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膽登峰的困難,不只在於技術層面,在心理層面也十分具有挑戰性。每一位因本書而接受訪問的創新者,都強調心理調適的重要性,並表示如果沒有正確的心態,創業家絕無成功的機會。我真是太認同了!心態是決定賽局的關鍵,不管你認為自己做不做得到,其實你都是對的。
作者:彼得‧迪亞曼迪斯、史蒂芬‧科特勒
事情要從 1930年代說起,地點是肯塔基州多格佩奇(Dogpatch)一處深山野嶺裡,悲劇就發生在這裡。在這裡,每年有數十名當地人死亡,原因是被臭釉油( skonk oil)的毒氣給毒死。臭釉油是一種化合物,在「臭鼬工廠」(Skonk Works)炙熱的蒸餾室裡,以研磨後的臭鼬鼠屍體和破鞋子提煉而成,或者至少艾爾‧凱普(Al Capp)是這麼說的。
凱普是歐美著名連載漫畫《亞比拿奇遇記》(Li’l Abner)的作者,「臭鼬工廠」則是他最為人所知的發明之一,只可惜凱普和這個詞彙後來發揮的可觀影響力沒什麼關係。反之,在這方面,我們要歸功的是航太領域的巨人洛克希德公司(Lockheed)。
1943年,洛克希德的總工程師克拉倫斯‧「凱利」‧強森(Clarence “Kelly” Johnson),接到一通來自美國國防部的電話。德國的戰鬥機剛剛在歐洲現身,美國要予以反制,這項任務極為重要,但時限很緊,根本是項不可能的任務,但強森有個想法。在他們位於加州伯班克(Burbank)的單位裡,他招募了一小群最聰明的工程師和技師,給他們完全的設計自由(任何想法都不會有人覺得過於怪異或狂野),並且把他們隔離在洛克希德的科層體制之外。沒有特定許可證的人,根本連這項新專案的目的是什麼都不知道;擁有許可證的人,則從不透露自身的任務。這項專案的人員被安置在一座租來的馬戲團帳篷裡,空間異常龐大,特意坐落在一家散發著惡臭的塑膠工廠旁邊,好讓愛打聽的人們避之唯恐不及,想要把話傳出去也難。正因如此,工程師厄文‧卡爾佛(Irv Culver)才得以借用凱普的發明用語,開始把這個地方叫做「臭鼬廠」。
圖片來源: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Skunkworks-logo.jpg#/media/File:Skunkworks-logo.jpg
故事繼續發展下去,有一天,美國海軍試著聯絡洛克希德公司,想要了解新噴射戰鬥機 P-80的最新進度,結果錯把電話轉給了卡爾佛。當時,他以標準調調接起電話:「臭釉工廠,你好,我是內部人士,卡爾佛。」名稱就這麼給定下來了。幾年之後,應該部連載漫畫版權所有人的要求,寫法改為「臭『鼬』工廠」(Sk“u”nk Works)。
臭鼬工廠還真的發揮作用了。在 143天之後,美國第一架軍用噴射機就交貨到五角大廈,所耗費的時間短到驚人;更驚人的是,這比預定時程還提早了七天。以一般的軍事專案來說,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外包商連簽好的書面文件都拿不到,更別提要做好什麼了。但在接下來的數十年內,洛克希德公司的臭鼬工廠會再度重現這番成就,以同樣的方法打造出某些全球最知名的飛機,例如 U-2、SR-71、「夜鷹」( Nighthawk)及「猛禽」(Raptor)等。當然,這些飛機幫忙美國打贏了冷戰,但它們對於組織造成更重大的影響;在之後的半個世紀,每當有任何公司想要大膽行事時,「臭鼬工廠模式」通常是完成創新的方法。
