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40歲電子新貴顧病母2年,淪為大卡車司機,痛失千萬收入:孝順,毀掉我下半輩子

40歲電子新貴顧病母2年,淪為大卡車司機,痛失千萬收入:孝順,毀掉我下半輩子
照片為文章配圖,非當事人照片

橫山光昭

勞保勞退

shutterstock

2021-11-09 09:19

就一般普遍的印象,多半會覺得目前60歲至70歲世代長輩的退休生活,一定比年輕人來得舒適優渥。但根據統計資料顯示,有超過一半的團塊世代,在他們老後階段都面臨了兩個危機:一是長照準備不足,以及用光積蓄,生命卻還沒走到終點。

 

退休金必不夠應付開銷

 

人近中年,我們的生涯規畫會開始受到父母財務狀況的影響。有的父母擁有豐厚資產,還有定期的退休金收入,能在孩子人生的重要階段給予部分金援;有些父母則可能阮囊羞澀、自顧不暇,反過來會希望孩子能提供一點孝親費。但不論是哪種狀況的父母,對40歲世代的中年人來說,父母的財務狀況是必須開始在意與關注的項目。

 

雖然家人之間提到錢,氣氛可能會有點緊張,尤其40歲世代的父母,年齡普遍落在60歲至70歲上下,這個世代的長輩強烈的抗拒談錢,他們總覺得「談錢很丟臉」、「就算跟自己的子女,也沒必要討論這些」。

 

但幾乎每個人都會面臨父母老後的許多財務風險,如退休生活開支、醫療費用、安養照顧費用等,所以家人之間最好開誠布公的討論。如果只是因為難以啟齒就無視它,等於埋下一顆危險的地雷。

 

就一般普遍的印象,多半會覺得目前60歲至70歲世代長輩的退休生活,一定比年輕人來得舒適優渥。

 

但根據統計資料顯示,有超過一半的團塊世代(按:1947年到1951年之間出生的戰後嬰兒潮),在他們老後階段都面臨了兩個危機:一是長照準備不足,以及用光積蓄,生命卻還沒走到終點。

 

以目前60歲到70歲的年齡層來說,日本最常見的家庭組成,是「先生是上班族,太太則是家庭主婦」,如果進一步分析他們的退休年金與生活費,先生平均每個月能領的退休年金約15萬日圓、而太太每個月則拿到約6萬日圓(約新臺幣2萬元),若合計兩人的年金收入,每個月約有21萬日圓至22萬日圓(約新臺幣5萬7000元至5萬9000元)。

 

但是反過來看他們的生活費用開支,以日本總務省的調查結果,60歲夫妻的每月平均生活費,大約落在27萬日圓到28萬日圓(約新臺幣7萬3000元至7萬6000元)。

 

換句話說,如果這對夫妻單靠年金度日,每個月可能都會有5萬5000日圓的家計缺口,加上現在日本國民的平均壽命已逼近90歲,等於從退休到老後,將近30年,換算下來,財務缺口會超過1800萬日圓(約新臺幣486萬元)。

 

之前媒體報導「老後至少得存2000萬日圓才夠用」的數字根據,就是用類似上述的估算方式所得出,也就是老年要預備用來補足生活費的所需目標。

 

但是前面只計算了父母老後的生活費支出,還沒有把可能需要的醫療費、安養照顧費等算進去。

 

根據資料顯示,日本75歲以上老人需要輔助照護服務,為8.8%;需要直接照護服務,則高達23.3%。

 

由此可以看出,一旦超過75歲,需要接受各種長期照護與安養照護的機率,會大幅提高,如果把醫療費用、安養照顧費用等都算進去,活越久,越可能出現積蓄不夠用的窘境。

 

(編按: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統計處的「106年老人狀況調查」顯示,推估65歲以上生活上需要照顧或協助人數為90萬7000人,其中 60%至70%主要由家人照顧,外籍看護工照顧占17.1%,機構照顧占5.8%。且65歲以上老人主要經濟來源,55.3%為自己收入、儲蓄、退休金或國保年金;28.4%來自配偶或子女;15.5%來自政府救助或津貼。)

 

照護父母要有限度,別把自己賠進去

 

 

前陣子有人向我諮商家計,他曾任職於一家十分知名的電子企業,但後來為了照顧媽媽而離職,兩年後媽媽離世,當他想重回職場時,卻只能找到大卡車司機之類的工作。

 

