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得提出「創造性破壞」理論,認為「創新」和「企業家精神」是推動經濟進步的核心力量,所謂創新包括五種模式新組合:提供新產品、導入新生產方式、開拓新的銷售管道、獲得新的原料來源、打造新的組織。例如伊隆‧馬斯克即是將過去技術重組,將產品堆廣到全世界,成為世界知名的企業家。
科技越發展 創新越重要
「變化越大的時代就更是創新必要性的地方…守成只是把凋零的時間拉長!」口袋證券董事長陶韻智認為,現代是重新認識熊彼得理念的最佳時機,因為現代人面臨「第四次工業革命」,傳統經濟模式不斷被顛覆,適當的「新陳代謝」才是因應改變的最佳方式,所以創新變得更加重要。
他回憶自己工作僅20多年的經歷,但在學校或第一年工作學會的技能,過十年之後就完全沒有用,尤其當ChatGPT、Gemini等各式生成式AI崛起後,大幅提高他的生產力,未來五年的變化變得更加難以預測,但正因如此,創新才顯得尤為重要。
創新並非從0到1 是科學分析與實踐
不過所謂「創新」並非僅僅是天馬行空的創意,陶韻智解釋,保守或充滿創意,只是在描述一個人的特質,但從商業模式上看,創新其實意指科學分析和實踐。陶韻智舉例,過去汽車業界的「普通常識」是電動車不好賣,因為電池成本過高導致售價居高不下,自然不受消費者青睞。
但伊隆‧馬斯克(Elon Musk)運用物理學的第一性原理,屏除市場上原有對電動車電池的論點,從最基本的層面來分析問題。他拆解了電池的組成部分,發現電池的主要成分是鎳和鋰。接著,他查詢了這些原材料的市場價格,發現實際上製造一顆電池所需的原材料成本僅占當時電池價格的一小部分。
馬斯克認為,只要能夠優化製程,就能大幅降低電池的成本。因此,他決定自行設計和生產電池,並透過改進製造工藝,最終成功生產出價格低廉且適合大規模生產的電動車電池,從而實現電動車的大規模普及。這種從基本原理出發,通過科學分析和重新組合現有元素的方法,正是熊彼得所提倡的創新精神;而馬斯克由內心出發展現出的高度熱情,也正符合熊彼得所定義的「企業家」。
2原因導致無法創新 靠後天刻意練習
陶韻智分析,無法創新有兩種原因,一個是過去沒有將事物從0發展到100的經驗;第二是背景知識不夠,導致無法觸類旁通。不過,陶韻智指出,創新能力並非天生,而是透過刻意練習培養。例如,觀察Tesla如何通過直銷模式成功,並思考這種模式是否可以應用到自己的行業中。這樣的跨界學習能夠激發新的創意和解決方案。
此外,他分享自己從32歲開始,便刻意練習自己的思考肌肉,每天都會進行一場「思考實驗」。例如,在捷運上看到一個廣告,就開始思考廣告的目標受眾、成本和效果,並推測其成功與否,務求在短時間內思索出答案。正確與否未必是重點,重點是啟動思考的能力,當經歷365次的思考刺激,面對365種不同類型問題,當真正面對自身領域的實際問題時,就有機會快速找到解決方案。
「要做有想像力的魔鬼,而不是要做近乎白痴的天使。」陶韻智笑說,當魔鬼不一定要害人,但充滿想像力,加上刻意練習的思考實驗,能夠幫助他打開眼界;其次,在職場中因為能提出不同觀點,升遷速度也更快,不論是否經營企業,都能做自己生命中的企業家。
延伸聆聽
他見證Line從零用戶到全台規模最大...「傳貼圖」變全民社交!背後隱藏3創新法則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參考《一本讀懂熊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