從美國大型國防合約商雷神( Raytheon)、杜邦(DuPont)、沃爾瑪( Walmart)到諾斯壯百貨( Nordstrom),全都玩過臭鼬工廠模式的遊戲。1980年代初期有另一個範例,蘋果公司的共同創辦人賈伯斯,在矽谷的好地球( Good Earth)餐廳後面租了一棟大樓,讓二十位出色的設計師進駐,打造專屬於他自己的臭鼬工廠,做出第一部麥金塔(Macintosh)電腦。這個單位獨立於蘋果公司的常設研發部門之外,由賈伯斯本人親自領軍。有人問他,為什麼需要新單位?賈伯斯的說法大致是:「當海盜比加入海軍更棒。」為什麼?要幫助大膽的創新成功,為什麼當海盜更棒?臭鼬工廠模式何以持續孕育出這麼多出色的成果?還有最重要的是,這和現今的創業家及想要大膽行事的渴望,究竟有什麼關係?關係大得很。
臭鼬工廠的祕密 1:設定宏大目標
在本書前幾章,我們看到以指數型加速發展的科技,如何為今日的創業家開拓大到驚人的領域,讓小型創新團隊著手克服原本是大企業或政府專屬的重大挑戰。這可是大消息!在奇點大學,我們的核心信條之一,便是「世界上最困難的挑戰,蘊藏著最大的商機。」由於指數型科技的發展,有史以來第一次,創業家得以實際加入這些戰局。但這裡有個難處:光靠指數型模式並無法成事。
大膽登峰的困難,不只在於技術層面,在心理層面也十分具有挑戰性。每一位因本書而接受訪問的創新者,都強調心理調適的重要性,並表示如果沒有正確的心態,創業家絕無成功的機會。我真是太認同了!心態是決定賽局的關鍵,不管你認為自己做不做得到,其實你都是對的。
首先,我們來看看臭鼬工廠的祕密。傳統上,當研究人員在探索這些祕密時,都會從說明強森之所以採行臭鼬工廠模式的十四條規則談起。這是一套很有用的方法,在下面的段落中,我們也會探索這條捷徑。但在那之前,先來談談一個在討論中經常被忽略、卻深刻烙印在這種方法本質裡的概念,這將會很有幫助,那就是專案成立的目的。
企業不會用臭鼬工廠模式做常態業務,這些有助於加速創新的做法,永遠都是套用在非比尋常的業務上。成立這類機制是為了對付極費力的任務,要完成的是心理學家口中的「高遠、艱難的目標」。這些目標本質上很難,但這也正是臭鼬工廠模式成功的第一個祕訣。
1960年代末期,多倫多大學的心理學家蓋瑞 ‧拉森(Gary Latham)與馬里蘭大學的心理學家艾德溫 ‧洛克( Edwin Locke)發現,設定目標是最能提升動機與強化表現的方法之一。當時,這是令人震驚的一大發現,因為一般人都認為,快樂的員工才是有生產力的員工,如果對勞工強加壓力,例如設定目標,則被視為不利於企業。但拉森和洛克在數十份研究中發現,設定目標能讓績效與生產力提升 11%到 25%。這可是大幅度的提升,以一天工作八小時的基準來看,這代表只要以生產活動為核心訂定心理架構(即設定目標),就可多出兩小時的工作成效。
但不是所有目標的效果都一樣好,拉森表示:「我們發現,如果你想把動機和生產力提升到最高點,那麼設定大目標的效果最好。」大目標的效果,明顯優於小目標、中目標與模糊不清的目標。大目標需要高度的專注力和毅力,而這正是決定績效的兩項最重要因素。大目標有助於聚焦,也讓我們更能夠堅持下去。結果是,我們在工作時效率會更高,若是失敗了也更願意重來。」
這對指數型創業家和人才來說,是極為重要的資訊。創業維艱,要創辦破壞整個產業的企業,更是難到可怕的地步。但拉森和洛克的研究證明,某些特定因素可以充分發揮槓桿效益。設定大目標之後會聚集注意力、提升動力,我們實際上是在幫助自己達標。
但拉森和洛克也發現,要讓這些「高遠、艱難的目標」真正使出魔法,某些「調節變項」(moderator)必須到位 —心理學家用這個詞來指稱「若—則」(if-then)的條件。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投入,拉森說:「你必須對自己做的事抱持信念,當個人價值觀與想要達成的目標一致時,大目標的效果最好。當一切都各就各位、準備齊全,我們就會全心投入。這代表我們會更專注、更有韌性,也因此更有生產力。」
