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是否動不動就跟同事比較,尤其特別愛跟同時期進公司的同事比較?例如,比較同期當中誰最早升遷加薪,或是同期當中只剩下自己還沒結婚等等。
人必須在團體中確認自己的地位,否則會感到不安。因此會拿自己的思維、能力、年齡、外貌等條件來跟其他人比較,瞭解自己的實力到什麼程度,判斷自己的意見是否妥當,試圖確認自己的地位。美國心理學家利昂.費斯廷格稱這種心理機制為社會比較理論。
像職場這樣的地方,會去評比一些沒有客觀判斷基準的事物,比方說工作的契合度、團隊合作的協調性、領導力等等。待在這樣的組織當中, 跟其他人比較是確認自己地位的最好方法,會想比較,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我們在跟別人比較的時候,會無意識地挑選那些跟自己程度相近的人,而不是那些與我們水準相去甚遠的人。學生就跟同學相比,家庭主婦就跟鄰居的家庭主婦相比,上班族就跟同事相比。這也是各位習慣跟同時期進公司的同事相比,而不是跟董事長相比的原因。
不過,比較的對象也不一定都是跟自己相近的人。要跟什麼樣的對象比較,取決於當事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首先,對自己充滿信心、自尊心也獲得滿足的人,會跟優於自己的對象相比。好比那些大自己幾歲,能夠當做模範對象的優秀前輩。像這種向上比較,通常是出於想要提升自己能力的上進心,或是想要確認自己進步程度的欲望。
然而,對自己沒有信心、自尊心受到威脅的人,習慣跟不如自己的對象相比,這是一種向下比較。也就是透過比不上足、比下有餘的心態來獲得安心感。
對親近的人評價較為嚴厲
各位有沒有炫耀過自己認識名校生或大企業員工,或是跟別人說自己認識某個名人?
例如炫耀自己的姊姊去巴黎留學,或是跟某個歌手攀親帶故之類的。我們之所以會對他們的活躍感到高興, 主要是可以透過沾光提升自我評價的緣故。
不過,如果同時期進公司的好友比自己更快升遷,我們還高興得起來嗎?這時候我們會對同時期進公司的好友產生對抗意識和嫉妒心,並且痛恨上司厚此薄彼,厭惡自己得到的評價不高。
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泰瑟分析這種複雜的情感,提出了一套自我評價維持模式的理論。
根據這個理論,自我評價的高低取決於三大要素:一是比較對象與我們的心理距離;二是比較項目對我們的重要程度;三是對方在該項目中的成績。
舉例來說,親朋好友在我們不看重的領域中獲得佳績,我們就會用沾光的方式提升自我評價。相對地,同一個對象在我們看重的領域中獲得佳績,這等於傷害到我們的自我評價,所以我們會批評對方,或是催眠自己那個領域並不重要,再不然就是努力提升自己的成績。總之,人都會用某種方法來維持高度的自我評價。
作者: 齊藤勇
出版:漫遊者文化
書名:圖解職場心理學:職場求生,不能只靠防小人!職場人際關係讓你腹背受敵,讓心理學家助你一臂之力成為職場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