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台灣產生更多能出海的創業者與投資人,最關鍵的策略,是讓人才出國留學與進入國際企業,那也是許多台灣前輩在矽谷所經歷過的故事。
這些年,台灣的天使投資風氣漸熱,但沒有足夠多的天使投資人或早期創投進入新創投資市場。相較於熱絡的股市與房市,高資產個人或機構投資人顯然不是沒有錢,而是沒有足夠的好標的。
台灣的科研技術、製造能力或醫療環境的確傲視亞洲甚至全球,新創與創投活躍度也名列前茅,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呢?其實從台灣的高股價產業或企業,以及所帶動的員工收入與周邊經濟成長,答案就是必須做全球生意或者高成長生意的,才能獲得投資人青睞。
回首四十年前,當半導體與電子業都還是新創的年代,一來沒有台灣內需市場值得經營,二來全球經濟隨著如美國的已開發國家持續成長,營收規模化的天花板極高,一旦成為供應鏈的關鍵廠商,自然容易獲得資本市場的關注。而這些有過出場經驗的第一代創業者,也比較容易理解以及投資相同產業的創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