這是另一項重點。當強森打造原創的臭鼬工廠時,他的目標不只是要在破紀錄的短時間內打造出新飛機而已,這件事只是主要大目標底下的一個點而已,他真正的目標其實是:拯救全世界免受納粹迫害。這是一項人人都會支持的大目標,就因為如此,工程師們才會同意在聞得到惡臭的馬戲團帳篷裡,沒日沒夜地苦幹實幹。而且,最重要的是,這個目標串聯了核心價值與想要達到的成果,因此激發出卓越的績效與生產力,這也是他們能在破紀錄的短時間內交出飛機的基本原因之一。
臭鼬工廠的祕密 2:隔離、避險、敏捷
在洛克希德的臭鼬工廠裡,強森經營出一支緊密的團隊。他熱愛效率,有一句名言:「要快速、低調、準時」(“be quick, be quiet, and be on time”),以及一整套的規則。雖然我們要談的是臭鼬工廠運作的深層祕密,但現在必須先來看看「強森的規則」。
如果你細究強森規則的本質,就會了解他為什麼要把臭鼬工廠隔絕在企業的科層體制之外。在他訂定的十四條規則當中,有四條僅適用於軍事專案,所以可以排除在我們的討論之外。有三條是如何促進快速的往覆式流程(稍後我們會再回到這個主題上),剩下七條都和加強隔離有關。舉例來說,第三條是:「專案相關人數應嚴格限制,甚至到達嚴厲的程度。」
臭鼬工廠還真的發揮作用了。在 143天之後,美國第一架軍用噴射機就交貨到五角大廈,所耗費的時間短到驚人;更驚人的是,這比預定時程還提早了七天。以一般的軍事專案來說,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外包商連簽好的書面文件都拿不到,更別提要做好什麼了。但在接下來的數十年內,洛克希德公司的臭鼬工廠會再度重現這番成就,以同樣的方法打造出某些全球最知名的飛機,例如 U-2、SR-71、「夜鷹」( Nighthawk)及「猛禽」(Raptor)等。當然,這些飛機幫忙美國打贏了冷戰,但它們對於組織造成更重大的影響;在之後的半個世紀,每當有任何公司想要大膽行事時,「臭鼬工廠模式」通常是完成創新的方法。
從美國大型國防合約商雷神( Raytheon)、杜邦(DuPont)、沃爾瑪( Walmart)到諾斯壯百貨( Nordstrom),全都玩過臭鼬工廠模式的遊戲。1980年代初期有另一個範例,蘋果公司的共同創辦人賈伯斯,在矽谷的好地球( Good Earth)餐廳後面租了一棟大樓,讓二十位出色的設計師進駐,打造專屬於他自己的臭鼬工廠,做出第一部麥金塔(Macintosh)電腦。這個單位獨立於蘋果公司的常設研發部門之外,由賈伯斯本人親自領軍。有人問他,為什麼需要新單位?賈伯斯的說法大致是:「當海盜比加入海軍更棒。」為什麼?要幫助大膽的創新成功,為什麼當海盜更棒?臭鼬工廠模式何以持續孕育出這麼多出色的成果?還有最重要的是,這和現今的創業家及想要大膽行事的渴望,究竟有什麼關係?關係大得很。
臭鼬工廠的祕密 1:設定宏大目標
在本書前幾章,我們看到以指數型加速發展的科技,如何為今日的創業家開拓大到驚人的領域,讓小型創新團隊著手克服原本是大企業或政府專屬的重大挑戰。這可是大消息!在奇點大學,我們的核心信條之一,便是「世界上最困難的挑戰,蘊藏著最大的商機。」由於指數型科技的發展,有史以來第一次,創業家得以實際加入這些戰局。但這裡有個難處:光靠指數型模式並無法成事。
