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過程中,面試是相當重要的環節,不僅可讓主考官透過當面對談,好更了解求職者,包括「為何應徵這份工作」、「為何選中這家公司」等,薪水—「希望待遇」也絕對是面試的最大重點。
不過,當對方問及上一份工作的待遇,面試者該據實回答嗎?還是要「低薪高報」呢?相信不少人都曾碰過這樣的狀況題!
日前有一網友在社群平台Dcard上苦惱發問,「面試問上一份工作薪水多少?」原PO指出,自己的上一份薪水是領最低薪資23K,但實際的工作內容在外面可以開超過3萬,現在要找下一份工作,當新公司詢問先前的薪資,應該要怎麼回答比較妥當。「該誠實回答,還是不要報太低?應該介於多少比較好?」
文章一曝光立刻引發熱議,不少人以過來人的經驗建議,其實可以不要透露的,「因為說實話會被壓價格,說謊話又經不起查驗,不如跟對方說不方便說」、「先試試看不要透露,直接說『我的預期薪資是...』」、「如果還沒拿到offer我通常死都不說」、「說有簽保密合約不方便透露」。
不過,也有另一派聲音認為應該要「實話實說」,不要欺騙新公司,「你誠實回答,對方開3萬以下你不要到職就好了」、「其實是查得到的,資料查核的公司可以打到前公司跟HR確認的,我是覺得老實講會比較好,然後再說你期望的薪水」、「有些公司會要求提供薪資證明喔,所以老實回答就好」、「誠實回答啊,如果你很想要那份工作的話,不然查到就一秒掰掰了」。
薪水怎麼談? 求職專家洪雪珍:人資看履歷這6大重點
如果想要進入面試階段,就得先通過人資那一關,這時彰顯出「履歷」內容的重要性。
過去《今周刊》曾報導,暢銷職場作家洪雪珍指出,第一個看你的履歷自傳是人資部門,多數履歷在人資這一關就已經被丟進垃圾桶了。除了條件不合適的履歷外,還有一種履歷會永不見天日,到不了用人資部門那一關,那就是「問題履歷」。
由於工作關係,洪雪珍與人資主管經常有第一手接觸,這才發現他們在看履歷自傳時,有一套長期養成的高階人工智慧,像FBI探員一樣,可以從字裡行間找到蛛絲馬跡,聞出「怪味道」,也不一定是錯誤,但是只要具備「合理懷疑」的條件就是等同有問題,極有可能就直接丟進垃圾桶。
她提出6個求職者容易誤踩的地雷,提醒大家小心為上。
1.薪水範圍太寬
求職者在填寫履歷時,面對「希望待遇」都會遲疑再三,最後多半填「面議」或「依公司規定」,認為這樣比較保險,可是也有求職者不信邪,勇氣十足的填了,那兒知道真出包。
因為過去領5.5~6萬元,求職者寫希望待遇是5萬~7萬元,為了轉換跑道順遂,前後各拉寬5000元,自認為可以廣泛適用更多企業。可是人資不這麼想,他們認為薪資拉得太寬,表示行情不明確、定位不清楚!
2.未填家中電話
現在年輕人靠一支手機走遍天下,如果不是跟爸媽要生活費,大概連家裡電話都忘了吧?履歷上未填家中電話,很正常啊,可是有的人資不這麼想。
第一個閃進他們的腦子裡,竟然是「萬一在公司出事,跟誰連絡?」「萬一沒來上班,又不接手機,打到那裡去連絡他?」這些萬一讓人資充滿不安全感,好像家中有裝電話,就如同去警局申請良民證一樣,可以對人格掛保證。
3.學校肄業
微軟的比爾蓋茲、fb的祖克柏都是輟學生,被年輕人視為偶像,可是在台灣,學歷掛著肄業二字可是大忌諱!人資的反應是「是因為愛玩嗎?」「是因為書沒念好嗎?」他們擔心這樣的求職者不可靠,二話不說就刪掉這份履歷。
4.薪資不一致性
曾有一位求職者寫了4項工作經歷,其中3項有填薪資數字,1項暫不提供,這也能引起人資的疑心,因為不一致,留下了破綻。人資看履歷時,焦點不是放在有填薪資的3個工作經歷,而是盯著未填寫薪資的工作經歷,「為什麼獨獨有這1項未填寫,是不是出了問題,不敢填寫薪資?」
如果4項都暫不提供,反而可以過關……
5.相互矛盾性
在履歷的「希望應徵職務」欄,一位求職者總共勾選五項職務,其中四項是一般職,一項是主管職,人資的解讀恐怕要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既可以當主管職,又可以做一般職,這是定位錯亂!」一個有資歷的人還會犯這個矛盾,表示不了解自己的實力,也缺乏自信心,公司怎麼能錄用?
6.不會算術
一位應屆畢業生在填寫履歷時,總年資勾選1~2年,後面列舉3項打工經驗,各是3個月、4個月、3個月,合理推測應該是還有其他工作經歷,而這三項是求職者覺得較具代表性才列舉出來。可是人資不這麼想,一位看完了履歷說:「工作經歷沒填完整,其他工作有什麼問題嗎?」另一位人資卻想成「不老實!想詐騙年資,被我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