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台灣GDP成長率預估達5.88%,意味明年基本工資調漲幅度關鍵焦點。
依照以往參考經濟指標,外界預估漲幅將介於3-5%區間,換算基本工資每日約可增加24-40元,最多可買一杯手搖飲。
由於今年有疫情衝擊,台灣產業發展呈M型化,製造業表現亮麗、但內需餐飲服務業生意慘澹,該怎麼調、調多少、及配套措施成難題。經濟部長王美花昨開口定調,經濟表現佳,「基本工資很難不調」。
據了解,基本工資審議會考量疫情衝擊,傾向「觀望」、延後召開審查會,待近期餐飲、零售等服務業逐漸回溫、10月振興券將上路後再討論。
以往,基本工資審議會以「經濟成長率」與「重要民生物資」,作為基本月薪、時薪調漲的指標。
今年經濟成長率上看5.88%、重要民生物資漲幅也超過3%,漲幅估介於3-5%區間。
此外,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主動責令人事行政總處,重新評估軍公教調薪案,政府帶頭調薪也讓勞工基本工資調漲勢在必行。
(詳見:你被調薪了嗎? 軍公教、勞工明年薪水雙漲有望 一表秒懂10年誰薪水沒漲!)
基本工資怎麼調?朝向月薪、時薪脫鉤
台灣薪資調整制度沒有以產業別分,只要適用勞基法的勞工就一體適用基本薪資的制度。
文化大學勞動暨人力資源學系教授李健鴻指出,基本薪資過去並無時薪、月薪差異,自2012年開始,因製造業勞工多高於基本工資、內需服務業許多人卻是時薪制及非典型勞工,且薪水普遍偏低,為提高特殊行業別勞工基本待遇,因此將時薪與月薪脫鉤,增加調薪制度的彈性。
此次,疫情衝擊產業集中在餐飲、旅宿、批發零售等勞力密集型的內需服務業,這些慘業多為時薪制,因此將月薪與時薪脫鉤處理為可行作法。
臺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辛炳隆也指出,既有機制難以分產業別調漲基本工資,光是依照主計總處的產業別分類就有19個,實務操作上只會更多、難度更高,「唯一可做就是(月薪、時薪)再次脫鉤」。
舉例來說,金融業與餐飲業皆屬於「服務業」;服務業別中,電商與零售實體店面都同屬「服務業」中的「批發與零售業」,今年電商與實體店面業績差異大,也難以比較。
10月振興券上路後再調,對勞工較有利
辛炳隆指出,台灣緩步降級後,商圈、旅遊景點近期人潮漸漸回籠,加上10月振興五倍券將上路,在沒有重大疫情爆發的前提下,預估能刺激台灣內部消費,估內需服務業將有顯著反彈,屆時經濟情況將更明朗,所有產業景氣變好,調幅可能更高,「晚點調、振興五倍券上路後,對勞工較有利」。
若在9月就召開會議決定調幅,基本工資調幅就要考量內需服務業的「慘況」降低調幅。
「薪資補貼」配套措施考驗社會接受度
目前,經濟部表示基本工資調漲將寄出「配套措施」。辛炳隆舉韓國大幅調漲時薪的先例,估可行方案之一為「薪資補貼」,即基本工資月薪與時薪不分產業別皆按照既定指標調漲,再由政府補貼部分產業的短期薪資調幅。
這樣的好處是,政府以短期公帑支出墊高全體勞工基本薪資調幅。
不過,以往由雇主掏腰包的薪水,卻要由公帑、全體納稅人支付,嚴重考驗社會大眾的接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