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力,誰說只是軟實力?
一群女將挑戰權威、放膽破框,屢將個人或事業成就推向新高。
國際婦女節將至,且看她們如何在不同舞台,展現不讓鬚眉的硬實力!
這是一個新時代;一個女力能夠代表「硬實力」的時代。
去年6月,歐洲議會通過決議,要求歐盟企業必須在2026年6月底前,將企業董事會的女性非執行董事比率拉高到4成以上,或者將全體董事會的女性比率拉高到33%以上。台灣跑得更前面,《上市上櫃公司治理實務守則》在2021年底就已明定,「女性董事比率宜達董事席次三分之一」。
這些決議的重要目的,當然是為了追求「性別平等」的普世價值,但其實,即使是用最現實的經營績效、投資報酬角度思考,愈來愈多研究證實,女力,就是一家企業不折不扣的「硬實力」。
長期調查:女力與企業實力正相關
最具代表性的研究之一,應是外資機構瑞士信貸一份超過10年的長期追蹤。12年前,瑞士信貸發起調查,分析女性在企業管理階層與董事會的人數與比率,以及女性經營企業的績效表現,樣本擴及3千家企業,涵蓋包括台灣在內的全球35個國家。
就2021年公布的最新數據,女性經理人、董事比率較高的企業,無論在股價、經營績效、投資風險,都明顯勝過比率偏低的企業,瑞士信貸更以「多元性別溢價」,形容女力對企業的加分效果。
先看最寫實的股價表現。瑞士信貸研究發現,女性主管比率較高的企業,10年來的股價固然漲跌互見,但長期累積結果,「女性主管比率高於20%」企業的股價,終究超越「女性主管比率不到15%」的企業,且差距愈來愈大,從2009年至今,前者勝過後者的「女力溢價」,已達22個百分點。
再看經營績效。若將女性主管占比超過20%的企業,與占比不到15%的企業相比,前者的EBITDA(稅前息前折舊攤銷前獲利)利潤率,長期穩定領先後者,兩者差距約1.6個百分點。若進一步比較,女性主管占比超過30%,與占比不到10%的企業,彼此差距已突破兩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