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香吟新作《白色畫像》獲得二○二三年台北國際書展小說獎首獎。
所謂的「白色」,是政治整肅的恐懼、是民間記憶的留白,但賴香吟沒有要歌頌受難者的犧牲、控訴加害者的罪狀,小說家關心的是平凡之人如何活過一生。
翻開《白色畫像》扉頁,作家賴香吟在裡頭寫下一句話,「遙寄父親及其同時代的人們」。
她的這本新作已獲得二○二三年台北國際書展小說獎首獎。十八歲開始創作的賴香吟,不走喧譁且波瀾壯闊的路數,五十歲後,依舊維持自己獨有的風格:那種安靜不帶喜惡,卻用情至深的行板節奏。
《白色畫像》為讀者再度打開了一整個時代的日常。小說的背景是台灣「白色恐怖」那段時期,書名所謂「白色」,一方面當然指涉了政治整肅的恐懼,但對賴香吟而言,「白色」更意味著「民間記憶」的留白。
她筆下的白色恐怖,既不歌頌受難者,也沒有控訴加害者。小說家使勁凝視的,是彼時很平凡的那些日子、很平凡的尋常百姓,畢竟,人們在哪個時代都是得過活的,他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學習如何倖存,如她的父親和那同時代的芸芸眾生。
書寫那些不小心見證歷史的人們
談起自己的人生,小說家總是輕描淡寫的。不過,她還是輕聲回憶起自己和這本書的連結。
除了作家身分,賴香吟也是台灣史研究者。三十多歲時,她從日本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科留學回來,又去成功大學攻讀博士。
作為研究者,賴香吟能細數諸多白色恐怖受難者的人名,熟知民主前輩的理念抱負與冤屈。她在博士課程期間,研究日治時期台灣文學,更一頭栽進呂赫若、楊逵、龍瑛宗等文學大家的生命裡。
但「歷史」常只記錄名人,書寫傳奇,它是一門知識,卻不是真正存在的「過去」全貌。
「十幾年前,父親罹癌過世後,我才發現我對他竟然一無所知。」賴香吟這才意識到,自己如此熟知台灣史,卻是家族史的旁觀者。
病榻前,女兒竟不知身處戒嚴時代的父親,是如何長大、如何走過這一生, 「很多東西我不知道,而且我怎麼會不知道?」賴香吟驚覺,「更殘忍的是我從來沒有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