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朋友在聊天群組問大家:「你們會把那些已經無話可說的人刪除好友嗎?」群組一下子就熱鬧討論起來,有的人說會刪除,理由是雙方的生活不再有交集;有的人說會選擇保留,因為可以當作一段美好的記憶。接著,朋友說:「我有好幾個每天都有話可聊的朋友。」言外之意就是,那些跟他無話可說的人,留在好友列表裡也沒什麼必要,只須留著那些來往頻率高的人就好了。
看到大家討論激烈,我也開始參與討論:「很少有人能夠長期跟某個人有話可聊。聊得來和投緣,都是建立在已經有交集的基礎之上。你們會因為共同的喜好、興趣甚至影視或廣播節目,而有了一直聊下去的欲望。不過,這種無話不談的狀態只是暫時的,隨著時間推移,你們可能會漸漸生疏。就像曾經和你無話不談的同學、相談甚歡的同事、形影不離的朋友等,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就沒有再聯絡了。」
我問這位提出問題的朋友說:「未來某天,如果你和現在有話可聊的人也開始無話可說,你和對方會在各自的好友列表裡互相刪除嗎?刪除之後,如果因為某些事情,你們要重新建立交集,是不是又要把對方加回來?」
和朋友一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他們畢業或離職後,都喜歡刪掉同學或同事,結果後續出於某些原因要繼續來往,導致雙方都覺得很尷尬。
這種想法源自於於網路上一個討論很熱烈的概念—斷捨離。很多的文藝青年將它奉為圭臬,當作自己生活的指導方針,試圖將不必要、不適合以及過時的人或物通通「斷絕、捨棄、分離」,好讓過度擁擠的生活變得簡單清爽。定期清理不必要的人生負擔,確實值得提倡,但我們應該認知到,良好的生活方式需要符合自身並且行之有度,而不能生硬地套用某種概念。
「斷捨離」的本意是,不讓自己承受不必要的負擔,從而整理出空間與時間,讓自己能更有效率地生活。然而,有的人卻拘泥於形式上的「斷捨離」,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強迫自己丟棄一些物品或刪掉通訊錄裡的一些人。這樣一來,原本可以帶來舒適感的好辦法不僅達不到預期效果,還加重了他們的心理負擔。
延伸閱讀:
一家4口+一隻柴犬,她家卻乾淨的像樣品屋!年前掃除斷捨離:沒有什麼物品,比空間更珍貴
後來,那個群組的朋友私下對我說,他定期清理好友列表,是想讓生活變得簡單,不用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可是,他得到的簡單並沒有讓他感到快樂,反而讓他感到空虛與落寞。遇到煩惱的事,不知道該找誰傾訴;想出去玩,也不知道該找誰同行。他這種定期清理好友的行為,導致他無法跟別人擁有長期的友誼。
我認為,要想正確執行「斷捨離」,就要清楚明白那些所謂的負擔,對日後的生活有沒有幫助。暫時的負重前行不一定是壞事,暫時用不上的物品不代表以後用不上,暫時斷開的關係以後可能會重新聯絡。過早地做減法,當以後再需要時,又要花費更多的力氣去重新獲得與連結。而有些人或物,失去了就再也不可能擁有。
那些完全無用的物品和人際關係,我們才能去做刪減。如果我們在精神與物質兩方面都不富有,房子與腦子裡都是空無一物,就沒有必要去「斷捨離」。否則,我們一邊填補空洞,一邊丟棄,就像在撿小丟大,不僅沒有得到剛剛好的舒適生活,反而會因此痛苦不堪。
為什麼如此大費周章的「斷捨離」,最後卻帶來了不太美好的體驗呢?因為「斷捨離」這道人生減法不僅要做的對,而且不能當成絕對,更不能把它當成唯一的生活指導。充實且幸福的人生要靠加減法並行,只加不減,負擔累累;只減不加,空虛落寞。
我們要時時提醒自己,生活是無秩序的,當下覺得舒服的人和事,可能以後會讓我們不舒服。反之,當下覺得不舒服的人和事,可能以後會給我們帶來驚喜。
那些正在我們生命中出現的人,無論他們是不是過客,願意多待一下的人,我們就多聊一下;準備離開的人,我們就揮手告別,讓一切順其自然。是斷、是捨、是離,抑或緊緊抓住,早晚都會有答案,千萬不要自作聰明,多此一舉。
作者簡介_喬詩偉
青年作家,愛講道理,自詡「唐僧先生」。相較於尼采崇尚的太陽,更想做個孤獨又燦爛的人,只擁有螢火之光。已出版《我們好像在哪見過》《抱歉,這麼晚才找到你》。
本文摘自方言文化出版《勇敢斷捨離,不再為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