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社會資訊爆炸,一睜開眼,各式訊息、資訊雜沓而來,讓人生活越來越忙亂、心情更加煩躁,《零噪音》作者喬瑟夫.麥柯馬克 將之形容為「噪音」,不僅傷害精神與情緒健康,嚴重時,也可能為現實生活帶來毀滅性後果。究竟哪些事物是噪音?我們又該如何抵抗?
「沒有專注,那些存摺上的數字都是沒有用的!」商業背景出身、曾任國外業務的心靈作家柚子甜表示,過去工作需要處理各種雜事,隨時有人打電話、傳訊息交代代辦事項,或是做事到一半,就上網瀏覽新聞、社群網站,導致手上的項目經常無法專注完成,儘管忙了一整天,感覺焦頭爛額,卻發現該做的事情沒有完成,產值低落,心情也受到影響。
柚子甜用跑馬拉松比喻,若跑者沒有保留體力、精神專注跑到終點,反而繞道而行或跑向岔路,白白浪費時間與精力,就無法得到好成績、抵達終點;以工作而言,結果就是效率低落、容易出錯,一旦瞎忙就拿不出亮眼成績、累積職場實力,自然而然讓升遷無望、難以轉職,存款數字無法增加。
《零噪音》一書指出,人天性容易分心,因為大腦1分鐘可處理750字,但人說話速度只有約150字,因此剩餘的600字化身為各種想法、念頭,一旦那600字如脫韁野馬在腦海不斷奔馳,行為與思緒隨之起舞,大腦就會「過載」。柚子甜指出,一旦過載,大腦感受混亂、煩躁,人為了彌補心理上的不舒服,即出現「報復性消費」,支出不斷增加的情況下,追求高收入顯得毫無意義。
柚子甜建議,能採用以下3種方式找回專注的力量、關閉噪音:
1.拋下錨定點
好比船若要停止航行,會把鐵錨拋進水裡,因此問自己:「當下最重要的目標是什麼?」即是心靈錨定點,讓人能夠專注在此刻。但她也提醒,大腦仍會出現各種念頭,因為念頭無法被消滅,只能「共存」;有如徐志摩《再別康橋》:「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讓念頭飄過而不做停留,或者能寫下需要處理的事項,事後再一併處理,不讓正在進行中的事務被打斷,能夠好好完成。
2.說「不」的能力
「我很羨慕那些可以刪除所有社交媒體的人!」柚子甜開玩笑道,自己無法完全斷絕Line、FB、IG等社交媒體,所以她選擇將手機關靜音,也關閉所有媒體訊息通知,不讓自己被隨時可能出現的訊息打斷思緒,只要學會對不重要的事物說不,就能關注真正重要的事情。
3.處理「錯失恐懼」(FOMO)
錯失恐懼(Fear of missing out)又稱為社群恐慌症,意指擔憂他人在自己不在時,參與或經歷某項重要的活動、有意義的事情,渴望隨時保持關聯,導致焦慮不安、心煩意亂,無法專注當下。面對的方法是刻意覺察錯失恐懼,一旦意識錯失恐懼症發作,就能好好安撫自己。
至於如何在眾多訊息中,辨別出對自己真正重要的資訊?柚子甜認為,多數人並非無法辨別,而是過於習慣讓不重要的事情遮蔽雙眼。她舉例過去曾經自豪自己可以多工處理,邊開會邊回覆訊息;但實際上科學家研究發現,人腦其實沒辦法多工,而是「高速切換」:先聽主管講5個字、切換頻道傳line,再抬頭聽主管講的後面2個字,大腦會自動判別前後字句,就能大概了解主管想傳達的訊息。
若以結果論來看,似乎是「高產能」的表現,但柚子甜意識到,不能看最後結果,而要觀察身心是否超過負荷,例如感到緊繃、壓力、心煩意亂,避免出現「猴子腦袋(Monkey Mind)」焦慮的不停在一棵棵樹間擺盪、跳躍,不斷追逐的結果是「有可能從樹上摔下來」。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參考《零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