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大學前校長張清風,是研究魚類、珊瑚性別轉變的國際權威,更是台灣海洋教育的重要推手。小時候幾乎沒看過海,夢想是長大賺錢「蓋圖書館」的他,為何會與海洋結下不解之緣?
「歹勢,今天沒穿西裝!」採訪這日,基隆天氣陰沉,老教授穿著白襯衫、西裝褲,腳上踩著一雙運動鞋,再套上一件灰色防潑水風衣。少了西裝的正式拘謹,眼前的學者顯得活潑有衝勁,彷彿隨時都準備好要往風雨裡走。
今年七十一歲的張清風,是台灣海洋大學終身特聘教授、前任校長,走過人生大半的他,確實是一個勇於在風雨裡闖蕩的人。
研究科普有成 獲海洋貢獻獎
近四十年來,他研究的是神祕晦澀、鮮少有人鑽研的魚類性轉變機制,論文大量發表於國際期刊,已是世界海洋生物學大家。他的研究成果也對台灣水產養殖業貢獻良多——台灣重要水產如黑鯛、石斑,會在三歲到七歲時「變性」,開始具備生殖能力;張清風掌握這些魚類生理機制,讓養殖魚的性轉變提早發生,大大提升業者進行魚類繁殖的效率。
二○一二到二○年間,張清風接任海洋大學校長,推動許多革命性建設,除了增設海大馬祖、桃園觀音校區,更設立「台灣海洋教育中心」,在國、高中課本中納入海洋相關素材,致力推動國內海洋教育的普及。
一三年,張清風開辦由台灣海洋大學主辦的年度全國性獎項「海洋貢獻獎」,表揚台灣海洋、海運、水產等產業發展有重要貢獻的人士,如長榮海運創辦人張榮發、中央研究院院士廖一久、劉立方等,橫跨產業界與學術界,十年來逐漸堆疊出這獎項的高度與厚度。
今年,這個榮譽頒給了張清風。海洋貢獻獎召集委員、中研院院士曾志朗向本刊表示,張清風在台灣推廣海洋文化,不論其視野或行動都值得肯定。「台灣是四面環海的孤島,過去卻對海洋所知不多,海洋資源未受到重視。」曾志朗說,「張教授擔任校長期間,讓海洋的重要性被更多人看見,是很重要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