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貿易戰到晶片戰,美中對峙已揭示「得半導體得天下」的國家發展戰略;從全球化到去全球化,也預示「新亞洲供應鏈」將取代中國世界工廠的位置。
身處在地緣政治角力、區域經濟興起的最前緣,臺灣科技業要如何運用自己的不對稱關鍵優勢,在合縱連橫的國際新局中,找到最有利的生機與商機?
輝達總裁黃仁勳帶動了AI 晶片的新浪潮,被他點名、參訪的公司都成了人工智慧概念股。為深入了解如今市值高達1.1 兆美元的輝達,我趁著擔任矽谷臺美科技協會20 週年慶的講師之便,在2023 年10 月再度到輝達參訪。
我們發現已經不能再以單純的IC 設計公司來理解今天的輝達。從硬體架構來看,輝達產品線已從傳統繪圖晶片,進化到中央微處理器、單晶片的系列解決方案,並且對應到不同的應用商機。這些關係到AI 應用與元宇宙的解決方案,也是臺灣半導體業跨入下一個世代的生機與商機,但這並不代表臺灣科技業不存在實際上的盲點與挑戰。
臺灣科技業的盲點與罩門
臺灣科技業之所以有一席之地,一言以蔽之就是「上駟對下駟」。在萬般皆下品的臺灣社會裡,唸頂大理工科系的學霸,在成為社會菁英的期望下往科技大廠流動。於是,臺灣最好的人才大量流入科技製造業服務。
反觀在美國,一流人才最大的可能性是創業,參與新興科技發展,從較早的半導體、個人電腦、手機、網路,甚至近年來被大家吹捧的電動車、人工智慧、低軌道衛星、第三類半導體,都是由創業者引領風騷。
在戰略上,臺灣科技業就是上駟對下駟——集中有限的資源,在局部市場上取得壓倒性的勝利。
以半導體業來說,或許我們在良率、速度上都是一等一,但最好的人才願意到科技製造業服務,甚至以代工為傲,反而造成臺灣科技業缺乏商業和管理人才。
科技業之所以成為臺灣人才的就業首選,和臺灣有將近1,000 家的上市櫃科技公司密切相關。
2022 年臺灣949 家科技業上市櫃公司, 一共創造了9,530 億美元的總營收,換算下來等於平均一家公司年營收超過10 億美元。如果不計產業, 臺灣所有上市櫃公司共1,788 家,一共創造了約1.4 兆美元的總營收,換算下來平均一家公司年營收只剩下7.8 億美元。
由此可知,臺灣上市櫃公司營收大多是由科技業所創造的,其中又以半導體業的1,750 億美元營收最受矚目。
以台積電為例,2022 年營收759 億美元,稅後淨利超過340 億美元,如此的高獲利的確是個了不起的成就,不僅是台積電的獲利好,聯發科、聯電也有1,000 億元新臺幣以上的稅後淨利。
相較於同時期矽谷大量裁員,三星獲利暴跌,臺灣半導體業「內外皆美」,護國群山當之無愧。
但臺灣科技業並不能說由半導體領軍,因為目前營收規模最大的仍是電腦周邊與ICT 製造業,一年創造5,030 億美元營收,是半導體產業的3 倍之多。
過去以筆電、手機需求為主,EMS 製造廠是在低毛利的架構下快速周轉,就算只有「毛三到四」,還是能創造足夠的營收與獲利。但未來的產業發展逐漸走向多元產品、應用驅動,低毛利的營運模式仍然可行嗎?
以電動車為例,當消費者不再以車子的性能、速度作為購買指南時,品牌商該如何定義智慧座艙的價值?在軟硬體整合的過程中,EMS廠商又要如何掌握接合處的痛點呢?在臺灣科技業缺乏經營品牌意識和服務業專長的情況下,對於未來產品的想像力也受到很大的侷限。
缺乏商業和管理人才,以及對未來產品和市場的想像,不僅是臺灣科技業不得不面對的罩門,也是臺灣整體的產業發展要邁向下一個新時代必須要突破的瓶頸。
作者簡介
黃欽勇
DIGITIMES創辦人,科技產業分析資歷近40年,一路見證全球半導體產業從個人電腦、行動通信到物聯網的時代變革。
曾任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MIC)主任,並受邀擔任經濟部、臺北市政府、宜蘭縣政府等政策顧問,以及大聯大、桃園機場、航發會、外貿協會等機構董事,現為華航、全科董事,玉山科技協會理事、臺灣大學兼任教授、逢甲大學特約講座教授。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決勝矽紀元:新亞洲供應鏈崛起,半導體八強國際新賽局與臺灣的不對稱關鍵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