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對螢幕、科技產品和其他有礙專心的事物成癮,我們的專注力已不如前人。
我的朋友布萊恩告訴我,他的女兒十幾歲時曾罹患憂鬱症,他差點就要失去她了。
布萊恩和妻子安娜看似養育了一對模範孩子,他們兒女的表現都比同齡孩子更優秀。孩子在校成績很好,結識許多朋友,也都非常適應校園生活。
布萊恩和安娜一直對孩子相當放心,直到小女兒升上國中。莫妮卡開始翹課,拒絕上學,甚至不願起床。
焦慮症和憂鬱症同時將她吞沒,那時她的狀況真的很糟。由於她錯過太多堂課,幾乎要被退學,而且她也沒有意願要回到學校上課。她的父母非常無助,於是開始尋找原因。
莫妮卡每天都把自己關在房間,什麼事也不做。她不看書,不登入社群媒體,也不看電視。
幾乎從一開始出現這些行為,布萊恩和安娜就立刻安排她接受治療,並嘗試各種方法來幫助小女兒。可惜那些治療都沒能見效,他們甚至覺得就快要失去她了。
隨時可互動,卻讓人更疏離
出於絕望心情,他們把莫妮卡送去位於美國西北部的一所女校就讀,這間學校專門幫助有成癮問題、行為問題以及其他創傷的女孩。學校實施嚴格規定,在寄宿期間,學生不能使用社群媒體或科技設備,如果有人違反規定就會依校規懲處。
嶄新的學校生活拯救了莫妮卡。她終於擺脫憂鬱症,現在也變得比較有活力、更專注,因為她現在懂得利用規則和策略來控制自己的行為。除非她能打破循環,才有可能回到以前的學校上課。
看來社群媒體是導致她得憂鬱症的主要催化因素。
過去她會「無時無刻」感到有壓力──她得不斷更新動態、發照片、按讚,以及累積登入天數。她無法逃離,就好像整天都在學校上課一樣。她的認同感正來自於每天與同儕的互動。可是諷刺的是,這種隨時隨地的互動,造成人與人之間的疏離。結果,莫妮卡深陷這種可怕循環之中,無止境的焦慮及憂鬱快令她窒息。
上次我跟這位朋友聊起時,他的小女兒就快從寄宿學校回家了。不過在她回歸原本生活之前,她必須擬好個人計畫來處理青春期的各種日常狀況,比方說如果朋友約她出去聚餐,當朋友都透過智慧型手機使用社群媒體時,她該怎麼做。
她該怎麼做才能抵抗使用社群媒體的行為?如果朋友老是在使用社群媒體,她可以怎麼做?她該怎麼說不,並設定界限?
以前莫妮卡總是用社群媒體跟其他人互動、在別人的貼文留言,以及發布自己的貼文。她要每個人都「按讚」她的貼文,所以展現生活中能吸引他人的一面,但這些都使莫妮卡的壓力超過負荷,導致罹患憂鬱症和焦慮症。
她活得十分不開心。當布萊恩和安娜察覺到不對勁時,他們才恍然大悟,她會做出這些行為都是受到父母許可,他們認為現在的青少年都手機不離身,所以莫妮卡這麼做,當然也沒有關係。
被嚇壞的家長
令家長們擔心的是,不只有莫妮卡遇到困難,其他孩子也經常遇到這類情況。我們已經可以想見,未來與科技的接觸機會只增不減,而家長得更費心保護孩子。
以前學生下課後,就可以把課堂裡的焦慮和壓力拋諸腦後。這原本有一道明確的分界線,但現在已不存在。
我的兒子告訴我:「爸,我們總是在上課,因為我們還是保持連線,就算在家裡也像在學校一樣。」他說的沒錯,這就是我們的現實生活。
留言、按讚、分享和貼文,都讓孩子覺得自己得持續「上線」並被他人認可。讓他們覺得自己老是在上學,是因為這些原因:
.寫線上功課及透過網路交作業。
.參與線上討論版,學生必須上線並完成互動,才能完成功課。
.老師用電子郵件聯絡和發家庭作業。
.要求閱讀線上書籍和文章。
.學生依賴筆記型電腦,甚至從小學生就開始使用。
.無法中斷的線上霸凌情況(即便孩子回到家,也無法逃離校園內的霸凌行為)。
.其他學校和(或)學生在網路上,對運動隊伍和活動發表負面貼文和辱罵文字。
孩子為何會如此容易對科技成癮,是因為他們的大腦還在發育中。我們都知道,青少年還無法熟練地控制衝動,對同理心也還懵懵懂懂。在青少年時期,大腦有著無比的可塑性,同時也很容易受到環境影響。
神經學家認為,青少年擁有所謂的「過度活躍的風險及回報取捨機制」(hyperactive risk-reward system),這很可能正是造成他們容易對科技成癮的原因。
美國堪薩斯大學心理學教授保羅.阿齊利(Paul Atchley)認為,人們在20歲之前,負責幫人們集中注意力及理解人類情緒的大腦部位尚未發育成熟。
阿齊利教授在接受《時代》雜誌訪問時提到:「在十來歲的時候,訓練大腦前額葉皮質不要太容易分心,是很重要的事。我們從研究中發現,年輕人很容易分心,而且對他人的情緒感受較不敏銳。」不過,由於現在的孩子太容易受到這些科技玩意的干擾,訓練他們的大腦想必會相當吃力不討好。
本文摘自今周刊出版社《零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