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房價這麼高,反正爸媽死了房子早晚是我的,等繼承就好?專家提醒4件事:躺平要付出哪些代價

房價這麼高,反正爸媽死了房子早晚是我的,等繼承就好?專家提醒4件事:躺平要付出哪些代價

2024-07-09 11:00

房價很高,是不是等著繼承就好?

 

現在大多數的年輕人對於靠自己的能力買一間房子,普遍已不太抱任何希望。

 

甚至當聽聞著「要不吃不喝10幾年才能買房」或「買了房,就要40年都有穩定收入、不能失業,否則房子等著被法拍」等聳動言論,這使得年輕人更覺得他們又何須努力工作賺錢?倒不如躺平、及時行樂當個月光族。

 

日日星巴克,週週吃大餐,月月KTV,季季出國遊,年年換哀鳳。只要等著長輩百年闔眼後繼承老家就好了。

 

但這樣的想法,真的沒問題嗎?

 

一、首先,你要先確定爸媽只有生你一個孩子。

 

如果你們家還有其他兄弟姐妹,那麼他們也會繼承這間房子。當房子屬於多人持有的時候,情況就會變得比較複雜。

 

例如:你想繼續住,但其他弟兄姐妹想賣掉變現金,你有多餘的閒錢去買斷其他兄弟姐妹的持分嗎?不,你沒有錢,因為你平常都享樂用掉了。你是要付少許租金給弟兄姐妹?還是情勒他們讓你免費住?

 

二、就算家裡只有你一個孩子(沒有其他兄弟姐妹跟你分家產),舊家距離你的工作地點及生活圈近嗎?另一半會不會嫌棄房子老舊不願去住(對方想住在重劃區香噴噴的新房子)?

 

三、如果能在不怎麼費力的情況下就取得房產,這當然是件不錯的事。但若「繼承房產」成為了你人生的目標,就還蠻可惜的。

 

畢竟,你已經比其他人(家裡不但沒房產,每月賺的收入還要拿不少回去孝親救濟)還幸運了,照理說你可以有更好的成就與發揮。

 

所謂更好的成就與發揮,並非一定要買房子。而是:努力賺錢、好好理財,降低自己被資本主義社會的剝奪感。而不是躺平、我就廢我就爛、提前宣告自己人生天花板。

 

四、你等著繼承房子,這期間你要花多久時間等待(30年?40年?50年?)?以及在爸媽闔眼前,你要看多少爸媽的臉色,避免他們不留房子給你?

 

我曾分享過,擁有一間自己的房子,最終目的都是在拿回自己居住的掌控權。不用看房東臉色、不用看原生家庭的臉色,可以真真正正有自己的空間。

 

作者簡介_Lin's竹北房產筆記_品揚的竹北房產交流網

這裡,沒有一篇篇繁瑣的房地產廣告行銷。只有最真誠的房仲生活分享。《Lin's竹北房產筆記_品揚的竹北房產交流網》版主。

 

本文獲「Lin's竹北房產筆記」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進入這領域最高難度的是,機械手臂模擬人工做拉花。」他研發咖啡機器人第一年就有技術突破,兩支機械手臂可成功還原咖啡師的拉花動作,沒想到,參展的客戶潑了他冷水:「內建兩支機械手臂,售價太高,賣給誰?」

 

單支機械手臂

只需要單支機械手臂就能全自動「拉花」,是勵德咖啡機器人的一大亮點。(攝影/唐紹航)

 

單支機械手臂完成拉花

支援電子支付、智慧監控等功能

 

經過一次次優化,咖啡機器人功能愈來愈完善。一八年下半年,施正德首創出只要單支機械手臂就能完成拉花,這是連Thermoplan都難以突破良率的技術;隔年,又把工業風外觀重新設計成吧枱時尚風,再陸續附加冷熱飲都有,以及可隨客戶需求,添加糖漿、茶類、粉圓等品項,甚至有電子支付與智能監控等功能,「夾娃娃機還要放一個監視器在那裡看,我直接透過LINE等方式通知,知道原料快用完要補料,機器有問題快派人去。」他補充說,包括銷量管理在內的相關統計分析,POS系統也都有內建。

 

「咖啡機器人裡有很多感測器。」施正德透露,自己是日本自動化大廠基恩斯(Keyence)的客戶,一年採購的感測器金額達數百萬元。例如,設備下方一桶桶的杯子、杯蓋用完了沒、有無送到位,除了程式計算,也要外加感測器來輔助。

