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大越好、越多就越好的觀念,充斥在我們的文化裡,多數人以為所有的創業家都希望投資每一個商機,盡可能讓公司快速成長,創造下一個微軟或花旗。這種常見的假設,成了創業家另一個成長的壓力,特別是當我們考慮到地位與名望時。某些創業家更容易被成長之神的甜言蜜語所誘惑。傑.戈茲欣然承認,他就是其中之一。現在他稱自己是「起死回生的創業狂」。
他認為自己對創業的狂熱,可追溯到童年時代。戈茲坐在位於芝加哥北克里伯恩大道上的辦公室裡,隔壁就是他的藝廊,樓下是裱框店。
他想起很小的時候受到一位朋友的父親啟發,這位父親也是一位創業家,同樣從事裱框服務。「我看著他創業、失敗、東山再起、又再次失敗,」他說。「他不斷在成功與失敗之間來回擺盪,但是我從他身上看到了創業的刺激感。」
戈茲的祖父、父親、和伯父在住家附近開了一家廉價商店,不過戈茲認為這家店沒有未來。所以,大三時他開始選修會計,並考慮自行創業,當時他心中想到的是裱框服務,而非廉價商店。
他並沒有得到太多的支持。當他告訴母親想要創業時,他母親只是嘆了一口氣。朋友對他說,「我相信你會做得更好。」他的大學導師說:「除非你唸完研究所,否則你不可能成功。」只有他姊夫鼓勵他:「如果現在不做,以後就沒機會了。」
儘管得到這麼多負面回應,戈茲仍勇往直前,在1978年成立了藝術家裱框服務公司,當時他年僅22歲,結果公司的業務一飛沖天。沒多久《富比士》雜誌注意到他,並在一篇討論熱門創業家的文章中,稱他為「創業神童」。
接下來14年的時間,他成了新興創業大亨,用最快的速度擴張藝術家裱框服務的業務,並另外成立了6家新事業。他不斷求進步,他會閱讀關於麥可.戴爾(Michael Dell)或是佛列德.史密斯(Fred Smith)等創業家的報導,持續鞭策自己。
他開始研究連鎖加盟的可能性。他也想到所謂的平行購併(譯註:購併相同產業內有類似業務的小公司,達到經濟規模)。他甚至考慮要公開上市。雖然後來並沒有採取任何一項策略,但是他非常享受成為行動的一部分的感覺。「我有著強烈的驅動力,一心一意、專注、獨立,而且固執,這是創業家應該具備的良好特質,」他說。「但是有誰願意嫁給這樣的人?」
也許沒有人願意,但是你不能否認他今天的成就。當他40歲時,已經成為裱框業的大師,而且藝術家裱框服務已被業界公認最高標準。後來成立的家庭與園藝商店以及藝廊同樣生意興隆,他成了人人爭相邀請的演說家與老師,也開始撰寫提供讀者創業建議的書籍。
在公司所在的芝加哥,人們將戈茲視為促使當地景氣復甦的幕後功臣。不過最重要的,他與妻子至今已結婚16年,擁有3個健康的孩子。「一切都要歸功於她,」他說。「感謝她忍受這一切。」
每一個創業家,都要練習消除自己的心魔
他也沒想到,自己會有如此的成就。「成功的創業家必須消除自己的心魔,」回想當時的心境時他說。「對我來說,所謂的心魔就是做越多越好。我一直擔心,是不是錯失一次好機會?是不是沒有把握賺錢的良機?你要如何去除這些想法?要如何避免讓成功臭蟲成了成功疾病?當媒體封你為創業神童之後,要消除心魔就變得更困難。我20歲出頭時,就上了《富比士》雜誌的報導。但到了40歲時,早已不復當年的知名度。當我聽到某個人的身價高達400億美元時,心裡在想,他是如何辦到的?他到底比我聰明多少?」
面對任何的上癮,戈茲總是得經歷重大打擊之後,才能下定決心改變。
事情發生在1996年的春天,他買下克里伯恩大道上的一棟大樓,準備開一家家庭與園藝精品店,希望擴張家庭商店規模,原本的店面是用租的,就位在下個街區。
問題是這棟大樓需要大幅翻修,而且必須在四個月內完成,原因是他不希望錯過春季的銷售旺季。翻修還沒完成,他的現金就已用罄。「我用完了信用額度,」他說。「我什麼都沒有。壓力大到難以想像,晚上睡不著。應付帳款越拖越長,還得緊盯庫存。就在這個時候,我母親得了癌症,我的小孩在學校出了問題。真的是糟透了。」
「不過這個時候正是改變的開始,」他繼續說道。「要能從創業上癮症復原,你得親身體悟3件事情。第一,你要感受到痛苦,你必須親身經歷過那種擔心失去自己的房子而睡不著覺的真實經驗。當時我41歲,用光所有的現金,身處在一個我不熟悉的產業。我年輕時為了加快公司的成長,也曾感受到壓力,但這種壓力是無法避免的,隨著公司版圖的擴大,這個壓力一直存在。但40歲時所面對的壓力是自找的,因為我買了這棟大樓,而且決定進入一個我完全不了解的產業,所以必須承受這個壓力。我是不是瘋了?」
