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雜誌有一篇報導寫到藝術師范承宗,描述他讓老工業透過新面孔呈現在世人面前,日前有機會參加承宗分享會,聽到現場演講中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話:
「很多人問我創作靈感從哪裡來?我的靈感從傳統來。每次去拜訪一位老師傅,我就將它的形狀、材料、方法記錄下來,每一次創作時,就從這些資料庫中隨機取出,創造出新的作品!」
這個想法很有意思,以前也有人問我,為什麼可以寫這麼多文章?我仰賴的也是一本隨身筆記本,隨時記錄重要的靈感資訊,尤其是現在手機非常方便,如果不方便寫下,也能透過拍照的方式。
重點就是,隨時記錄及整理。
這個想法,也可以應用在各種創新事業上。今天設計小旅行,很多人直覺想到,將每個有特色的店家串連在一起,就可以完成一趟精彩行程。但如果我們可以先分析整理出各個店家的元素,就可以根據客戶需求,設計出各種不同系列的路線,即使只有在一座城鎮,也可能創造出數十種玩法。
這些不同玩法,帶動該城鎮或村落的知名度,同時吸引更多遊客前來造訪,讓原本很普通的走馬看花,變成可以真實互動並留下紀錄的深刻體驗。
過去十年來,我在新竹地區推廣在地文化旅行,成立旅遊社群平台「瘋城部落」,光是將軍村這個地方,就開發出至少三種特色行程。
-
眷村故事:介紹將軍村歷史由來,以及開放圖書資訊園區的演變,帶領遊客認識生活學、大地學、修復學及慢食學。
-
攝影美學:從立功社區走訪眷村真實存在的記憶,拍攝社區共同的創作記憶,在走到將軍村整修過後的園區,欣賞新與舊、修復與當下之美。
-
大地生活:帶家長孩子共學大自然課程,一起認識我們栽種的食物森林,並且了解樸門農法的運作原理。
其實這些行程的共通點都是「將軍村」,但透過各種觀察蒐集來的靈感,再加上客戶實際需求,就能設計出各種路線,讓每個人參與其中。
在承宗演講中,還有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他將每次拜訪老師傅學到的技巧,按造型狀、材料、方法分門別類,建構了一套完整資料庫,跟我創立的「樂寫」平台不謀而合。這麼多年來累積了大量學員文章資料庫,按照主題、文體及地點分類,將最精華的文章整理在網頁上,每次一有出書的需求,就可以在資料庫中撈取文章,集結成冊。
這五年來,每年至少都有一本產出,其中一本《樂遊台灣》由四塊玉文創出版,目前各大書店都有販售。這些系統化的建置,讓文章產出源源不絕,最重要的是,每一屆學員都可以透過這龐大的資料庫,學習前輩們寫作的技巧,並且閱讀由教練修改過的佳作,讓他們的寫作技巧更上一層樓。
這些資料庫的累績,都是珍貴的資產,也是一群人共同創作累積的智慧及經驗,承宗這麼多年來,不斷將傳統技藝轉換為藝術高峰,在國際舞台發光發熱。我們或許無法成為他,但每個人都可以從各種生活觀察中,建構出獨一無二的個人資料庫,或許哪一天,你將會應用在自己生活中,創造出新的「作品」。
因此,不要再抱怨找不到靈感了,向傳統學習,向自然學習,永遠不嫌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