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從國發會主委到地方創生教母》陳美伶如何變身為高年級CEO 找到人生下半場的志業?

從國發會主委到地方創生教母》陳美伶如何變身為高年級CEO 找到人生下半場的志業?

劉煥彥

職場

蕭芃凱攝影

2023-03-07 12:00

一提起陳美伶,多數人腦中先想到的,就是地方創生。

政府從2019年由國家發展委員會主責,推動國家級的地方創生計畫,希望解決台灣社會的城鄉不均衡、東西不均衡的發展問題,更要消弭高齡化及少子化的兩個極端現象的衝擊。

這使2019年成為台灣的地方創生元年,時任國發會主委陳美伶自然成為執行這項政策的大將。

2020年她從國發會卸任後,2021年底在民間企業支持下,成立了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繼續以民間身分推動這個工作。

以往極少見政務官卸任後,仍以民間身分繼續參與或推動在任時負責的重大政策。法律人出身的陳美伶,為何願意繼續投入,甚至被譽為「地方創生教母」?

「高齡加上少子化,是台灣人口結構大變化」

 

2月一個和煦的冬日午後,陳美伶在位於台北市光華商場地段的基金會活動空間,向《今周刊》娓娓道來過去四年投入地方創生的心路歷程。

 

這一切都要從2017年說起。

 

台灣一年的新生兒,在2017年跌破20萬人,之後每況愈下,到了2022年更跌破14萬人

 

「跌破20萬人後,少子化問題會愈來愈嚴重。高齡加上少子化這兩個極端,是台灣人口結構的大變化。」

 

不僅如此,陳美伶說明,過去政府建設又重北輕南、重西輕東,所以台灣人口幾乎都集中在北部,使得中南部和東部的人口一再流失。

 

「換句話說,台灣是個很不健康的台灣,整個國家的發展非常不均衡,那我們提出了要地方創生,就是一帖台灣要均衡發展的最佳藥方。」

 

 

台灣要均衡發展的最佳藥方 就是地方創生

 

陳美伶回憶,2020年她雖然離開國發會,但一直覺得一手催生的地方創生政策,應該持續推進,若能以民間力量幫助政府將政策落實得更好,「我還是責無旁貸」。

 

陳美伶放不下的另一塊,是在國發會主委任內,走遍全台22個縣市看到的民間強韌的生命力。

 

「地方創生散佈在台灣很多地方的生命力,很多的團隊。我看到他們對自己家鄉的熱情,對台灣整體發展的使命感,我非常感動。」

 

「如果可以跟他們一起努力,相信是人生下半場很好的志業,所以我把地方創生當成人生下半場最重要的工作。」

 

基金會定位一:地方創生團隊接觸所有資源的大平台

 

在多位企業界及有志人士支持下,由陳美伶擘劃的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於2021年底成立,基金會第一個定位,是希望作為各個地方創生團隊接觸台灣所有資源的大平台。

 

「在地的地方創生團隊,大都會從生產、加工、募資、技術累積、找到通路或市場,最後建立產品品牌、地域的品牌,我們這個平台就是要幫助有需求的團隊,界接各種資源。」

 

她說明,過去這一年已有140多個團隊可以在平台上看到,讓團隊可以跟它們設定的目標族群對話,也可以讓它們被想要接觸的資源看見。

 

「看到企業會連接它們,消費者會連接它們,就能發揮這個平台的功能。」

 

定位二:國外接觸台灣地方創生團隊的入口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的第二個定位,是成為國外接觸台灣地方創生團隊的入口。

 

舉例來說,2022年基金會與馬來西亞的地方創生團隊做線上交流,獲得很多迴響。如今疫情降溫、國門開放,對方希望組團來台做實體交流。

 

陳美伶認為,與國外相關團體互相學習很重要,也可以讓國際社會了解,為何這4年來地方創生的火種在台灣不但沒熄滅,反而愈燒愈旺。

 

 

「一個人要健康,所有細胞都要活化,而非哪個器官獨強」

 

那麼,在陳美伶眼中,地方創生在台灣的最大機會是什麼?

