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袖海洋開發董事長陳柏叡愛海成痴,16歲拿到潛水國際執照,他是風浪板國家代表、兩岸三地第一個國際帆船教練(ASA)。水上運動玩出了心得後,他開始賣帆船、遊艇,期間遠赴美國考取國際教練執照。
賣船要有地方停泊,於是加入國際遊艇港組織、學習管理,考取遊艇港經理人證照。6年前,57歲的他,投入畢生積蓄,在淡水漁人碼頭建遊艇港。漂亮又堅固的港口吸引亞果遊艇邀請他協助建設安平碼頭,意外踏入營建業。
他的下一個夢想是讓淡水河口「帆影點點」,「淡水夕照是最大的觀光資源,加上淡江大橋,只缺帆船,如果有帆影點點會讓人更感動。」
陳柏叡的職涯極為精彩,並與海緊密相連!這份因緣,最初來自電視。他回憶兒時,在《海洋十萬里》節目中看到精彩又迷人的海底世界,完全著迷,「看到影片我就呆在那裡,好像被電電到了。」
「我想著可以怎樣接觸海。」年紀小小的他,腦中只浮現這個想法。後來,在文具行看到面具呼吸管和橡皮艇,努力存錢買下。
最初,他是在工地挖出來的水坑裡玩水,「我戴著面鏡,在泥巴水裡浮潛,雖然什麼都看不到,卻覺得很快樂;坐在橡皮艇裡,浮在水面划船,有一種很迷幻的快感。」
小學5年級,隔壁的大哥哥帶他坐火車到基隆和平島浮潛,這是第一次看到海底世界。海底真的有美麗又豔麗的熱帶魚,深深吸引他。自此,每周都偷偷去基隆潛水。
有一次他差點溺水,長大後也經歷幾次類似經驗,幸好都沒事,「我覺得自己是被守護神拉回來的,肯定未來是有任務。」
17歲取得潛水證照 協助打撈大體
國中畢業後,陳柏叡白天在修車廠當學徒,晚上讀夜校。他對海洋念念不忘,認真存錢去學潛水,「我是真的背著氣瓶進入水中,結業後拿到人生第一張跟潛水證照(NAUI的Open water diver)。」那是1978年,那年代很少人會背著氣瓶下水。
其後加入中華潛水協會,除了教學,還有一項特殊任務:協助大體打撈。他解釋:「人體剛下水的前幾天會沉在水底,必須請潛水員打撈,但這種事怎麼可以收錢,就變成義工。」
「每周一我幾乎都不上班,因為周末常有溺水的人;那時我還在修車廠,老闆只要看到我走向他的辦公室,就無奈讓我請假。」
不過,對修車,他也很有天賦,在修車廠工作不到3年就出師。23歲那年修車廠老闆要告老還鄉,主動詢問技術好、責任感強的他要不要頂下工廠。陳柏叡自此晉升為老闆。
賣風帆、遊艇 催生修法
對海洋的熱情讓他無時無刻都想待在那裡,有空閒就去潛水,接觸風浪板,一玩就成為國家代表隊。「我想要精進,飛去美國考國際教練執照,成了第一位華人教練,也是第一位受邀赴中國教學的國際教練。」
甫接觸水上摩托車就上手,連續4年奪得總冠軍,他笑道:「後來我被拒賽,只能當裁判,不能當選手。」
海洋,讓陳柏叡感受到無比的生命力,他分享:「人類看到碧海藍天,心情就會變好,這是生命的基因,這也是為何所有的生命都需要水,看到水就會覺得充滿希望。」
慢慢的,從教學中看到商機,賣起風帆、遊艇。大約30年前,進口一艘18呎遊艇,孰料交通部不發給牌照,這才知道,原來《船舶法》中沒有「遊艇」這兩個字,投入修法。
「為了606法案,我和港務局拍桌。」後來,他和當年拍桌的官員們成為朋友,他笑道:「因為政策開放了。」在產官學界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修法,讓遊艇產業在台灣得以蓬勃發展。
起初,他代理美國兩家遊艇品牌,現在代理法國兩家遊艇品牌。除了遊艇,也進口船上配件,包括:船用工具、可以自動充氣的救生衣等。
淡水打造遊艇港 持續貢獻國家
陳柏叡還有個夢想,希望能在台灣建立一個國際級標準遊艇港。為何想建立遊艇港?他說明:「因為遊艇需要停泊的地方。」
為此,10多年前每年都飛到美國學習遊艇港的經營管理。他自豪道:「我取得兩岸三地唯一的一張中等級遊艇港經理人執照。」
6年前,淡水漁人碼頭旁要建遊艇碼頭,他取得BOT資格。投入6000~7000萬元積蓄打造「領袖海洋淡水遊艇碼頭」,為了工程建置,陸續投入1億元。他說明,若要打造成他想要的遊艇碼頭,至少得花2億。
「我是一個企圖心非常強的人,想做的事都會盡力實現。」
目前,陳柏叡是交通部遊艇開發相關的顧問,也是各遊艇港開發建設案審查委員,以及相標案的評審委員。
62歲的他說:「能當國家的顧問,是我的榮幸,我會努力將自己的健康照顧好,可以再貢獻國家10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