管理(容許服務人員有權限免費提供消費者飲品與部分餐點)的支援,讓提摩西的服務後顧無憂,有更多空間創造顧客滿意度。朋友一家後續的美食行程,也去了相同性質、得到米其林推薦的餐廳,並且在那裡還多點了魚子醬與香檳。但他們全家一致認為,提摩西的服務,讓他們體驗到「本次旅程中的最棒餐廳」,沒有之一。
服務的價值在於人與人之間的溫度,好的服務是無可取代的,今天換了一個人,沒有拿出全副心力來面對顧客,消費者的體驗可能就大相逕庭。結帳的時候,朋友心甘情願付了八十美元的小費,因為如果旅行裡美好的回憶會像珍珠一樣留存的話,他知道提摩西為他們帶來的體驗已經是珍珠了。
(本專欄隔周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