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內搞那麼多年,年輕人新創仍難孵出獨角獸?」剛看到有人寫這題材,突然很有感觸啊!
我自己剛好就是在被譽為「國內新創的黃金年代」,約2010~2012年左右、還沒畢業就出來開公司,我開公司至今的歷程,可說是一邊看著「大時代的眼淚」。
但也正因為如此,我個人對於「為什麼國內搞不出獨角獸?」這個話題,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你說政府和校園沒有大力支持嗎?
別傻啦!
回想「那幾年」......從各縣市政府到民間、就連各大專院校都砸下天文數字蓋出一堆「創新育成機構」和「新創孵化器」,號稱不用還的「創業補助金」滿天飛舞,眾多橫空出世的「創業導師」、「高獎金創業比賽」、「新創團隊媒合活動」,一時間,相關名堂比夜店PARTY還多啊!
但真要說起來,箇中九成九都是補助燒完就GG,創辦人很快就回去當上班族,縱使一堆憑藉挹注支持、失敗率還是高到爆炸。
恰好那時我身處圈內、朋友圈都嘛是同路人,親眼所見快速死掉的原因,多是「打從一開始就毫無商業營利模式可言」。
說穿了,當時滿地都是數懷抱夢想的「創辦人」,把開公司當成「個人藝術創作」而非「實際打入市場需求並獲取利益」,想也知道,既不可能靠消費市場獲利、更難以從精明的VC投資者那邊撈到後續資金。
但平心而論,全世界總是做夢人多,以上小事絕對不算「國內沒有獨角獸」的決定性因素;至於談什麼「國內缺乏技術或整合創造性人才」,說真的也不是重點,整個亞州「填鴨教育」都一樣爛,真沒什麼好比爛。
事實上,那幾年光是我認識的強者朋友中,就有幾位做出來的「產品」被列為「新創中的新秀」,連我這種不太交際的邊緣人、都能認識到這幾位牛人,可見國內有實力能做出成績的強者還真不少!
但,後來呢?
強者中至少九成五以上,全都做出相同抉擇:「見好就收」。
差別只是,收多少罷了。
事實上,國內太少有人走到這一段,就連官方也沒啥機會去追蹤探討,為什麼這群厲害的創辦人明明還很年輕、身體腦力還在顛峰,大家卻都甘心見好就收?
我認為答案就在這四字魔咒:「財富自由」。
我沒開玩笑。
你去問任何一個身邊在工作的同儕,如果明天開始,你完全不需要上班,每月無條件發你10萬,每年穩定送你100多萬,你會想過什麼日子?
答案99.99%都是:「馬上辭職不要上班啦!」
其實這才是關鍵答案,只是從來沒人從這方向去探討過。
與其說這算「金錢誘惑」,倒不如說是「傳統價值觀的束縛」。
回想我們這一代,從小到大都被灌輸的思維,之所以咬牙工作、每天忍受龐大壓力,最終目的無非是為了「好好退休」,工作是為不用工作,乍聽起來哪裡怪怪的......但你摸著良心說,難道你不是嗎?
普通員工都這樣壓抑,更不要說「當老闆」的人,我們這一代的創業的老闆,就算每月能穩定賺個數十萬以上,絕對也是累到爆炸、365天沒啥休息。
若現在有人到我面前說:「你永遠離開現在公司,我送你下半輩子每月躺著領10萬領到死,當然,你還可以去做其他領域任何想做的事!」
相信我,我也會選明天立刻不上班!
記得當時,某新加坡創投曾說過:我國大多數年輕的創辦人「很容易被買下來」,當時還引發很多討論聲浪。現在看來,這句話一點都不假,雖然大家將「財富自由」當成一輩子的夢想,但看在資本家、特別是國際資本大咖眼中,根本「小菜一碟」。
以國內「財富自由-躺著月領10萬」最多人愛參考的基準,多會以「0050 ETF」穩健每年領息保守估計6%來推算,換言之,拿出約合「新台幣現金2000萬」就能把幾乎任何一個創辦人的夢給買下來!
一個未來估值可能破億的事業體,都還沒成長茁壯、任何人丟下2000萬就給收割去了,你認為這交易值得嗎?
不不不!我並沒有說,被收割的創辦人都有實際拿到2000萬、成功邁向財富自由現在躺著月領10萬,任意做自己想做的事。
更甚者,我身邊好幾位真實案例中,最終踏踏實實落入創辦人口袋的「現金」,恐怕還不到上述金額的一半、甚至更少,也一樣把公司賣了,不然呢?
也別嗆我們這些年輕創業者沒格局。單純就是從小到大窮怕了、拚到身心俱疲也差不多到了極限,除非背後有富爸爸、或家中一堆房子在收租;否則,看到更多人一輩子工作到瘋掉,數十年退休時候、根本也沒能達到「月月領10萬」不是嗎?
見好就收,你能說這是不明智嗎?
「努力工作,只是為了不用工作。」
獨角獸?
唉,還是算了吧!
作者簡介_沈道廷
澳堤數位行銷 總監
經營粉絲專頁「沈道廷」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