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譎多變的千禧年就要結束了,這一年你過得好不好?
相信十個人有六個會回答:不好!三個會回答:糟透了!剩下的那一個,可能根本就不想活了。你會怎麼回答呢?
對台灣來說,二○○○年有太多的第一次,多到連台灣人民都還沒準備好,各種﹁第一次﹂便接踵而來。政權第一次易手,大家都還準備得不夠,於是執政黨新手上路,民眾們則是顛顛簸簸,一路行來,車況好像沒有更順,只是大家都習慣路況了。
過去傳統產業股價不漲也沒什麼了不起,最近則是不但跌破淨值,還集體淪落至票面以下;非但傳統產業股如此,凡是前景或是體質稍稍令人質疑的電子股,也難逃厄運,這種情況也是台灣股市開市近四十年來首見。
企業界挑戰李登輝主政期的戒急用忍政策從未停息過,李登輝前腳才剛踏出總統府,全台灣的大大小小企業便群起要求新政府檢討戒急用忍,其中更包括國民黨時代的財經要員;這種政務官集體換腦袋比換位子容易的現象也是第一次。
在這樣的風潮下,舉國上下更是一片不去大陸投資就沒有明天的態勢;雖說現在已經不時興﹁反共抗俄﹂的論調,但是拚了命拿錢往懷有敵意的國度砸,也是前所未見的景象。
台灣十年來能在國際資訊產業立足,靠得是緊緊依附在國際電腦大廠的身旁;雖然只是打工仔,但是台灣資訊產業的產能大、彈性佳、價格廉,品質交期都能維持一定的水準,藉此打出一片天地。
但是,世紀末的資訊產業已經越過產業高峰,下一世紀的主流一說是手機,但是二○○○年初的手機前景預期,與年底的實況有太大的差距;一說是PDA,不過新產品的盟主未定,產業規格互異,對台商而言,尚理不出一套後電腦時期的代工章法。在這前不著村、後不巴店的代工空窗期,在台灣還是第一次出現。
十年前,當美國還不是現在的美國,她的經濟雖然對全球景氣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但是那時地球還有日本的泡沫支撐著,所以對美國疲弱的經濟倒不是太在乎。但是十年後,當全世界經濟已經習慣美國老大哥帶頭衝之後,忽然聽聞老大哥說他累了,想要休息一下,眾家兄弟頓時慌了手腳。
至於真正台灣第一的SNG連線、現場叩應節目,以及這麼多無所事事、無所不知、不知所云的民意代表,善於對各種議題加持灌頂,使得一般人要對台灣產生信心還真不容易。這也是第一次有這麼多的人民對台灣前途感到憂心忡忡。
有了以上這麼多的第一次,台灣的前途究竟在哪裡呢?
其實五十年來,台灣不就一直在許多的﹁第一次﹂中蛻變成長嗎?一九七○年代,退出聯合國、中日斷交、第一次能源危機、老總統蔣介石去世、第二次能源危機、中美斷交、美麗島事件;到了八○年代,國信十信事件、台幣大幅升值、民進黨成立、股房兩市狂飆、蔣經國過世、九二四崩盤、萬點崩盤、中東戰事。
進入九○年代,大家就更耳熟能詳了,這些事件在當時,都是台灣的第一次,但是台灣不也都挺過來了。每逢台灣面對新的變局,所謂的專家學者總會說,這是前所未見的情況,問題是,上面這些情況有哪一次是之前出現過的。
過去這一年的確是夠糟的,但是盛極而衰、否極泰來是不滅的定律;尤其現在台灣最大的本錢在於,擁有高比率的高學歷、高素質人口,日夜思索台灣的前途;這樣的社會怎麼會沒有明天呢?