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七四年二月十日,英國醫師李斯特寄信給證實微生物會致病的法國科學家巴斯德。
當時,他們都飽受酸民嘲笑;而這封信,是微生物學、醫學領域有大幅進展的關鍵之一。
愚蠢的人除了不知道自己愚蠢,還會做什麼?嘲笑比他聰明的人!
聰明的人除了知道自己聰明,還知道什麼?知道欣賞別人的聰明!
一八七四年二月十日,一封信從英國寄給法國科學家巴斯德,信中寫:「感謝您證實了微生物致病學說。因為您的理論,我才能順利提倡手術消毒」。寄信的人就是現代外科醫學之父約瑟夫.李斯特(Joseph Lister)。著名的漱口藥水「李施德霖」(Listerine)就是以他命名。
一八二七年,李斯特出生在倫敦城外,家裡信貴格教派,生日禮物都送聖經。爸爸愛好研究顯微鏡,李斯特從小用顯微鏡觀察多樣的自然世界。
因宗教背景讀不了劍橋和牛津,到倫敦大學學院,那裡的學生不用參加「國教禱告」。他想做醫師,室友是外科醫師利斯頓(Robert Liston)的助手,所以能看利斯頓執刀的乙醚麻醉手術。
這之前的外科手術台像屠宰台,沒有麻醉,病人劇痛哀號,醫師得心狠手快!那個年代,仕族醫師和外科醫師涇渭分明。仕族醫師是出身良好的精英,有的甚至不問診;外科醫師是師徒制,有的甚至不識字。
利斯頓是著名神醫,神在他「刀快」。他有特製的手術刀,鋸掉一條腿只要兩分半,搶在病人痛到喪命前結束。
有了麻醉,醫師可以好好動手術了吧,為什麼術後死亡率不減反增?「無痛」讓醫師做更多侵入手術,當時不知道有「細菌」,反而讓病患感染死亡。
曾經醫師不洗手
感染死亡率居高不下
醫院環境有多糟?醫師手不洗,穿著染血的手術衣不換,手術器材不清潔,醫師用身上的腥臭味證明身經百戰。有錢人寧可在家裡餐桌動手術,因為手術成功也沒用,感染還是死。醫師也可能不小心劃傷手指,感染喪命。醫院是讓死神點名帶人走的地方,人們叫醫院「死亡之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