大膽登峰的困難,不只在於技術層面,在心理層面也十分具有挑戰性。每一位因本書而接受訪問的創新者,都強調心理調適的重要性,並表示如果沒有正確的心態,創業家絕無成功的機會。我真是太認同了!心態是決定賽局的關鍵,不管你認為自己做不做得到,其實你都是對的。
首先,我們來看看臭鼬工廠的祕密。傳統上,當研究人員在探索這些祕密時,都會從說明強森之所以採行臭鼬工廠模式的十四條規則談起。這是一套很有用的方法,在下面的段落中,我們也會探索這條捷徑。但在那之前,先來談談一個在討論中經常被忽略、卻深刻烙印在這種方法本質裡的概念,這將會很有幫助,那就是專案成立的目的。
企業不會用臭鼬工廠模式做常態業務,這些有助於加速創新的做法,永遠都是套用在非比尋常的業務上。成立這類機制是為了對付極費力的任務,要完成的是心理學家口中的「高遠、艱難的目標」。這些目標本質上很難,但這也正是臭鼬工廠模式成功的第一個祕訣。
1960年代末期,多倫多大學的心理學家蓋瑞 ‧拉森(Gary Latham)與馬里蘭大學的心理學家艾德溫 ‧洛克( Edwin Locke)發現,設定目標是最能提升動機與強化表現的方法之一。當時,這是令人震驚的一大發現,因為一般人都認為,快樂的員工才是有生產力的員工,如果對勞工強加壓力,例如設定目標,則被視為不利於企業。但拉森和洛克在數十份研究中發現,設定目標能讓績效與生產力提升 11%到 25%。這可是大幅度的提升,以一天工作八小時的基準來看,這代表只要以生產活動為核心訂定心理架構(即設定目標),就可多出兩小時的工作成效。
但不是所有目標的效果都一樣好,拉森表示:「我們發現,如果你想把動機和生產力提升到最高點,那麼設定大目標的效果最好。」大目標的效果,明顯優於小目標、中目標與模糊不清的目標。大目標需要高度的專注力和毅力,而這正是決定績效的兩項最重要因素。大目標有助於聚焦,也讓我們更能夠堅持下去。結果是,我們在工作時效率會更高,若是失敗了也更願意重來。」
這對指數型創業家和人才來說,是極為重要的資訊。創業維艱,要創辦破壞整個產業的企業,更是難到可怕的地步。但拉森和洛克的研究證明,某些特定因素可以充分發揮槓桿效益。設定大目標之後會聚集注意力、提升動力,我們實際上是在幫助自己達標。
但拉森和洛克也發現,要讓這些「高遠、艱難的目標」真正使出魔法,某些「調節變項」(moderator)必須到位 —心理學家用這個詞來指稱「若—則」(if-then)的條件。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投入,拉森說:「你必須對自己做的事抱持信念,當個人價值觀與想要達成的目標一致時,大目標的效果最好。當一切都各就各位、準備齊全,我們就會全心投入。這代表我們會更專注、更有韌性,也因此更有生產力。」
這是另一項重點。當強森打造原創的臭鼬工廠時,他的目標不只是要在破紀錄的短時間內打造出新飛機而已,這件事只是主要大目標底下的一個點而已,他真正的目標其實是:拯救全世界免受納粹迫害。這是一項人人都會支持的大目標,就因為如此,工程師們才會同意在聞得到惡臭的馬戲團帳篷裡,沒日沒夜地苦幹實幹。而且,最重要的是,這個目標串聯了核心價值與想要達到的成果,因此激發出卓越的績效與生產力,這也是他們能在破紀錄的短時間內交出飛機的基本原因之一。
臭鼬工廠的祕密 2:隔離、避險、敏捷
在洛克希德的臭鼬工廠裡,強森經營出一支緊密的團隊。他熱愛效率,有一句名言:「要快速、低調、準時」(“be quick, be quiet, and be on time”),以及一整套的規則。雖然我們要談的是臭鼬工廠運作的深層祕密,但現在必須先來看看「強森的規則」。
