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23歲出社會,60歲退休,代表你要在職場上奮鬥37年,這1萬3千多天,並不是每一天工作都很順遂,難免會發牢騷,這很正常,但如果一直抱怨,那職場上也很難闖出一片天。
文/曾筱茜
一個朋友在職場上倦勤,常聽到他抱怨工作乏味,後來聽聞他離開長達6年的行政工作,轉換新跑道。前陣子連絡上,才發現他又在找新工作,原來半年來他換了三份工作,一開始想擺脫行政工作的他,跟著興趣走轉換跑道,跑去應徵咖啡店員,面試完幾家咖啡店,發現薪資待遇遠不及過往,做一陣子他開始抱怨薪水太低工時長,離自己的夢想-開咖啡店,這條路太遙遠索性放棄。離開咖啡廳想找高薪工作,去挑戰當業務,做了沒幾個月,又抱怨業務工作壓力大,同業險惡競爭,他說:「我整天要忙著拐騙客戶,不能有正常下班生活。」
一個朋友在職場上倦勤,常聽到他抱怨工作乏味,後來聽聞他離開長達6年的行政工作,轉換新跑道。前陣子連絡上,才發現他又在找新工作,原來半年來他換了三份工作,一開始想擺脫行政工作的他,跟著興趣走轉換跑道,跑去應徵咖啡店員,面試完幾家咖啡店,發現薪資待遇遠不及過往,做一陣子他開始抱怨薪水太低工時長,離自己的夢想-開咖啡店,這條路太遙遠索性放棄。離開咖啡廳想找高薪工作,去挑戰當業務,做了沒幾個月,又抱怨業務工作壓力大,同業險惡競爭,他說:「我整天要忙著拐騙客戶,不能有正常下班生活。」
這位朋友常常怨嘆,自己有興趣的工作錢很少,錢很多的工作又沒興趣,人生很不快樂,最後跟我說了一句話:「如果我今天家財萬貫,就能奮不顧身做自己想做的事。」
我聽完直搖頭,這種「如果….就能….」的造樣造句,每個人都會,我也可以說:「如果我爸是郭台銘,就能一輩子環遊世界不用工作。」但事實是,我爸就不是郭台銘啊!與其整天怨懟人生,抱怨無法改變的事,不如先認清事實,接受自己所擁有的,想辦法去翻轉。人生沒有如果,只有後果跟結果。
抱怨是一種惡性循環,不滿足現況的人,在職場上自然不開心,進而影響工作表現,每天做著不開心的事,又怎麼能長久?最後離職抱著壞心情,跳入下一個工作,繼續抱怨!一個人若是一直在抱怨,就沒有辦法找到歸屬感,也會變得顧人怨!工作,絕對不只是一份薪水而已,而是為世界的人事物創造價值,達到自我實現,如果無法感恩周遭的一切又好高鶩遠,怎麼會有美麗的未來?
人生不長也不短,如果23歲出社會60歲退休,代表你要在職場上奮鬥37年,這1萬3千多天,並不是每一天工作都很順遂,難免會有發牢騷和出現抱怨文的情況,這很正常,但如果一直抱怨,整天對現況不滿,那職場上也很難闖出一片天。
停止抱怨是需要學習的,它不代表要壓抑、隱忍一切,而是做換位思考,把抱怨化成行動吧!唯有改變才能往前走。當你能不抱怨的時候,你才會發現「停止抱怨」是很強大的力量,可以支撐你一直維持在最佳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