這與他之前在電子產業相比,不僅月薪少了很多,如果再加上之前累積的年資、獎金與企業所提撥的退休金等福利,可說是相差數千萬日圓以上。

 

當然,為了負擔起照顧父母的責任而選擇離職,這份孝心十分值得尊敬與嘉許。但不能否認的是,我們在30多歲、40歲時離開職場,等照顧父母的責任結束後,想重新返回職場時,已經不那麼容易了。

 

即使最後還能再度順利就業,但有許多人的薪資待遇,比起離開職場前要低得許多。

 

所以站在家計諮商顧問的立場,我還是會建議:不要為了照顧父母而離職,因為這等於毀掉了自己的職涯規畫。

 

根據日本長照保險制度的研究資料統計,日本國民在老年後,能完全不使用任何長照保險服務,並安享天年的僅約20%。其餘有高達80%老年民眾,在某個時間點之後,都會需要居家或機構所提供的長期照護服務。

 

長照服務與一般的生病住院不同,它不是一筆暫時性的臨時開支,而是從使用長照服務開始,就必須持續支付,也就是說,從長照階段開始經過一段時間,維持費用就會比初期費用要來得高出許多。

 

因此當面臨父母需要長期照護時,照顧成本逐漸變得沉重,任誰都無法一肩扛起來經濟、家務與照顧的重擔,所以更應該召集全家一起討論,包括財務分擔、家務分擔與照顧分擔等責任。

 

必要時,甚至可以勻出一些費用,把照護工作委託給專業的人,或委請其他家人來協助,這都是可以考慮的選項。

 

當我們面對父母老後照顧的問題時,已經遠遠超過一般家計可處理的狀態,記得千萬不要因為著急,而影響自己的判斷力。可以平常就留意相關的資訊、尋求社區支援的協助、與專業人士討論等,有越多的準備,心裡就會越踏實。

 

作者簡介_橫山光昭

家計再生顧問。MYFP股份有限公司代表董事。

以個人獨創的「家計改善系統」,協助個案找出家計盲點,澈底改善家計狀況、解決財務危機,至今已拯救超過23,000個家庭的財務狀況,在諮商個案中獲得極高的評價,同時也是線上學習平臺「理財規畫顧問橫山光昭的研究所」主要負責人。

經常受邀到各地演講,並長年為各種媒體平臺撰寫文章。著作高達123本,累積總銷量超過330萬冊(結算至2020年5月止),其中代表作《月薪兩萬二也要存到錢!90天10倍儲金術超強實踐寶典》與《寫給初學者的3000日圓投資生活》,銷量超過65萬本。

撰文協力:佐口賢作

 

本文摘自大是文化《養成有錢體質:如何用最快速度存到100萬,又不會降低生活品質?日本理財大師只靠三本存摺,提早財富自由!

 

附表中有一檔新掛牌的衛司特,張真卿表示,它是台灣唯一利用電解法處理銅廢液的廠商,國內多家PCB(印刷電路板)、面板與晶圓代工廠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銅廢液,都由衛司特回收、處理、提煉成銅後出售獲利,另外並銷售回收與處理設備給晶圓代工廠,張真卿認為它是兼具ESG與半導體設備的概念股,且隨著景氣回溫、上述產業的產能也將逐漸提升,連帶拉抬衛司特的業績,值得長期關注。

 

至於AI族群,張真卿挑選了四檔伺服器組裝相關的個股,他解釋,AI伺服器的趨勢從二三年成形,展開初升段,「二四年進入主升段。」主升段的股價不會像初升段那樣狂飆,但漲得久、漲得遠,觀察重點在每月營收能否維持成長態勢,「那代表出貨穩定成長。」如果營收穩定成長,就可安心續抱。

 

對今年台股大盤高低點的看法,張真卿認為,即使非電子股可能扯後腿,但在電子股、尤其台積電領軍下,應可站上兩萬點。至於下檔支撐,他則認為「若回檔到年線,是非常好的買點。」

 

不過張真卿再次提醒投資人,二四年台股強者恆強,好股有如「飛龍在天」,若二四年大盤指數真的拉回到年線,建議優先布局上述強勢族群,「個股回檔到月、季線即可分批買進。」最好不要隨意買進跌深股,搶便宜抄底的結果,小心「龍困淺灘」,賺了指數卻賠了差價。