 

「從我們的文化或教育可以發現,不管你在哪裡出生,求學或工作都把我們推到都會區,大家都覺得都會區比較有發展。」

 

「但現在對台灣年輕人來說,最頭痛的就是低薪及高房價,這些問題都是發生在都會區。」

 

「為什麼不能讓人口回流,或不要外流?讓年輕人在家鄉就有好的工作機會及生活,可以在家鄉安居樂業、安身立命?」

 

「這就是地方創生的最大機會,可以讓人口回流,或是讓下一代養成留鄉的能力。」

 

她提到,不論在彰化、雲林、新竹偏鄉、屏東、台東或馬祖,都可以看到,把地方的就業或創業環境打造好,地方的團隊就可以發展自己的事業、建立家庭,就不用到都會區發展

 

陳美伶打個比方,「一個人要健康,所有的細胞都要活化,而不是哪個器官比較強」。

 

台灣要有自己的地方創生 不能照抄日本

 

陳美伶也指出,地方創生是出自日本漢字,是2012年安倍晉三擔任日本總理後提出的重要政策,因為日本比台灣更早面臨高齡及少子化問題。

 

但她認為,台灣不能完全照抄日本,必須打造原生版的台灣地方創生,為此她提出三個核心的地方創生價值:

 

1. 以人為本,因為希望做到人口不外流,甚至人口回流,所以「人」是重中之重!

 

2. 要找出地方產業的DNA,才能與眾不同。

 

「我們希望,各個團隊都要做的『一模不一樣』,一定要創新,找出自己的優勢。」

 

3. 一定要用科技。

 

在現在的世界,數位轉型、氣候變遷都是挑戰,因此一定要提升數位能力,所以要把科技力放進來。

 

「用這三個核心力支撐,就能走出正確的方向。」

 

 

今年新希望:要突破同溫層走出去,讓別人看見!

 

台灣投入地方創生已經四年,展望2023年及未來,陳美伶對於推動地方創生的志業,有什麼想法?

 

她認為,過去三年多主要是在打造基礎,而且儘管官方及民間各自努力,「我們都是在同溫層裡面」,一般民眾或企業界對於地方創生的概念依然陌生。

 

所以,2023年開始,基金會要轉守為攻,「今年要主動走出去,讓別人看見!」

 

我們看到一個很好機會,今年(2023年)上市櫃公司都要提ESG報告。不論是E(環境)、S(社會)或G(治理),都可以很好的結合地方創生。」

 

陳美伶以接受《今周刊》專訪現場使用的一張木頭桌子為例說明,原始材料是一所大學內快倒下的一棵樹。與基金會合作的地方創生團隊,把樹木收回、做成可以用的桌子後,廢棄木材燃燒處理時生成的水煙,可以萃取出木酢液;

 

木酢液可以做成清潔用品,再由企業回購,當成送給員工的福利品,如此就能打造很好的ESG生態鏈。

 

「這樣的案例,就是未來發展的重要目標。」

 

 

她表示,2023年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將帶著地方團隊,向企業界敲門,希望成為企業在ESG的合作夥伴。

 

「大企業做ESG,地方(創生團隊)有了存活能力,或許未來3~5年,我們就是要幫助大家建立這種能力。」

 

 

 

「台灣SHE勢力」專題報導請看這

 

 

 

 

「進入這領域最高難度的是,機械手臂模擬人工做拉花。」他研發咖啡機器人第一年就有技術突破,兩支機械手臂可成功還原咖啡師的拉花動作,沒想到,參展的客戶潑了他冷水:「內建兩支機械手臂,售價太高,賣給誰?」

 

單支機械手臂

只需要單支機械手臂就能全自動「拉花」,是勵德咖啡機器人的一大亮點。(攝影/唐紹航)

 

單支機械手臂完成拉花

支援電子支付、智慧監控等功能

 

經過一次次優化,咖啡機器人功能愈來愈完善。一八年下半年,施正德首創出只要單支機械手臂就能完成拉花,這是連Thermoplan都難以突破良率的技術;隔年,又把工業風外觀重新設計成吧枱時尚風,再陸續附加冷熱飲都有,以及可隨客戶需求,添加糖漿、茶類、粉圓等品項,甚至有電子支付與智能監控等功能,「夾娃娃機還要放一個監視器在那裡看,我直接透過LINE等方式通知,知道原料快用完要補料,機器有問題快派人去。」他補充說,包括銷量管理在內的相關統計分析,POS系統也都有內建。

