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人到中年,不太快樂(驚嘆號!還是問號?)

人到中年,不太快樂(驚嘆號!還是問號?)
圖片僅示意

吳錦錩

職場

shutterstock

2022-07-01 10:20

「人到中年,不太快樂」不是一個聳動標題,原來這是有科學根據的。看了一篇哈佛大學的研究,人的年紀越大、越易顯不快樂,不快樂程度到了中年階段會最高;於是,社會大眾普遍給這個現象一個看了就怕的名稱-中年危機。

 

我對這個名稱的看法可能跟普羅大眾不會相差太遠,看了當然會有擔憂。說真話,還挺怕的,關於中年的定義?危機是什麼?危機能預防嗎?這個危機維持多久?全然不知!而且,到底中年是危機?還是人到了中年會有危機?

 

社會學者提出的中年危機很像是命理老師會說的話,「下半年要預防小人」、「明年流年有個關」、「年齡逢九要持盈保泰」,總之要注意、要注意、要注意,然後就沒有下文了。當然,我對命理這項學問持有一定程度的相信。

 

小學時,班上同學開始發病德國麻疹,幾乎是全班都輪流發病,一個接著一個同學發病,變成一次2位、3位、5位同學一起發病;最終,自己也感染德國麻疹了。德國麻疹發病時挺不舒服的,大概需要兩週以上時間才能逐漸痊癒;但讓人更感覺害怕的,其實是「等待發病的過程」,要如何預防感染?何時輪到自己?感染了會怎樣?甚至於懷疑若是沒有被感染,會不會讓同學覺得自己比較怪異…..我承認這個念頭很奇怪。

 

家中的弟弟與妹妹卻沒有發病德國麻疹,原因只有一個,他們在出生時就已經接種德國麻疹疫苗,安然度過不會感染德國麻疹的年紀,以及「無須體驗等待發病的過程」。

 

中年危機會像是德國麻疹嗎?人人都會發作、輪流著發作、以及發作過了就康復?還有,醫界若能發明與施打中年危機疫苗,我第一個去診所、醫院報到。說到底,就是怕;別笑我,因為,我正在中年階段。

 

那篇哈佛大學關於中年危機的研究,除了「人的年紀越大,越易顯不快樂;不快樂程度到了中年階段會最高」,還有幾個重點:

 

1. 過了中年之後,不快樂程度逐漸減少;同時,快樂程度會再次增加,直至終老。

2. 中年本身不是危機,危機來自於承受的壓力最大。

3. 中年危機能預防,但是預防的效果有限;倒不如面對、接受與因應中年危機。

 

難怪常聽人說:「小時候,快樂很簡單,長大了,簡單就很快樂」,原來這不只是一個順口溜,也是有一些科學根據。經過嚴謹研究設計與長期追蹤調查,提出上述理論觀點與研究發現,確實能夠為人類發展與社會生活帶來一些顯著助益;當然,還會讓我們害怕,以及「會驚就好(台語)」。

 

身邊不少朋友、學生都已經屆齡中年階段了,也有一些人再過幾年也即將進入這個階段;沒有問過他們怕不怕、也不清楚他們是否認知中年是(有)危機,更不曾聽過他們做好準備。總之,看自己的父母、師長、長輩與前輩、同輩,無論是正在經歷的、曾經經歷的或即將經歷的,活得好好的。

 

容許我重新解讀中年危機,中年不是危機、中年沒有危機,而是中年階段可能是承受最大的壓力;換句話說,危機來自於壓力與壓力承受程度。記得先前在《今周刊》寫到一篇文章,面對壓力唯二方法-增加能力(增能)與釋放壓力(釋壓),若是應用到中年危機,或者更具體地說應用到中年「壓力」,估計有效改善的方法可能也差不多是這樣。

 

不過,建議各位在增能與釋壓的比例上稍作調整,增能少一些、而釋壓多一點;我更想說的是,能力透過學習會增加,而壓力也要釋放才能減少。我們都很努力過生活、也讓生活更好,想方設法要對得起很多其他人,但務必善待自己,特別是中年的我們。

 

前幾週聽到一個理財專家說的:「人最好的死法,就是花光最後一塊錢死去」,儘管稍有戲謔,卻頗讓人會心一笑。奉勸各位,人生沒有絕對,只是風光不同,祝福各位,活得好好的!

 

作者簡介_ 吳錦錩Peter Wu

台大國際企業學博士。現職身份多元、角色互換,除了專業,也講人生,享受自由。臉書:吳錦錩Peter Wu

延伸閱讀

其實一輩子也沒那麼長
其實一輩子也沒那麼長

2022-06-16

平凡簡單也可以很出色
平凡簡單也可以很出色

2022-06-02

職人精神的專業,讓人尊重
職人精神的專業,讓人尊重

2022-05-19

陪你走一回的,有時候不是最熟悉的人
陪你走一回的,有時候不是最熟悉的人

2022-05-05

你,值錢嗎?
你,值錢嗎?

2022-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