 

儘管勵德開發的咖啡機器人十分創新,但初期國內業務卻較難開展。原來該產品一台要價一六○萬元到二○○萬元台幣,台灣客戶嫌貴,推出至今,僅賣進一家南部85℃加盟店等少量客戶;反而有北部上市公司建商、日本機器人大廠安川電機台灣分公司買來放在貴賓室,招待客人使用。

 

商業模式上,勵德除了提供咖啡機器人設備,也有咖啡豆等原料代採購服務,另外也透過合作夥伴、台中ERP大廠聖僑國際,提供設備租賃。

 

「這個價格台灣人覺得貴,韓國可以賣到一.二億韓元(約二八○萬元台幣),現在台灣市場也較不重視。」施正德語氣中略顯無奈,他指出,多數台灣客戶看到售價就打退堂鼓,國外潛在客戶在意的卻是生產速度、投報率,關心一天能賣到幾杯、多久能回本等數字,「如果一天能賣一百杯,一杯六十元,一天六千元,利潤抓五○%,一年近一一○萬元,不到兩年就能回本。」

 

目前勵德正積極與美國、新加坡、韓國、日本、科威特等海外代理商洽談中,希望透過在地售後服務與人才團隊,協助征戰國際市場。

 

只不過,去年來受疫情攪局,海外擴張腳步受阻,「去年準備好了,但因為疫情,很多案子喊停,今年本來要恢復,五月又爆發,沒辦法到海外安裝。」

 

「國內我比較不看好,國外有機會成為明星商品。」不服輸的施正德,還是看好自家咖啡機器人能逐步攻下一個個國際客戶,他也發下豪語:「一個月最少要做五十台!」

 

台灣智能

(攝影/唐紹航)

 

台灣智能

 

 

台灣智能〉催生巡檢機器人「瓩力」  守護全台用電安全

 

耐力最強的台電員工來了!黃色外觀、約半個人高的MIT巡檢機器人「瓩力」,今年三月正式進駐台北萬華二次變電所,開始全年無休定時巡檢。

 

每日,中央控制室至少派工兩次,每次各二十分鐘,瓩力的左、右眼分別為可視光與紅外線熱影像感測模組,耳朵則由前後兩排麥克風組成,透過設定好的行進路線,包括油面計、油溫、空斷開關、電容器、熔絲開關、異物偵測等巡檢任務全都難不倒它,可即時回傳影像,讓台電人員了解現場狀況。

 

「只有機器人能做到,價值就會出現。」巡檢機器人的關鍵推手、台灣智能機器人總經理黃國聰不諱言,過去巡檢都用人力、人眼依靠經驗為主,但隨人員逐漸老邁、短少,巡查間隔愈來愈久,有無依照SOP落實檢查難查證,「利用可見光攝影機,結合AI儀表辨識,或熱成像偵知設備溫度是否異常,用陣列麥克風蒐集設備異音,都能察覺過去仰賴人力經驗不及的檢查方式。」

 

「台灣智能最強的是技術創新與整合。」陳文貞觀察,台灣智能團隊不只有機械背景,還有資通訊等跨領域核心技術,且思惟不只是做產品銷售,還會協助客戶改善、強化服務,「主力包括巡檢、物流與醫療,應用範圍很廣,也是營運上的一大特色。」

 

其實,台灣智能前身是仁寶集團的華寶通訊,當時黃國聰負責機器人自動化,一四年底正式以B2B模式,替利基產業客製開發專業服務型機器人,大股東包括仁寶集團、新光保全等。

 

台灣智能當初客製開發的第一個服務型機器人,是銷往澳門、美國的發牌荷官機器人,足足花了四十二個月才取得認證。他很快就意識到,服務型機器人發展初期數量不夠撐起規模經濟,也因此選擇更有商機的利基領域切入。

 

黃國聰直言,「唯有從客戶別選擇來找,誰出得起錢?」他發現,電力、半導體、石化、面板等產業都夠大,重要且高價值設備都要定期巡檢維護,尤其是電流可能外洩的危險環境,最適合機器人切入,於是公司成立第二年便開始規畫,剛好在高齡、少子化下,加上台電每年約有上千人退休,「要讓變電所無人化,毫無懸念地,一定要發展機器人與自動化。」於是雙方一拍即合。

 

