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高達70%的人即便客觀看來高成就,卻都曾經恐懼被他人高估,擔心自己「德不配位」,在心理學中稱呼此狀態為「冒牌者症候群」,嚴重者可能影響人際關係、職場表現、個人生活…該如何突破、克服?
「妳好,我是Jill。」錄音當天張瀞仁打扮得俐落,卻絲毫沒有女強人的強勢感,親切的像是鄰家女孩。但她成就耀眼得讓人無法忽視:26歲進入運動經濟領域,曾在美國州政府任職,有十多年跨領域經驗,美國同事稱呼其為『台灣來的怪物』,第一本暢銷書被翻譯為7國語言,被日本認為是史上最暢銷的台灣作家。
「其實出書真的是靠很多人的幫忙…」堪稱是人生勝利組的Jill一概將榮耀歸功給團隊、運氣,似乎唯有躲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歸因背後,才能讓她感到自在。這是典型「冒牌者症候群」,即便擁有亮眼成就,冒牌者症候群的「患者」,卻仍頻繁在心底擔憂自己不夠好,害怕有一天被別人識破,害怕自己配不上成功。
不只張瀞仁,包括家戶喻曉的艾瑪‧華森(Emma Watson)、娜塔莉波曼(Natalie Prtman)、前總統夫人蜜雪兒‧歐巴馬(Michelle Obama)等人都曾坦言自己有冒牌者症候群(底下簡稱冒牌者)。「我有一種愛國者防禦系統,美國人很會讚美別人,但我都覺得他們只是客氣、客套。」張瀞仁幽默說。
她的跨國工作經驗,讓她接觸到與台灣截然不同的文化,張瀞仁觀察,美國人相對更擅於擁抱失敗、讚美他人,但當成就無法內化時,冒牌者就無法打從心底肯定自己,甚至認為正因保持如履薄冰的心情,不斷吃苦才能一步步打造巨大成就。
張瀞仁指出,冒牌者有五大類,分別為:
一、完美主義者型:要求自己要達到高標準,該標準常常都相當高,「可能100分起跳!」她笑著說。
二、超人型:超人型的冒牌者,會要求自己必須好好扮演人生各種角色,尤其職場婦女可能會落入此景況,把自己逼近高壓。
三、天才型:天才型冒牌者在意「有沒有辦法一次把事情做好」,無法接受不斷嘗試,若發現必須努力,在他們的定義中就算失敗。
四、獨行俠型:期待只能靠自己做好所有事情,如果引進外部資源、尋求幫助就不算成功。
五、專家型:在個人專業領域中,期許自己是萬事通,如果有人問到自己無法回答的問題,就認為自己不夠好。
從職場來看,若員工深陷冒牌者症候群,過度要求自己完美、害怕失敗,容易讓人感覺態度消極、拖延、畏畏縮縮等,因此張瀞仁認為要突破冒牌者心魔,就必須改變設定目標的方法,除了使用數字量化的「一翻兩瞪眼」目標,同時增加「質化」評估一個人是否有所長進。
例如,經營Youtube頻道要增加1萬名會員,還可增加評量該員工拍片能力、與人溝通能力、企劃能力等,讓目標達成與否不再只是非黑即白,降低冒牌者症候群發作頻率與強度。
更多訪談Jill的精彩內容歡迎收聽Podcast《Today來讀冊》>>https://reurl.cc/mrmVd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