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entertainment dollar

entertainment dollar

2024-01-03 10:26

職業運動不只是一個賺錢的生意,對我來說,這也包含了必須不負球迷託付的一種「責任」。

只要站在體育館裡,聽見籃球捶擊地板的迴響,球鞋與球場摩擦的尖銳音,裁判吹哨的高亮響聲,球迷齊聲吶喊的「defence」,你就可以明確感受到,籃球這個運動的魅力。

 

加入P. LEAGUE+之後,我開始進入各個球隊的主場看比賽,看球場內,看球場外,可以看見很多東西。的確,從全球的經驗來看,台灣人口少、市場小,發展運動聯盟,有先天的局限;但在這樣的前提下,我看見了不同的東西,來到球場的球迷,可以看見,他們是真正地愛籃球

 

從過去的瓊斯盃開始,台灣培養出一批喜愛籃球的球迷,一路傳承下來,一直有年輕人加入,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因為這代表台灣的職業籃球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繼續成長。

 

運動產業的發展潛力是不容忽視的,以美國來說,領先全球,球迷來自世界各地,已經擁有職業運動聯盟四巨頭(美式足球聯盟NFL、職業棒球聯盟MLB、最高水準籃球殿堂NBA,以及國家冰球聯盟NHL),這樣的市場胃納,還有其他職業運動發展的空間嗎?

 

事實上,有的。美國現在發展最快的是女子籃球、女子足球、海灘排球等等,因為如果你follow他們的比賽,你會發現他們都有明顯的進步,讓比賽愈來愈好看,你看到一些指標性球員,他們球技的大幅進步,你會發現他們的動作與技巧基本上已經和男子聯盟並無二致了,這也帶動了他們的觀眾群,球迷數量愈來愈多。

 

美國百年體育傳統,現在的運動市場已經進入一個區隔細分的狀態,所以即使已經有了四大職業運動聯盟,已經是一個這麼成熟的運動市場,仍然不影響新的運動聯盟萌芽發展,可見運動市場的潛力很大。

 

好的生產線  才能持續產出好產品

 

運動市場有一個術語叫做「entertainment dollar」,球迷一旦喜歡上某個運動,有很大的比率就會長期支持這個運動,比如說小時候打過籃球,就很容易成為NBA的球迷,擁護自己心愛的球隊與球員。而他不管是去看比賽、買球衣、球帽、球星卡等周邊商品,甚至包括在電視前觀賞比賽(可以帶來收視率),都會讓職業聯盟收到他的「entertainment dollar」。這當然是職業運動獲利的商業模式,但對我來說,這也包含了必須不負球迷託付的一種責任。

 

把比賽用最好的方式呈現在觀眾面前,這就是職業聯盟的責任。如果把每一場比賽視為產品,只要產品好,就可以讓這個職業聯盟愈來愈穩定,持續為球迷帶來熱情與精采的球場經驗。

 

有企業治理經驗的人都知道,好的生產線才能持續產出好產品,企業的體質要好,產品才會好。也因為職業運動聯盟不只是一個賺錢的生意,也包含了對球迷的責任、對國家籃球發展的責任、對社會的責任,因此P. LEAGUE+必須改變、必須進步,朝著國際運動聯盟水準向前邁進。

 

P. LEAGUE+是一個協會,本身不是一個獲利的單位,其擔任的是一個聯盟管理者的角色,協助每個球隊能夠正常運營,對球員有好的規畫與訓練制度,並且期待投入球隊經營的企業能夠獲得讓他們滿意的回報。因為職業運動不僅是運動,也是產業,產業是按照商業邏輯在進行的,如果支持球隊的企業都能有豐厚回報,那麼就會有更多企業決定加入,更多的球隊,會讓比賽更精采,吸引更多的球迷,把規模變大,這是真正能夠振興籃球運動,提升台灣籃球水準的方法。

 

上期專欄(一四○九期)提到了呼吸就是「吐故」與「納新」,就是要去掉不好的,把好的接納進來。P. LEAGUE+是個小孩,三年來從無到有,花了很多精神創業、開發、把這個品牌推出來,也得到了球迷的認同。三年後的今天,制度開始變得重要,後台要有一個穩定的制度在運作,前台才能端出一場場精采的比賽。P. LEAGUE+要建立制度,不只是為自己,也為了已經加入聯盟,與我們互動的球團與企業,把這個制度建立起來,我們就可以據此與每個球隊,以及支持球隊的企業建立共識。

 

球員就是最大資產  要幫他們創造第二人生

 

舉例來說,球隊最大的資產就是球員,教練有沒有好的紀律,讓他們維持生活的單純,把重心放在體能與技巧的磨練上,讓他們成為球場的明日之星?每個球員體能巔峰的黃金年齡都是有效期的,球團有沒有好的規畫,幫助他們規畫「life after athlete」,提供必要的教育訓練,讓球員們轉換職場後,仍然能夠擁有一個穩定的收入,創造第二人生?

 

我們都知道,只要做得好,運動產業的投資是很賺錢的,但是我們要與球團企業溝通,要以一個長期投資的心態來做這件事,要有一個背負台灣籃球發展的責任感來做這件事,因為這不只是一個得到「entertainment dollar」的途徑,我們真正在做的事,是讓台灣籃球能夠更強壯、更堅定地發展下去。

 

(本專欄隔周刊出)

延伸閱讀
球場去來
球場去來

2023-12-20

培養看不見卻重要的能力
培養看不見卻重要的能力

2023-12-06

凝聚力與成就感
凝聚力與成就感

2023-11-22

見山
見山

2023-11-08

Best one year
Best one year

2023-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