 

「咖啡機器人裡有很多感測器。」施正德透露,自己是日本自動化大廠基恩斯(Keyence)的客戶,一年採購的感測器金額達數百萬元。例如,設備下方一桶桶的杯子、杯蓋用完了沒、有無送到位,除了程式計算,也要外加感測器來輔助。

 

儘管勵德開發的咖啡機器人十分創新,但初期國內業務卻較難開展。原來該產品一台要價一六○萬元到二○○萬元台幣,台灣客戶嫌貴,推出至今,僅賣進一家南部85℃加盟店等少量客戶;反而有北部上市公司建商、日本機器人大廠安川電機台灣分公司買來放在貴賓室,招待客人使用。

 

商業模式上,勵德除了提供咖啡機器人設備,也有咖啡豆等原料代採購服務,另外也透過合作夥伴、台中ERP大廠聖僑國際,提供設備租賃。

 

「這個價格台灣人覺得貴,韓國可以賣到一.二億韓元(約二八○萬元台幣),現在台灣市場也較不重視。」施正德語氣中略顯無奈,他指出,多數台灣客戶看到售價就打退堂鼓,國外潛在客戶在意的卻是生產速度、投報率,關心一天能賣到幾杯、多久能回本等數字,「如果一天能賣一百杯,一杯六十元,一天六千元,利潤抓五○%,一年近一一○萬元,不到兩年就能回本。」

 

目前勵德正積極與美國、新加坡、韓國、日本、科威特等海外代理商洽談中,希望透過在地售後服務與人才團隊,協助征戰國際市場。

 

只不過,去年來受疫情攪局,海外擴張腳步受阻,「去年準備好了,但因為疫情,很多案子喊停,今年本來要恢復,五月又爆發,沒辦法到海外安裝。」

 

「國內我比較不看好,國外有機會成為明星商品。」不服輸的施正德,還是看好自家咖啡機器人能逐步攻下一個個國際客戶,他也發下豪語:「一個月最少要做五十台!」

 

台灣智能

(攝影/唐紹航)

 

台灣智能

 

 

台灣智能〉催生巡檢機器人「瓩力」  守護全台用電安全

 

耐力最強的台電員工來了!黃色外觀、約半個人高的MIT巡檢機器人「瓩力」,今年三月正式進駐台北萬華二次變電所,開始全年無休定時巡檢。

 

每日,中央控制室至少派工兩次,每次各二十分鐘,瓩力的左、右眼分別為可視光與紅外線熱影像感測模組,耳朵則由前後兩排麥克風組成,透過設定好的行進路線,包括油面計、油溫、空斷開關、電容器、熔絲開關、異物偵測等巡檢任務全都難不倒它,可即時回傳影像,讓台電人員了解現場狀況。

 

「只有機器人能做到,價值就會出現。」巡檢機器人的關鍵推手、台灣智能機器人總經理黃國聰不諱言,過去巡檢都用人力、人眼依靠經驗為主,但隨人員逐漸老邁、短少,巡查間隔愈來愈久,有無依照SOP落實檢查難查證,「利用可見光攝影機,結合AI儀表辨識,或熱成像偵知設備溫度是否異常,用陣列麥克風蒐集設備異音,都能察覺過去仰賴人力經驗不及的檢查方式。」

 

「台灣智能最強的是技術創新與整合。」陳文貞觀察,台灣智能團隊不只有機械背景,還有資通訊等跨領域核心技術,且思惟不只是做產品銷售,還會協助客戶改善、強化服務,「主力包括巡檢、物流與醫療,應用範圍很廣,也是營運上的一大特色。」

 

其實,台灣智能前身是仁寶集團的華寶通訊,當時黃國聰負責機器人自動化,一四年底正式以B2B模式,替利基產業客製開發專業服務型機器人,大股東包括仁寶集團、新光保全等。

 

台灣智能當初客製開發的第一個服務型機器人,是銷往澳門、美國的發牌荷官機器人,足足花了四十二個月才取得認證。他很快就意識到,服務型機器人發展初期數量不夠撐起規模經濟,也因此選擇更有商機的利基領域切入。

