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上覺得受到折騰的人,不少時候是自虐;往往故事已經翻篇,自己卻不肯翻頁。偏偏惹惱你、使你生氣的人,早已忘記那件事情,這下子讓你更嘔了。假裝不生氣,不太容易且憋著內傷;帶著怒氣去找惹惱你的人興師問罪,你又做不到。怎辦?
坊間心理學類型的書,你沒少看,聽了網路專家的建議、也嘗試做了,感覺效果不如心理學書與專家說的那樣容易。甚至懷疑撰寫心理學書的人與諮商專家,都是聖人來的嘛,怎麼可能毫無情緒、完全不生氣呢。
這類讀物頗受市場青睞,不少鐵粉級讀友支持著;常常是讀的當下有用,讀完之後無用。學理上有個論點可以說明這種狀況:某個觀點、內容、甚至一句話擊中你的痛點,使人以為從悲傷、負面情緒中脫離,甚至是減緩傷害與恢復健康。
專有名詞說得挺複雜的,簡單幾字,那就是「我 以 為 有」;你以為獲得療癒,事實上什麼都沒發生。
從醫療、精神科學發展出來的「療癒」一詞,後來套用至文學、媒體、身心靈活動、乃至商業行為與行銷工作。21世紀,實體不再是單一主流,而看不見的、摸不到的、「卻讓你以為有的」必定成為第二支柱;課堂上,我如此大膽預測:有一天,連夢都能拿來賣錢。
夢,不是這篇文章要講的事情,有機會再跟大家聊夢境,說不定我的解夢比周公解夢更有趣味。回到今日主題,假裝不生氣,不太容易且憋著內傷;帶著怒氣去找惹惱你的人興師問罪,你又做不到。怎辦?
讓自己過得更爽!某個觀點、內容、甚至一句話能擊中你的痛點,也可能提高你的爽感;痛點與爽感並存著。腳底按摩捏得有多痛、待會兒就覺得有多爽;反之,若是按壓時感覺爽快,隔天必定疼痛難耐。用足體按摩談心理學,或許感覺檔次太低,但能否認這個事實嗎?
補充一點,痛與爽不是同時存在,而是先後順序出現。因此,當你受到折騰、惱怒、生氣之後,若還繼續待在原處、尋求痛感,便是自虐;更健康(積極)的做法是離開那裡、換個環境、甚至是換掉身邊的人。
心裡受了傷,能讓人振作起來的事情不是對方怎麼了,而是自己真的開心了。
至少靜待難過消失,你比自己想像的更有勇氣與充滿力量。不少人讀了文章之後,公開版面留言或者私下傳訊,如果這是讓你難過(負面)時可以尋求慰藉(正面)的方式,我何嘗榮幸變成樹洞、為其療癒;陪你走一回的,有時候不是最熟悉的人。
備註:若有得罪心理學專業,就算不能諒解,懇請嘗試理解。
作者簡介_ 吳錦錩Peter Wu
台大國際企業學博士。現職身份多元、角色互換,除了專業,也講人生,享受自由。臉書:吳錦錩Peter 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