問題來了,哪怕鎖定應用場域,專業服務型機器人最困難的是規格,「老師發的畫紙已畫好框線,大家都會塗顏色,這就是台灣ODM產業在做的事。」黃國聰形容,開發服務型機器人就像給你一張白紙,要你創作,「你叫我自己畫,沒人告訴我怎麼畫,我不會,這就是台灣大部分公司碰到的問題。」

 

過去,他在仁寶集團負責新技術、新事業,從零開始,於是從無到有展出客戶可負擔的價格與可接受的時間等完整解決方案的巡檢機器人。

 

黃國聰更強調,規格之外,難度還在於專業領域的知識(Domain Know-how),以及相關技術的整合。」舉例來說,要讓機器人聽異音,但各產業機器異音都不同,甚至連電力事業三十年經驗的老手聽到設備異音的機會都不多,如何建立數據樣本,協助機器人智慧判斷是一大難點。

 

目標朝變電所「無人化」

未來有望結合5G及智慧物聯網

 

不只如此,服務型機器人的技術涉及軟硬體、韌體、光電、人工智慧等領域,「整合不像樂高積木堆起來就可以使用,每個東西彼此會影響,過多的訊息會亂掉,必須做到感測融合等。」他解釋,也因此,團隊花了一年半時間調查產業需求、一年半時間開發、一年時間場域測試,才有現階段巡檢機器人的成果。

 

他透露,目前台灣智能已推出防水、避震性更好的第二代巡檢機器人,還有針對台電一次變電所或超高壓變電所,包括電抗室、接續匣等巡查內容更多元的巡檢機器人,「未來台電也希望利用機器人結合5G及AIoT(智慧物聯網)技術,目標讓全台的變電所朝向無人化。」

 

目前除了紡織廠、石化廠與台鐵長隧道勘查在內,不少客戶都主動接觸台灣智能,甚至包括印度、巴基斯坦、智利、巴西、孟加拉、印尼、新加坡等國家都對巡檢機器人有興趣,由於台電有協助其他國家蓋電廠的系統輸出方案,預期雙方將有更進一步合作,共同進攻海外市場也是可能的選項。

 

對於服務型機器人要更加速發展,黃國聰提醒,政府要比照日本修改相關法規,如把過去人眼檢查新增進入機器視覺檢查,讓機器人出具相關檢測報告也能符合規範,才能帶動未來機器人應用更普及。

延伸閱讀
沒立遺囑下場悽慘!大老闆腦中風從每月30萬總統病房,被子女移到健保房:現在多花100萬,未來就少繼承100萬
沒立遺囑下場悽慘!大老闆腦中風從每月30萬總統病房,被子女移到健保房:現在多花100萬,未來就少繼承100萬

2024-07-08

爸爸死後留2.7億元土地,兄弟說好拋棄繼承給下一代...遺產竟縮水剩1/7?律師提醒「孫子代位繼承」4觀念
爸爸死後留2.7億元土地,兄弟說好拋棄繼承給下一代...遺產竟縮水剩1/7?律師提醒「孫子代位繼承」4觀念

2024-07-03

繼承5千萬遺產,聽理專介紹買南非幣慘賠出場!大學教師退休後才學買股票、67歲攢9千萬告白
繼承5千萬遺產,聽理專介紹買南非幣慘賠出場!大學教師退休後才學買股票、67歲攢9千萬告白

2024-07-03

富婆婆擁5棟房、3千萬現金,不滿準媳婦要當頂客族還欠卡債...財產如何不讓媳婦分?律師教「贈與繼承5招」
富婆婆擁5棟房、3千萬現金,不滿準媳婦要當頂客族還欠卡債...財產如何不讓媳婦分?律師教「贈與繼承5招」

2024-07-01

70歲老董臨終分遺產「5億股權給大兒子、3億房產小兒子繼承」...為何遺言錄影了,兄弟仍爭產互告?無效關鍵曝光
70歲老董臨終分遺產「5億股權給大兒子、3億房產小兒子繼承」...為何遺言錄影了,兄弟仍爭產互告?無效關鍵曝光

2024-06-23

手足不婚無子,過世後遺產怎麼分?親姐被課120萬房地合一稅嚇壞...專家揭當年繼承父母房產時不該均分
手足不婚無子,過世後遺產怎麼分?親姐被課120萬房地合一稅嚇壞...專家揭當年繼承父母房產時不該均分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