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可見一種人,每每見面總聊工作,3句話離不開工作;特別是工作讓他感覺苦、難受、想離開、有志難伸、生活一團糟,以及他覺得自己失去尊嚴。可見的是,下回見面,他仍然如此抱怨多於滿足;更有趣的是,他還在原來那家公司。即使一邊抱怨、天天抱怨,隔天早上還是見得到他坐在辦公桌前。
有部電影,穿著Prada的惡魔(英語:The Devil Wears Prada),當劇中人物由安海瑟薇主演的助理,因為飽受由梅莉史翠普主演的老闆欺負、不適應企業生態、其生活與感情受到影響,因而萌生退意、辭去外人稱羨的工作。當劇情走到這,觀眾恨得牙癢癢的。
劇情繼續往下走,另一位在相同職場打滾多年的資深同事,面對老闆助理的哭訴時,他默默地聽完、也淡淡地說:當你的生活岌岌可危時,表示你的工作已經開始上軌道。劇情自此呈現180度大轉彎,直至劇終。
這部電影獲得共鳴之處很多,也有不少打動人心的金句;其中,「當你的生活岌岌可危時,表示你的工作已經開始上軌道」這句話,讓人印象深刻。看完電影之後的諸多評論中,這句話廣為流傳,辨識度與共鳴度最高。
有些話、金句、哲理看似正確,會讓人第一時間點頭稱是、頻頻認同;但是詳讀與思考,卻好像也不全然美好。在此,提供大家一個簡易檢驗的方法,試著將原先那句話反方向寫,若仍然正確,則原先那句話也不是那麼有意義了,不如初聞時如此讓人感到驚艷、全然美好。
不能確定這句話「當你的生活岌岌可危時,表示你的工作已經開始上軌道」反著寫,是否同樣具有共鳴且觸動人心?若將這句話反著寫:當你的工作岌岌可危時,表示你的生活已經開始上軌道......若是工作岌岌可危,估計生活也不會太好過。讀起來,好像還是前面那句話比較能夠說服人,更能讓人感到驚艷、全然美好。
細讀這段文字,儘管是頗感負面的文字,卻好像反而讓人產生力量!會這樣說,並非是想安慰大家,也不是要大家拿著生活品質換取工作發展,更不是要勸告大家為了工作,非得將生活搞到岌岌可危。但,有時候,人生事實會不會就是這樣?!
努力工作,犧牲生活,會不會在本質上是連結在一起的?
你們會問,難道上軌道的工作就會讓生活岌岌可危?上軌道的工作非要犧牲生活?上軌道的工作與生活不能兼顧?或者,上軌道的工作與生活不能取得平衡......大家有沒有發現,越往下(後)想,越發覺得:其實上軌道的工作應該可以與生活和平相處!上軌道的工作與生活,特別是指你們所期待的生活,二者之間應有一個放諸四海皆不準的平衡。
事實上,想要將生活過好,在這裡,更聚焦且具體的說,指的就是所謂經濟生活,而工作,在普羅大眾的認知裡確實是維持生活、甚至是優化生活的一種手段。乃是透過經濟能力達到生活水準,還可以解釋為個人購買能力與物質慾望的權衡。
既然努力工作能夠優化生活,為何又會犧牲生活呢?我能提出的解釋是:上軌道的工作與生活之間存在優先順序。話說至此,或許已經有人已經明白,先將生活搞好、才搞定工作,抑或是先將工作搞定、才搞好生活,聰明人都能知道,絕對是後者「工作優先,生活次之」更能實現經濟能力與生活水準之關係。
當你的生活岌岌可危時,表示你的工作已經開始上軌道,這整段話,容許我新增2個字:規律;當你的生活「規律」岌岌可危時,表示你的工作已經開始上軌道。努力工作所破壞的、或者是犧牲的,應該是生活規律,而且是你原先習以為常的生活規律。因此,犧牲生活規律、通過努力工作、追求美好生活,這才是完整的三部曲。
舉凡大家所見過、讓人稱羨的生活,背後都有一段平靜努力卻無人問津的時光。通過努力工作、追求美好生活的路上,總有與己無關的人提出看法;而這些看法常常是充滿美好的願望,卻也存在難看的事實。
有時候,這些與己無關的人甚至會嘲笑,唯有等到努力工作、達到美好生活,才能讓這些譏笑變成外人羨慕、嫉妒與恨的苦笑。
有人是工作狂、有人是生活達人,有人投身工作、有人懂得生活,有人享受工作樂趣、有人經營生活情趣;這其實是一種選擇,或許不太可能二者兼備。就像是我不能確定被大家認定是工作狂的那個人,本身是不是一位生活達人、也懂得生活、還會享受生活情趣?反之,亦然。
回到文章開頭,職場可見一種人......到頭來,儘管一邊抱怨、天天抱怨,隔天早上還是見得到他坐在辦公桌前。無論他感覺有多麼不舒服、感到委屈,甚至覺得自己失去尊嚴,但,除非他能說走就走,否則別放大自己的尊嚴。
不少讀者看完文章後,會透過管道搜尋我、與我聯絡,詢問關於專欄文章問題、疑慮、還有提出挑戰。估計這篇文章被一些特定讀者看到了,肯定會問:換成是我,真能說走就走嗎?
我能!因此至今仍然保有尊嚴。至於為何我可以說走就走?這應該是下一篇文章的引子了,別急,過些時間就能看到。我比較感到納悶的是,為何我需要離開工作呢?
對了,這部電影裡,資深同事對著安海瑟威所飾演的老闆助理又說了一句話「等你私生活全毀的時候記得告訴我,這表示你要升官了。」你們說,這樣氣不氣人。
作者簡介_ 吳錦錩Peter Wu
台大國際企業學博士。現職身份多元、角色互換,除了專業,也講人生,享受自由。臉書:吳錦錩Peter 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