「以上的體悟又引發了第二個體悟:白手起家、建立大型企業的創業家,和你我不一樣。他們不只有腦袋而已,還有膽識,他們擁有你我所沒有的膽識。這讓我有了第三個體悟:事情會好轉的。我心裡想,我可以快樂,我不需要把自己搞瘋,就可以過著美好的生活,擁有一家好公司,賺到足夠的錢。於是你開始注意到,周遭那些不快樂的有錢人,有著不快樂的家庭。有人問唐納.川普(Donald Trump)他是不是一位好父親時,他的答案是:『我是一位好的供養者。』」說這種話,真是讓我無言。
「無論如何,我康復了。這些年,我不斷催促自己一直往前。突然之間我明白,我得停下腳步。我開始思考,當你賺到了錢,要如何運用?這就是我的啟發。」
促使戈茲改變的,還有另一個重要因素。就像許多創業家認為公司必須成長一樣,戈茲也罹患了某種「殘疾」,那就是看不見自己的成就。他總認為自己不夠好,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他和世上最有名的創業家比較,思考他們擁有哪些他所缺乏的。他太過注意自己的缺點,反而看不見自己為社區所做的貢獻、對周遭人們生活所帶來的正面影響,也沒有給予自己的成就應有的肯定。當然,假使他沒有攀上成功的頂峰,而這個成功是依據公司規模或個人財富來衡量的,那麼這一切就變得不重要了。
最後,是他公司的員工讓他開悟,這名員工是一位年長的非裔美國女性,名叫麗莉.布克(Lily Booker)。她與另一位名叫薇莉.哈德威克(Willie Hardwick)的員工同樣在藝術家裱框服務公司工作8年,將要退休。在退休派對上,麗莉起身說了幾句話。她提到了當初如何進入藝術家裱框服務公司,她原本在另一家從事客製化裱框服務的公司工作了10年,後來公司選擇關門,遷至德州。「當時我已經50歲,」她轉身對戈茲說。「當你決定錄用我,我從未想過還可以得到另一份工作,我要謝謝你給我這個機會。」
也許時機對了。當年戈茲正好40歲,開始感受到死亡的接近。無論如何,布克的一席話刺激了他。「當你努力讓公司成長,你心裡只想到你傷害了哪些人,」他說。「自此之後,我不再想著過去的失敗:那些被我解雇的經理,不斷出問題、惹麻煩、等著我去解救的可憐孩子,因偷竊被抓的老員工……聽到麗莉的話,我突然明瞭,這些不全是失敗。我環顧四周,有這麼多人喜歡自己的工作。」
他想起曾聽過的一則故事,一位女孩準備將海星丟回大海。「一位老人走過來對她說:『別自找麻煩,還有成千上萬的海星,你不可能拯救所有的海星。你現在做任何事情都不會改變現狀。』她看著手中的海星,然後說:『但是對這隻海星來說,我這麼做可以改變牠的命運。』她將海星丟入大海。」麗莉就是我的海星之一。
之後,他開始注意到公司內其他的海星。有一位裱框師不斷尋找任何可以超時工作的機會,後來才知道,那是因為他必須將錢寄到在西藏的家人。另外還有一位名叫雷盧安的員工,他曾是越南海軍上校,西貢淪陷後遭到逮捕,在不同營區被關了8年,最後於1983年獲得釋放。一年後,他帶領一百人乘坐動力船花三天的時間,從越南來到馬來西亞,途中還遭到泰國海盜的攻擊。之後輾轉到了菲律賓,學會說英文,最後來到芝加哥,藝術家錶框服務公司透過一家專門仲介越南與柬埔寨難民的人力派遣公司雇用了他。「他是最優秀的嵌入工匠,」戈茲說。「也是我的海星之一。」
很難想像,一家小巨人企業的領導人,竟然在這之前無法辨認出他或她的海星。確實,你可以說小巨人的魔咒部分來自於主動察覺,企業有潛力可以為所有它接觸的人們帶來正面的影響。書中所提到的企業都有這樣的察覺,因此他們才得以與員工、顧客、供應商,以及社區建立親密的關係。這種親密關係不僅是最好的回報,更是創造魔咒的重要元素之一。
作者簡介_鮑‧柏林罕(Bo Burlingham)
美國《企業》(Inc.)雜誌的總編輯。同時也為《風尚》(Esquire)、《哈潑》(Harper’s)、《瓊斯媽嗎》(Mother Jones),以及《波士頓環球報》(The Boston Globe)等刊物撰寫文章。長期與諾姆‧布羅斯基(Norm Brodsky)共寫專欄,並合著暢銷書《師父:那些我在課堂外學會的本事》。
本文摘自早安財經《小,是我故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