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興奮,大二大三的時候完全不知道有這個機會!」回想起報名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簡稱CIP)實習計畫的時刻,黃振剛笑說那時眼中只有風力發電產業的機會,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系畢業的他沒有替自己留下其他的工作退路,一股腦地要全力爭取錄取率不到4%的實習機會,如今的他已經是CIP水下基礎部門助理。
▲CIP臺灣區執行長侯奕愷、開發長許乃文、事務溝通經理陳思帆以及CIP年輕生力軍
在二〇一八年展開的實習計畫,是CIP深耕臺灣的重要起點。這個源於CIP臺灣區計畫執行長侯奕愷的點子,是他到臺灣後最關注的事情之一。
「(在英國)類似計畫出來的學生,現在都是主管層級。」CIP事務溝通經理陳思帆指出,為了培育在地專業人才,CIP決定將實習計畫帶到臺灣,作為深耕臺灣風電產業的基礎。這也讓臺灣的年輕學子們,有了一個全新的舞臺。臺灣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畢業、現任CIP場址調查部門助理的邱品堯就指出,地質工程科系畢業的學生,一般都會選擇到傳統的工程公司,「像是中興工程、世曦工程等等。」但離岸風力發電在臺灣的萌芽,讓他有了一個與過去不同的選擇。
▲CIP實習生計畫,左:王貫宇(國立海洋大學系統工程暨造船學系) 、中:黃振剛(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系)、右:邱品堯(國立臺灣大學應用地質所)
不走傳統職場路 海事工程挑戰吸引人
關鍵在於過去臺灣多數的地質調查,多屬於陸地上的地質分析,而少有對於海面下的地質研究。「這是一個全新的產業。」邱品堯很快意識到這個難得機會,經過團體面試與全英文報告的挑戰後,他與黃振剛、CIP海事工程部門助理王貫宇、CIP環境安全與衛生部門助理陳柔諭,從百人中脫穎而出,成為CIP實習計畫的第一批實習生。
▲王貫宇(國立海洋大學系統工程暨造船學系)
「以前(海事工程)就是大略聽老師講歐洲的經驗,但進來之後才有更深入的了解。」王貫宇認為,成為CIP實習生最明顯的幫助,就是可以實際了解海事工程的狀況。他以工程用船為例,過去還是學生的他,不會注意到租用國外船隻所需要的技術性考量,像是船隻具備的施工技術,以及在海上的運作極限等,「過去都沒有經驗,很多都是我們自己想像的。」
▲邱品堯(國立臺灣大學應用地質所)
邱品堯也分享了他的觀察,即便是船隻進行海面下地質的鑽探,在船上都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意外。「機器可能有問題、資料判讀可能不清楚、現場可能有海流的影響。」這些過去從課本上學來的技術,在實務操作上有太多的變異性存在,這也讓他加倍重視實務操作的學習機會。
不過對於這些實習生而言,更可貴的莫過於專業之外的學習。「進來之後,大家會灌輸一個觀念,就是『你要去挑戰任何人』。」王貫宇談起實習中遇到與過去經歷最大的差異,就是在這裡每個人都對風電產業充滿熱情,也因此不會在乎職位間的上下層級,彼此的交流直接且頻繁。
學習國外工程專業外 更重視工作文化薰陶
文化上的影響,也讓王貫宇在工作上有了優異表現。他指出曾經有一個承包案子,「他們提報的價格,我們提出來討論,重新計算了一次。」最終在他不畏懼與承包商溝通的狀況下,成功替公司省下了幾百萬的開銷。
事實上,可以接觸到風電產業的不同面向,更是CIP實習計畫的一大特色。「我那時候剛進來滿一年,經理就覺得我有能力處理一個合約。」邱品堯指出主管給了他很大且獨立的發展空間,在這個規模超過百萬元的合約上,他前前後後花了兩個月時間,從找承包商、法務、財務各個不同面向處理,在合約用字上更是來回確認,最終完成了這個重要案子。
▲黃振剛(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系)
在這個過程中,CIP主管也不是單方面地將工作丟給部門助理,而是會循循善誘在旁指點。「他們(主管)會很尊重你,也很願意幫助你學習。」黃振剛認為,這樣的環境讓實習生可以更樂於提出問題,並藉由與同仁的交流持續改善自身不足。
除了工作文化,與國外團隊的合作機會,也讓他們看見了國外工程人員對於「安全」的高度重視。邱品堯說明,每次登船檢查的時候,都需要跟船上人員確認船的極限,「了解風力大小、需要用多少噸油等。」但讓他驚訝的是,國外工程團隊甚至會表列各種意外的可能性,並詳細說明因應的標準作業流程。
「比方說,繩索沒有放好會撞傷頭,他們就會寫防範機制、繩索要怎麼收好,急救方式是什麼,緊急狀況下要聯絡什麼醫院或單位,還有這個狀況的負責人是誰。」邱品堯眼中的所見所聞,是他過去在臺灣幾乎沒有遇過的高安全標準,也讓他重新認識了海事工程該有的安全規範。
黃振剛指出,在CIP實習計畫的經驗,讓他有著非常廣泛的接觸,「以前比較專注在學習技術;在這裡會學到更多軟性的東西。」專業技術與工作文化的交流,讓這些實習生更加投入在CIP臺灣團隊的工作中。談起一年來的經歷,邱品堯有感而發,「要看的東西太多了,一個人,是做不來的。」
如今在CIP提供的舞臺上,這些實習生已漸漸成為臺灣離岸風電產業,不可小覷的一群人。(經濟部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