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三日花蓮大地震後,慈濟提供安置隔屏、保障疏散災民隱私,驚豔日本網友。
發明隔屏的蔡昇倫接受本刊專訪,分享設計背後的巧思,以及他投身賑災二十多年的暖心故事。
「遇到這麼大的變故,災民有時候很想放聲大哭……。」頂著光頭、談吐斯文誠懇的蔡昇倫,談起二十多年來參與慈濟基金會國內外救災工作的觀察,語氣中有深沉的感慨,「現實是,他們常常連一個放鬆流淚的地方都沒有。」
四月三日,台灣遭遇了一場芮氏規模七.二、自九二一以來最嚴重的地震,至今十三人死亡、逾千人受傷。位於震央的花蓮縣,一座座高樓塌陷傾斜、搖搖欲墜,許多居民失去家園,被迫疏散至學校禮堂和體育館安置。
而在地震發生兩天後,一幅花蓮安置中心裡的景象,突然在日本媒體瘋傳,網路關鍵字「台灣避難所」,更登上日本熱搜冠軍。
原來,當日本記者走進體育館時,驚訝發現空曠的疏散空間裡,整齊搭滿了藍灰色相間、形似帳篷的正方形隔間,每個隔間,附有兩組床架和桌椅,安頓一戶戶流離失所的災民。日本網友直呼感動,沒想到台灣在提供緊急安置服務同時,還能顧及災民的隱私與尊嚴。
這項讓日本人讚嘆的發明,是由慈濟基金會量產提供的「淨斯福慧環保隔屏」(下稱福慧隔屏)。設計出隔屏、提供災民人道安置服務的靈魂人物,正是建築師出身、三十歲時成為慈濟「清修士」的蔡昇倫。
- 清修士:慈濟靜思法脈下的特有制度,清修士恪守僧侶精神與規矩,但不需出家,因此方便走入社區接觸人群。
建築師出身 發明獲紅點大獎
今年四十七歲的他,是「淨斯科技」的總監。這間由慈濟基金會成立的公司,專門設計生產百分之百由廢棄物回收再製、用於賑災救濟的家具器物。除了這次眾所矚目的福慧隔屏,過去蔡昇倫主責研發的福慧床、福慧桌椅等,都已廣泛運用在國內外的救災行動。當中,福慧床更在二○一四年獲得國際四大設計競賽之一「紅點設計大獎」最高品質獎。
一項項受到肯定的發明巧思,來自慈濟多年來深度投入國際賑災,對災民處境的細膩觀察與共感。
這次驚豔日本的福慧隔屏,設計起點就源於一八年災情慘重的「○二○六大地震」。蔡昇倫回憶,當年他在證嚴法師的指示下,到花蓮縣立體育館勘查災民收容狀況,訪問中他點開當時親手拍攝的照片,畫面中一張張福慧床散落在運動場上,堆滿物資與毛毯,被疏散安置的災民們,坐困孤島般縮在床上。
「你可以看到,那個環境非常混亂……。」蔡昇倫記得,當下證嚴法師得知現場狀況,很快就拋出想法,「能不能提供災民多一點隱私?」於是他接下任務,經過團隊密集討論和改良,一年後催生出有效改善安置環境品質的福慧隔屏,在這次地震首度被大規模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