 

阿福 長抱具護城河優勢好股

 

存股達人詹英哲

逾半資產安放ETF不盯盤

 

撰文‧呂玨陞

 

「我現在主要當導遊帶團出國,追求人生。」價值投資達人阿福(詹英哲)笑著說。出國,不只是一天、可能是好幾天不能看盤,「所以我要找出不看盤的投資法。」因此阿福勢必要鎖定波動不大且可平穩向上的投資標的。

 

阿福不看盤,因此他的投資標的自然會有ETF,「目前ETF比重已經達五二%。」顯示阿福現在投資的型態以產業、大盤為主。即使如此,阿福強調,持有ETF並非無腦加碼,仍需擬定操作策略,例如投資市值型ETF如台灣五十、富邦五十,他會以景氣燈號作為參考指標。

 

藍燈時加速買進;非藍燈就停扣定期定額,等K值落到小於二十的時候再買。若景氣燈號轉為紅燈,加上K值大於八十,就會開始分批賣。阿福強調,不一定要買在絕對低點,相對低點也可以,同理,只要在相對高點就可以賣了。阿福指出,去年有十個月的藍燈,所以ETF比重確實拉高了不少,不過去年第四季已轉為黃藍燈,所以今年在ETF的布局策略就會保守一些。

 

還有台灣投資人超愛的高股息ETF,由於資本利得不高,長期績效輸給市值型,他就不建議年輕人購買,「高股息ETF較適合退休族群領取穩定現金配息。」至於近兩年因升息而受到關注的債券型ETF,只看聯準會利率的阿福認為,雖然升息循環結束態勢明顯,他還是會定期定額扣到宣布降息的那一刻,「抱到降息循環尾端才會賣。」

 

至於個股,阿福又看好哪些產業或股票呢?「長期以來,我持有的股票都差不多。」阿福說,只要公司沒問題就持有到永遠,不會再找新標的。不過,像是近兩年中國市場需求不佳,部分中國營收占比高的公司如日友、大地—KY和鮮活果汁—KY,他就紛紛砍掉。

 

他強調自己的持股偏向有產業優勢護城河且ROE(股東權益報酬率)穩定的產業或公司,例如環保是政策和產業趨勢的大方向,長期來看,環保或綠能股應該都會有穩定的獲利和成長性。

 

阿福分析他長抱的食品股,指出食品股這兩年營收獲利表現不佳,主要是因為通膨,原物料成本升高卻無法反映在價格上,導致毛利率下降,例如中華食,去年營收微增,卻因毛利下降,獲利沒有成長。阿福認為,今年原物料回穩,中華食的毛利率應該可以改善,目前股價在相對低點,可持續加碼。只要獲利成長,股價就有機會反映。

 

另外,幾乎寡占台灣零售市場的超商雙雄也是阿福長期投資的標的。他認為,統一超不只獲利、營收雙雙成長,還有一家小金雞菲律賓7-ELEVEN,股價卻幾乎沒有漲,維持在相對低點,可以趁低伺機買進,而成長性更高的全家,股價也偏低。但是阿福指出,全家的中國轉投資仍然大幅虧損,獲利還是有不確定性,這點比較有可能是阻礙全家成長的因素之一。

 

最後,阿福提醒,近關情怯,現在大盤接近前高所以應該會消化、整理一段時間,這段盤整期間,應會有類股積極輪動,此時,沒人發現或是低基期的個股,就比較容易被挖掘出來。他建議,在歲末新春有一整個禮拜休息的時間,投資人正好可以好好規畫龍年的投資策略,以待龍年行情。

 

王韋閔精選6檔獲利成長股

 

億元贏家王韋閔

瞄準Q2伺機介入好股票

 

撰文‧林心怡

 

展望台股龍年行情,億元身價的成長股贏家、現任金玉峰投顧董事的王韋閔認為,農曆年後台股可望上攻一八六○○點,並在第二、三季附近拉回,第四季再重啟多頭、再創新高,整體來說,AI供應鏈與重電產業依舊是資金匯集的焦點,獲利成長性高的電子次產業、遊戲股也可望迎來春天,至於全年最大的風險因子,則須留意中國通縮會不會外溢,衝擊全球經濟。

