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他從月薪3萬3銀行約聘小助理,4年後跳槽月薪破10萬:10年前求職時,希望有人告訴我的事

他從月薪3萬3銀行約聘小助理,4年後跳槽月薪破10萬:10年前求職時,希望有人告訴我的事
圖片僅示意,非當事人

2021-06-25 10:27

前幾天跟同事閒聊,才發現原來已經進入畢業季節了,於是想說來聊個畢業話題好了。但是因為畢業生種類繁多,從博士生到幼稚園都算,所以也會分成好幾個不同的對象去聊聊(連大班生都不放過啊你…)但是還是先對最「徹底」的畢業生,也就是你已經要完全脫離學生身份準備進入職場的族群,分享一些心得。

 

這些當然只是我個人的看法,也肯定存在我個人的偏誤(bias),但有很多是畢業工作幾年後,深刻希望我剛畢業的時候,就有人告訴我的。甚至還有一些,是我這1、2年的體悟 -可見即使都已經畢業10幾年了,還是能夠感受到當年的青澀,跟如果時間倒回,也許可以做的更好。

 

因此,姑且聽之,然後找出適合你/妳自己的部分吧!

 

第一份工作不要在意薪水

 

我知道第一個建議聽起來就非常「何不食肉糜」,但先別急著按angry,這其實是一筆可以被驗證的算式。

 

我們先來試想一下這個情境:

 

假設有一份可以累積實力、又具有前景的工作,但是起薪可能只有3萬3、又幾乎沒有獎金,跟一份起薪4萬5、業績獎金讓你有機會年領20個月,但你其實不是特別喜歡、又不是特別能打好基礎的工作呢?即便多麼喜歡學習的人,算了前者一年的薪水大概就是40萬、後者卻很可能一年能領90萬,很難不被收入影響決定吧?

 

但如果把時間拉長來看:90萬的工作,因為要持續靠業績賺取獎金、並且又不是打好基礎後業務就能逐漸穩定的工作,很可能10年之後,薪資還是在百萬出頭。反之如果3萬3的工作可以讓你打好基礎,10年間慢慢加薪到7萬5以後,兩者就準備要開始黃金交叉了。

 

你說怎麼可能從3萬3加薪到7萬5呢?

 

還真的有,就是我本人,而且是在同一個公司的同一個部門裡。我把創業的公司結束掉,去銀行應徵小助理的時候,薪水就是3萬3,而且還是約聘人員 - 意思是,從嚴格定義上來說,我並不是那間銀行的員工。

 

我到現在都還記得,剛入職沒多久,碰到中秋節的時候,我眼巴巴的看著其他正職的同事領到接近一週薪資的中秋節禮金,而我只拿到人力派遣公司給的莫名月餅……裡面的餅,還因為潮濕有一點軟掉……

 

但直到我不到4年後要離職之前,我在那間銀行不但轉正職,而且已經被升遷2次,年薪更是已經接近百萬。而我去北京私募基金的月薪,也是接近3萬3,只不過是從台幣變成人民幣。

 

我到北京之後,還聽過更勵志的一個故事,是同樣在北京工作的一位大哥的親身經歷。

 

他本來在台灣某大型證券商,從最基層研究員做起,後來大陸的金融市場起來了,他身邊很多人立刻西進。但他沒有,他選擇留在那間券商把底子打好,一路從研究部門主管再做到基金經理人。後來被挖角到大陸一個大型信託公司擔任好幾支基金的主管,年薪500萬起跳,當然是人民幣。

 

我聽他說這段經歷的那一年,他剛剛滿40歲。

 

當然我必須說,這一切不會是憑空掉下來的。以我自己的例子而言:在那3年多的時間,我很努力、非常非常努力(自己誇),我甚至可以在公司加班寫報告到9點半後,再去誠品唸書到12點再回家。

 

關於這個努力的過程,可以之後再提,但我想強調的是:其實天空一直都在那,差別在於你的翅膀夠支撐你飛得多遠。所以其實不要擔心起薪低,也不要覺得「怎麼可能薪水會漲的那麼快」,其實只要有實力,全球都可能成為你的舞台,薪資也會跟著匹配達到國際性水準。

延伸閱讀

「父母需要人照料,我該辭職嗎?」比起子欲養而親不待你更該懂:家人不等人,職場更不等人
「父母需要人照料,我該辭職嗎?」比起子欲養而親不待你更該懂:家人不等人,職場更不等人

2021-03-31

人要離開公司,老闆才驚覺自己的好!52歲遲來的加薪:職場上,太好用也是一種錯
人要離開公司,老闆才驚覺自己的好!52歲遲來的加薪:職場上,太好用也是一種錯

2021-02-20

盧廣仲30歲意外被封殺給我們的職場3啟示:有一種失業,不是你不努力,而是你太優秀
盧廣仲30歲意外被封殺給我們的職場3啟示:有一種失業,不是你不努力,而是你太優秀

2021-01-14

很怕一退休活2年就掛掉...拋60萬月薪,前外商老總45歲選擇退休:我的人生不能只有工作
很怕一退休活2年就掛掉...拋60萬月薪,前外商老總45歲選擇退休:我的人生不能只有工作

2020-12-18

從月賺50萬的輪胎老闆,淪為一天開18小時的計程車司機...他苦扛一家四口生計:每月開銷10幾萬怎麼省?
從月賺50萬的輪胎老闆,淪為一天開18小時的計程車司機...他苦扛一家四口生計:每月開銷10幾萬怎麼省?

2020-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