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沒看過以色列人,但我知道他們危害阿拉伯」從小被教育彼此是敵人 一個樂團指揮如何化解以巴宿怨?

「沒看過以色列人,但我知道他們危害阿拉伯」從小被教育彼此是敵人 一個樂團指揮如何化解以巴宿怨?

2022-01-19 15:00

一九九九年創立的西東合集管弦樂團,成員皆來自以色列、巴勒斯坦,這群年輕人要用音樂化解敵對與仇恨。

創辦人之一的巴倫波因,畢生以音樂促進和平,更成為世上第一位擁有以巴雙重護照的人。

 

一隻手能做出雪球嗎?不能,要用兩隻手才行。同樣地,一個巴掌也拍不響。和平需要兩方合作,仇恨也是兩方共同建立的。

 

二○一六年二月二十九日,聯合國任命「西東合集管弦樂團」(West-Eastern Divan Orchestra)為全球文化理解倡導團隊,什麼意思?樂團成員很特別,全是以色列、巴勒斯坦的年輕人,使命是用音樂促成敵對文化交流,消除仇恨。是的,如果世仇的以巴能夠放下仇恨,和平就不是空話。創辦人正是猶太音樂家巴倫波因(Daniel Barenboim)與巴勒斯坦學者薩依德(Edward Said)。

 

巴倫波因於一九四二年出生在阿根廷的猶太家庭,爸媽都是鋼琴家,五歲由媽媽啟蒙學鋼琴,後來爸爸接手,七歲辦了第一場演奏會。他十歲時,全家搬回祖國以色列,同時登上維也納的舞台;十二歲到薩爾茲堡學習指揮,錄製首張專輯,德國指揮家稱讚他是「奇蹟」,邀請他參與柏林愛樂演奏。但二戰才結束十年,納粹大屠殺仍歷歷在目,爸爸因此婉拒。接著,他赴巴黎學聲樂與作曲,二十五歲首次在倫敦指揮演出,逐步成為大師。

 

音樂家遇上學者  一拍即合

 

一九九三年六月,國際知名學者薩依德受英國廣播公司(BBC)邀約,擔任倫敦的主講人,巴倫波因正好在倫敦舉行獨奏會。兩人住同一家飯店,在大廳櫃枱相遇,薩依德還買了獨奏會的票。

 

一個巴勒斯坦人對上一個猶太人,一開口沒吵架,反而一見如故,從音樂聊到政治、藝術、人生,同樣熱愛音樂,對以巴衝突抱持相似的觀點。他們能一拍即合,中東和平有什麼不可能?一九九九年正逢歌德誕生二五○周年,他的名作《西東詩集》(West-östlicher Divan)強調東西文化融合的理想。兩人以此為名,在德國威瑪成立「西東合集工作坊」。

 

他們每年在西班牙塞維亞,將一二○位來自中東各國的以巴青年聚在一起,練琴演奏。工作坊擴展成管弦樂團,巴倫波因與馬友友指導音樂,薩依德則主持晚間論壇。

 

以巴青年一見面,對抗與爭吵不斷。一名以色列大提琴手是軍人,用希伯來語告訴巴倫波因:「我很不舒服,因為我會被派到黎巴嫩,跟在場的有些人打仗。」巴倫波因說:「你這麼不舒服,為什麼不離開?沒有人強留你。」結果大提琴手留了下來。這裡人人平等,動口不能動手,不想談政治也可以。不管爭論多凶,登上音樂廳就要拿出真本事。學會聽別人的演奏,也聽別人的心聲。

 

音樂無國界  突破以巴禁忌

 

有名敘利亞孩子從沒見過以色列人,只知道以色列危害阿拉伯,最後男孩跟以色列大提琴手共用一個譜架。巴倫波因說:「他們合奏音樂,就不能再以往常的方式看待對方。」二十多年來,樂團在世界巡迴演出,每次都引來國際注目。○三年,薩依德過世,巴倫波因持續帶領樂團。

 

除了演出,巴倫波因也不斷挑戰政治的禁忌。德國作曲家華格納曾在書信中反猶太,希特勒崇拜他,因此,以色列禁止公開演奏華格納的音樂。他覺得華格納被過度政治化,○一年,他帶領柏林歌劇院管弦樂團,在耶路撒冷演出華格納的作品,引起極大爭議。

 

他又安排演出華格納的《女武神》,大屠殺倖存者與以色列政府強力施壓,強迫他更改曲目,但他在最後安可準備表演前,對台下觀眾說:「一定有人不會將華格納的音樂與納粹扯上關聯,能演奏華格納,是一種民主的行為。我現在要不要演出這首安可曲?交由在場各位決定。」

 

觀眾整整討論了半小時,台下有人對他咒罵吼叫。最後一五○○名觀眾,有五十位離席抗議。演奏結束,掌聲如雷,留下來的觀眾裡,也有大屠殺的倖存者

 

巴倫波因拒絕接受穿軍裝的以色列記者訪問,政府氣炸,罵他是「真正反猶太主義者」、國家叛徒。○八年,他拿到巴勒斯坦的國籍,是世上第一位擁有以色列、巴勒斯坦雙重護照的人。以色列國會有人提議註銷他的國籍,把他列為「不受歡迎人物」。

 

以巴衝突愈激烈,巴倫波因愈想用音樂打醒激進的政治思想,主張以巴兩國唇亡齒寒。他提供全額獎學金給以巴學生,鑽研音樂、社會科學與國際政治等課程。

 

一九年,柏林愛樂樂團五十周年,他被任命為首位榮譽指揮,國際讚譽他「是這個時代最著名的指揮家與藝術家,還是偉大的人文主義者、自由思想家、社會價值無法估量的遠見者」。

 

我們擁有的東西,最終會反過來占領我們!如果我們擁有的是偏見,那理性會有空間嗎?如果我們擁有的是仇恨,那占領我們的會是愛嗎?

 

我們都害怕戰亂,也對世界發生的悲慘感到疑惑。巴倫波因用行動告訴世界,藝術家的工作不是向絕望屈服,而是為存在的虛無找出解方!

 

巴倫波

用音樂跨越藩籬、致力以巴和平的猶太音樂家巴倫波因,經多年努力才為世人稱頌。圖為2018年6月他指揮柏林國家管弦樂團的演出,造成萬人空巷。(圖/達志)

延伸閱讀
美國歌手竟得諾貝爾文學獎!連賈伯斯都被他啟發:產品要像他的歌
美國歌手竟得諾貝爾文學獎!連賈伯斯都被他啟發:產品要像他的歌

2022-01-12

徜徉水流、風吹、雲湧  他是現代文學先鋒
徜徉水流、風吹、雲湧 他是現代文學先鋒

2022-01-05

夏目漱石最早看見他,他造就了太宰治
夏目漱石最早看見他,他造就了太宰治

2021-12-29

巴黎夜總會始祖  紅磨坊都要向它致敬
巴黎夜總會始祖 紅磨坊都要向它致敬

2021-12-22

從小缺愛  讓奧黛麗赫本學會的事
從小缺愛 讓奧黛麗赫本學會的事

202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