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一年,是台積電成立三十四年的光譜上,一個重大轉折點。過往,外界對它的關注,不外乎它在先進製程的超韓趕美;而今年,它最常被討論的,卻是有如天女散花般,將前進美國、日本、歐洲、高雄的建廠計畫,相對以往,如此大規模、橫跨整個北半球的產線布置,並不曾出現在它的發展軸線上。
更精確地說,這是在創辦人張忠謀時代,不曾有過的現象。
過去,「成本」兩個字,一直是台灣電子業海外建廠的難關,尤其,當你克服工程、供應鏈、原料運輸的挑戰後,連曾在美國工作三十多年的張忠謀都公開說過,人才的管理,也就是台灣人難以管理美國人的問題,也存在極難跨越的障礙。
然而,當一八年中美貿易戰爆發,爾後美國更陸續把中興、華為、中芯,放入貿易黑名單,切斷其半導體供應鏈,從此貿易戰升格為科技戰,當年分別接棒台積電董事長的劉德音、總裁的魏哲家,也被迫走上一條連張忠謀都沒走過的道路。
複製台灣經驗到全球
海外建廠,政治風險、成本都是考驗
事實上,一九年,也就是貿易戰的隔年,台積電就開始評估美國建廠,「(宣布美國建廠)之前的一年,我們已經去亞利桑那州考察很多次。」劉德音在今年公司股東會透露這段祕辛,也看得出他與魏哲家面對政治風險的未雨綢繆。
究竟,美國建廠有多挑戰呢?一名半導體工程業界人士告訴我們,光是要在當地找到合適的施作商、材料、工程設備都不容易,特別是美國相對高昂的工資,相較於台灣可以控制在總工程的三成,在美國恐怕得提高到五至六成。
前期的難度已經這麼高了,到了正式投產,挑戰其實也沒有低多少。
譬如,台積電美國新廠的所在地亞利桑那州,本來就是英特爾的製造重鎮,屆時,它勢必得與這家美國半導體廠,同場競逐人才,屆時一場必須砸重金的大戰是免不了的。面對這些難題,台積電仍堅決前往美國建廠,劉德音曾說,除了客戶所需外,美國政府的補助,也是推動他們赴美的關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