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館長劉仲成主持的Youtube 頻道「館長書房菜」,教您直接看透成功,藉由許多真實案例及科學研究結果,以科學家的角度揭開成功的定律和公式,讓您可以直接套用公式找到成功的答案!
你有發現嗎?不論是實體或網路書店的暢銷排行榜中,總是有幾本「心理勵志」類型的書籍能夠從茫茫書海中脫穎而出。其中,「成功」便是一項自古到今眾人都想一探究竟的主題。
「要怎樣才能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雖然嘴巴不願意承認,相信這些問題都曾經出現在你我心中,「館長書房菜」為大家介紹的這本書《成功竟然有公式:大數據科學揭露成功的祕訣》,將用科學家的角度,蒐集來自多種領域的數據進行大規模分析,發展出一套放諸四海皆準的成功定律。最後歸納出成功五大定律,為您揭開成功的秘密公式。
成功第一定律:成功的關鍵,不僅僅在於本身優異的表現,更是在於人際、在於眾人對你的表現有何感受。
辛勤努力,是成功最基本的條件,這一點大家都知道。但為什麼有些看起來應該要成功的人,就是無法實現夢想?就作者巴拉巴西的觀點,他認為問題出在沒有好好經營人際關係,沒有善加利用社群力量行銷自己、掌握更多表現機會,簡單來說,想成功,就要學會搭起人際的橋梁,才能為自己創造更多可能。
成功第二定律:表現有上限,但成功無上限。
以紅酒大賽為例,有位釀酒師哈吉森,他釀的酒在一場比賽拿到金牌,在另一場卻慘敗而歸。他感到非常困惑,於是決定做個實驗。表面上評審們依序品嘗不同酒莊的參賽紅酒,但實際上喝的都是同一瓶紅酒。實驗結果顯示,只要進入決選的紅酒,連評審專家都無法分辨高下,最後就是運氣決定獎項!
很難想像吧!當評審無法從作品的表現定優勝時,最後的決定很有可能是基於運氣、時機、整體印象或偏見等這些無法控制的因素。但光是少數接近上限的那群人,就很有可能帶來不成比例的成功,例如小賈斯汀、泰勒絲和女神卡卡加起來的收入,大概可以把整個音樂市場的一半收入帶回家。沒有錯,成功第二定律就是這麼殘酷,獲得的成功與報酬顯然沒有上限,這說明了表現與成功之間,不成比例的關係。
成功第三定律:過去的成功X適存度=未來的成功
想要大成功,最好的方式就是先得到一點點成功,菜鳥演員要是能夠在一部電影中嶄露頭角,拍片邀約就會接續而來;再舉個例子,讓孩子愈早開始閱讀,愈能養成看書的好習慣,孩子一旦習慣看書,長大的過程累積的閱讀量和知識就愈來愈多,這就是「優先連結」的概念,知識會帶來知識,成功會帶來成功,早期就奠定好的基礎,會讓你淺嘗成功的美味,但想要更上一層樓,只有提升適存度,也就是提高你的競爭力,展現你的獨家優勢,將過去所累積的成功和適存度結合,就離成功不遠了。
成功第四定律:成功的團隊需要多元領域的合作,但功勞往往只歸屬於特定個人。
一部成功的電影,取決於編劇、導演、製作、演員、剪輯、音樂等劇組人員的通力合作,但往往我們習慣將成就歸於個人,像是史蒂芬.史匹柏拍的《侏羅紀公園》。偉大的作品背後是由眾多人員合作完成,當然我們不能否認每個團隊中都需要一位靈魂人物,研究顯示愈是由單一領導者來主導團隊,就愈成功。但如果你也想在自己的領域成為賈伯斯,那就不能老是待在團隊的庇護和光環之下,你需要做的是打響自己的名聲,把握各種能讓自己發光發熱的機會。
成功第五定律:堅持下去,成功隨時都可能到來
一般人普遍認為,創業要趁年輕,較創新或具突破性的想法,也大都出現在職涯的早期。作者的研究團隊分析了將近四千萬份科學刊物,從中了解科學家的職涯發展,結果證明,之所以在早期得到突破的比例較高,不單是因為年輕人較有創意或本錢,而是他們願意嘗試的動機較強烈、嘗試的次數也比較多。因此可以得知,成功的機率,與年紀或職涯沒有太大的關係,而在於我們是否願意不斷地嘗試突破、持續地耕耘努力。
現在我們知道,每個成功故事的背後,都是這些成功定律在運作,儘管定律證實有些事真的很不公平,有些事不是我們能夠控制的,但至少我們可以利用這些定律來檢視自我、掌握先機,找到最合適的策略協助自己或協助他人走向成功。
看完成功的五大定律,作者巴拉巴西提出的成功公式就是S=Qr。
S代表的是Success成功,如果r代表的是點子和想法,那你認為Q代表的是什麼呢?想一想,再去書中找答案吧!如果還想知道更多成功的秘訣,可以參考下列這類書籍。想看更多接地氣、生活化,紮實的知識和有趣的觀點,也請持續鎖定「館長書房菜」https://reurl.cc/ynKpxE。
※相關書籍推薦
巴拉巴西《成功竟然有公式:大數據科學揭露成功的祕訣》/天下文化
里奇.卡爾加德《大器可以晚成:當世界沉迷年少得志,耐心是你成功的本事》/先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