 

王韋閔分析,展望上半年,第一季適逢作夢行情,除了當紅AI供應鏈,重電族群也不會寂寞。選股上,AI供應鏈當中,伺服器組裝代工廠廣達、技嘉;銅箔基板廠台光電、台燿;散熱廠商雙鴻、奇鋐都持續長線看好,其中技嘉受惠輝達(NVIDIA)H100架構的AI伺服器出貨大增,上半年訂單滿載,二月開始放量;去年全年伺服器出貨五二○億元,今年預估出貨超過一千億元,幾乎成長一倍。法人預估今年EPS(每股稅後純益)十五至十六元,目標價在本益比二十倍至二十五倍區間。

 

至於獲利高成長的電子次產業,具備摺疊概念的軸承廠新日興,市場則看好其蘋果Vision Pro與下半年最新摺疊iPad的訂單加持,尤其同業兆利及富世達在摺疊手機大放異彩,營收、獲利大成長,也讓新日興增添想像空間,有法人預估,新日興今年EPS在六至七元,明年上看十元,近來股價強勢,值得留意。

 

重電族群方面,王韋閔看好華城、中興電、士電的投資機會。士電搭上台電電網強韌計畫及美國政府的兆元基礎設施投資,重電業務訂單爆滿,訂單能見度高達三年,看好今、明年營運皆有雙位數增長,並探索在泰國建立新廠的可能性;另外,士電也積極進軍美國充電樁市場,並計畫拓展日本市場。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為因應需求,將湖口廠擴產計畫提前至今年年中開出,長期營運樂觀,今年EPS上看六至七元,目標本益比可看到二十至二十五倍。

 

而中興電在高壓GIS設備享寡占優勢,雲豹裝甲車弊案官司無礙本業發展,其在手訂單已接近四百億新台幣,訂單能見度看到後年。今年預估EPS超過八元,依舊是重電族群中評價最低者,後續觀察投信法人是否回歸,將是推升評價的關鍵之一。

 

此外,去年全年無遊戲大作及改版的遊戲股橘子,隨著今年有《新楓之谷》大改版,代理上線產品在第二季有《波拉西亞戰記》、第三季是《救世者之樹M》在三作齊發的貢獻下,比起去年將迎來強勁成長,預計今年營收將挑戰一八年營收高峰一四○億元,EPS上看七至八元,也值得關注。

 

至於第二季修正機會大的理由有三點,首先是輝達AI伺服器H200晶片七月量產,可能會有產品轉換的空窗期,本來想買H100的,會等記憶體容量更高的H200,因而使得四、五月下單量轉弱。其次,是大股東持股變動的申報門檻從一○%降至五%,將從五月實施,因此大股東們不排除四月就開始調整。第三就是美國降息動態,隨著三月降息預期延後到五月,大盤處於短空長多格局,加上第一季底適逢財報公布,因此預料第二季台股將顯震盪,也是檢視持股、伺機低接好股票的時機。

延伸閱讀
100萬買台塑(1301),14年滾出1400萬!操盤30年大師:「抄底4心法」比存股賺更快
100萬買台塑(1301),14年滾出1400萬!操盤30年大師:「抄底4心法」比存股賺更快

2021-11-08

40歲上班族月薪7萬嘆「工作15年沒存多少錢」!3招打造「不再為錢焦慮」的超強理財術
40歲上班族月薪7萬嘆「工作15年沒存多少錢」!3招打造「不再為錢焦慮」的超強理財術

2021-10-27

50歲夫妻月賺18萬,存款只有3萬?拯救2萬人家計的理財大師:答不出這3個問題,很難留住錢
50歲夫妻月賺18萬,存款只有3萬?拯救2萬人家計的理財大師:答不出這3個問題,很難留住錢

2021-10-25

00878、00922、00687B…用ETF存退休金怎麼配最好?達人:這樣操作能翻6倍「輕鬆滾出1620萬」
00878、00922、00687B…用ETF存退休金怎麼配最好?達人:這樣操作能翻6倍「輕鬆滾出1620萬」

2024-12-19

00922含息報酬率35%!男大生拿467萬All in「1年能賺200萬」,每張才2萬存股很有感
00922含息報酬率35%!男大生拿467萬All in「1年能賺200萬」,每張才2萬存股很有感

202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