 

黃國聰直言,「唯有從客戶別選擇來找,誰出得起錢?」他發現,電力、半導體、石化、面板等產業都夠大,重要且高價值設備都要定期巡檢維護,尤其是電流可能外洩的危險環境,最適合機器人切入,於是公司成立第二年便開始規畫,剛好在高齡、少子化下,加上台電每年約有上千人退休,「要讓變電所無人化,毫無懸念地,一定要發展機器人與自動化。」於是雙方一拍即合。

 

問題來了,哪怕鎖定應用場域,專業服務型機器人最困難的是規格,「老師發的畫紙已畫好框線,大家都會塗顏色,這就是台灣ODM產業在做的事。」黃國聰形容,開發服務型機器人就像給你一張白紙,要你創作,「你叫我自己畫,沒人告訴我怎麼畫,我不會,這就是台灣大部分公司碰到的問題。」

 

過去,他在仁寶集團負責新技術、新事業,從零開始,於是從無到有展出客戶可負擔的價格與可接受的時間等完整解決方案的巡檢機器人。

 

黃國聰更強調,規格之外,難度還在於專業領域的知識(Domain Know-how),以及相關技術的整合。」舉例來說,要讓機器人聽異音,但各產業機器異音都不同,甚至連電力事業三十年經驗的老手聽到設備異音的機會都不多,如何建立數據樣本,協助機器人智慧判斷是一大難點。

 

目標朝變電所「無人化」

未來有望結合5G及智慧物聯網

 

不只如此,服務型機器人的技術涉及軟硬體、韌體、光電、人工智慧等領域,「整合不像樂高積木堆起來就可以使用,每個東西彼此會影響,過多的訊息會亂掉,必須做到感測融合等。」他解釋,也因此,團隊花了一年半時間調查產業需求、一年半時間開發、一年時間場域測試,才有現階段巡檢機器人的成果。

 

他透露,目前台灣智能已推出防水、避震性更好的第二代巡檢機器人,還有針對台電一次變電所或超高壓變電所,包括電抗室、接續匣等巡查內容更多元的巡檢機器人,「未來台電也希望利用機器人結合5G及AIoT(智慧物聯網)技術,目標讓全台的變電所朝向無人化。」

 

目前除了紡織廠、石化廠與台鐵長隧道勘查在內,不少客戶都主動接觸台灣智能,甚至包括印度、巴基斯坦、智利、巴西、孟加拉、印尼、新加坡等國家都對巡檢機器人有興趣,由於台電有協助其他國家蓋電廠的系統輸出方案,預期雙方將有更進一步合作,共同進攻海外市場也是可能的選項。

 

對於服務型機器人要更加速發展,黃國聰提醒,政府要比照日本修改相關法規,如把過去人眼檢查新增進入機器視覺檢查,讓機器人出具相關檢測報告也能符合規範,才能帶動未來機器人應用更普及。

延伸閱讀
日本直擊》內需業績崩九成  地方清酒如何成功銷海外?  台灣人助攻  愛媛清酒幫打群架創生記
日本直擊》內需業績崩九成 地方清酒如何成功銷海外? 台灣人助攻 愛媛清酒幫打群架創生記

2022-12-28

「創生教母」陳美伶低調走訪各縣市、整合132個夥伴…地方創生下一步:搭上ESG實現共好
「創生教母」陳美伶低調走訪各縣市、整合132個夥伴…地方創生下一步:搭上ESG實現共好

2022-12-26

推「地方創生」接地氣 國發會主委陳美伶要讓世界看見台灣最美風景
推「地方創生」接地氣 國發會主委陳美伶要讓世界看見台灣最美風景

2020-01-22

國發會主委陳美伶:建立媒合平台  號召企業投資故鄉
國發會主委陳美伶:建立媒合平台 號召企業投資故鄉

2018-10-11

2025大阪世博》自動洗澡機亮相!只要躺著15分鐘就能洗香香,還內建AI森林療癒功能
2025大阪世博》自動洗澡機亮相!只要躺著15分鐘就能洗香香,還內建AI森林療癒功能

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