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ESG的永續真義

ESG的永續真義

2023-08-02 14:50

對一般消費者來說,ESG是普遍認知的名詞嗎?在全球減碳壓力下,ESG不應是一項成績指標,也不是冷冰冰的數字或是KPI,而應回歸到「永續」的意義。

 

日前東方線上舉辦了「二○二三消費者永續指數發布會」,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對於一般消費者是否已經是普遍認知的名詞?恐怕是大部分企業都想知道的答案。會中提到消費者對於ESG的永續概念認知度正快速成長,已經超過六○%的消費者有這樣的概念。

 

在報告中也分析不同年齡層以及不同性別,對ESG各種面向當中的消費行為分析。家樂福永續長蘇小真也提出消費者是關鍵改變力量,因為這樣的力量集結才能影響政府政策與企業方向,對於每個人而言,每一天的每一個購買行動都有參與永續行動的責任。

 

除了消費者調查,以「個人」為本體以外,對於企業經營來說,「法人」更是開始有許多外部壓力來要求各項ESG指標,無論是供應鏈的需求或是國際與政府的相關規範等,或也有企業的行銷部門開始被賦予需要用ESG作為行銷訴求,在這潮流中,大家似乎把ESG當作另一項成績指標強化競爭力,而我想這時候更應該要回歸到「永續」這個詞的意義:若是潮流,就不是永續。

 

因為潮流會退,而永續則是需要著眼最遠的未來。永續也不會只是一個單一指標,不只是窄化成碳權、碳稅、綠能等單一成績,而是在整個經營的面向中,都不斷進化成更好的樣子。

 

 

鮮乳坊在剛成立時,「社會企業」這個詞正萌芽,有許多人倡議在《公司法》中應該要有一個社會企業的類別;而後開始接觸到社會投資報酬率(SROI)這項社會影響力指標評估,期望能夠把財務以外的正面影響力量化,來證實其價值。接著是B型企業,在公司治理、環境友善、客戶影響力、員工照顧、社區扶植五大面向各項指摽的全面檢視, 一直到這兩年看到整個社會對於ESG議題的共識。

 

無論名詞與潮流怎麼變動,最根本的命題是「企業存在的意義為何?」若企業存在於社會之中,並且與世界環境共存,那企業就不只是一個法人主體,而是與人一樣,一個需要有感受、有血有肉有意志,讓公司成為「對社會有感」的企業。

 

不知道你在各種數字的追求當中,多久沒有靜下來與企業的所有利害相關人相處,看看他們的笑容和悲傷,還有那些真正因為企業存在而產生的正面改變?ESG,不是冷冰冰的數字,或是關鍵績效指標(KPI),是讓你珍惜與感動的地方,值得永續存在。

 

(本專欄由黃正忠、龔建嘉、鄭涵睿共同主持)

 

延伸閱讀
盼農業部展現台灣農業價值
盼農業部展現台灣農業價值

2023-06-07

共擔精神預見美好未來
共擔精神預見美好未來

2023-05-10

解決蛋荒  關鍵在永續糧食系統
解決蛋荒 關鍵在永續糧食系統

2023-04-12

預見社企新樣貌
預見社企新樣貌

2023-03-15

愈接近土地的地方,愈有故事
愈接近土地的地方,愈有故事

2023-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