如果你細究強森規則的本質,就會了解他為什麼要把臭鼬工廠隔絕在企業的科層體制之外。在他訂定的十四條規則當中,有四條僅適用於軍事專案,所以可以排除在我們的討論之外。有三條是如何促進快速的往覆式流程(稍後我們會再回到這個主題上),剩下七條都和加強隔離有關。舉例來說,第三條是:「專案相關人數應嚴格限制,甚至到達嚴厲的程度。」
第十三條也大同小異:「專案人員及其相關外部人士,應予以適當保全措施嚴格控管。」按照強森的說法來看,「隔離」便是臭鼬工廠能夠成功的最重要因素。背後的理由有兩個層次:軍事機密顯然需要保密;但更重要的是,隔離會激發出承擔風險的行為,鼓勵發想千奇百怪、天馬行空的概念,並成為制衡組織惰性的力量。組織惰性這個概念,指的是一旦組織成功之後,會有另一股更強烈的渴望,壓抑組織發展及大力支持極新科技與方針,那就是不要干擾現有市場以免失去獲利。組織惰性顯然出於對失敗的恐懼,柯達之所以看不出來數位相機的美妙之處, IBM之所以一開始對個人電腦不屑一顧,美國線上( America Online, AOL)之所以下線,都是基於這個原因。
對企業來說成立的原則,對企業家來說也成立。臭鼬工廠成功靠的是將創新團隊隔離在大型組織之外,創業家想要成功,也需要在自己與整個大社會之間找到一個緩衝。贏得安薩利 X大獎( Ansari XPRIZE)的伯特 ‧魯坦( Burt Rutan),曾經這樣對我諄諄教誨:「當一件事尚未獲得真正的突破之前,都會被當成瘋狂的概念。」嘗試實踐瘋狂的概念,意味著要反抗專家意見與承受重大風險,也意味著你不可以擔心失敗,因為一定會失敗。膽大無畏的道路是用失敗鋪成的,這表示先準備好風險管理策略很重要,並且要能夠從失敗中學習。
(整理:張道宜)
對企業來說成立的原則,對企業家來說也成立。臭鼬工廠成功靠的是將創新團隊隔離在大型組織之外,創業家想要成功,也需要在自己與整個大社會之間找到一個緩衝。贏得安薩利 X大獎( Ansari XPRIZE)的伯特 ‧魯坦( Burt Rutan),曾經這樣對我諄諄教誨:「當一件事尚未獲得真正的突破之前,都會被當成瘋狂的概念。」嘗試實踐瘋狂的概念,意味著要反抗專家意見與承受重大風險,也意味著你不可以擔心失敗,因為一定會失敗。膽大無畏的道路是用失敗鋪成的,這表示先準備好風險管理策略很重要,並且要能夠從失敗中學習。
(整理:張道宜)
書名:膽大無畏
出版:天下文化
彼得‧迪亞曼迪斯 (Peter H. Diamandis)
彼得‧迪亞曼迪斯 (Peter H. Diamandis)
奇點大學共同創辦人、X大獎(XPRIZE)執行董事長,創辦超過15家高科技公司。2014年,被《財星》(Fortune)雜誌遴選為「全球最偉大50位領導者」之一。
史蒂芬‧科特勒(Steven Kotler)
心流基因體計畫(www.flowgenomeproject.com)共同創辦人、《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也是屢獲大獎的新聞記者。作品被翻譯成35種語言,文章散見於七十幾種刊物。
目次:
前 言 指數型企業家的誕生
第1部 大膽科技
第1章 再會,線性思維……指數型巨獸現身
第2章 指數型科技:改變世界的力量,人人得而有之
第3章 數到5改變世界
第2部 大膽心態
第4章 大膽登峰:臭鼬工廠的祕密與心流
第5章 成大事的祕訣:一開始就要超越「非常可信」的門檻
第6章 億萬富翁的智慧:從規模思考第3部 大膽群眾
第7章 群眾外包:竄起中的十億人所構築的市場
第8章 群眾募資:沒錢,就沒有太空人
第9章 打造社群:聲譽經濟學
第10章 誘因導向的競爭:讓最出色、最聰明的人才幫你解決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